Loading AI tools
两栖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卢文氏树蛙(学名:Liuixalus romeri,英语:Romer's Tree Frog),又名卢氏小树蛙、卢文氏树蛙或罗默氏小树蛙,是一种树蛙科动物,为香港的特有物种,全球分布狭窄,只发现于赤鱲角(香港国际机场施工前,现已被全数运送至南丫岛)、大屿山及蒲台岛、南丫岛等地。卢文氏树蛙身体短小,雄蛙平均长度只有1.5厘米,雌蛙稍大,亦只有2.5厘米。卢文氏树蛙于1952年在南丫岛被首次发现。卢文氏树蛙保护色体色不显眼,完全融入自然环境以掩饰行踪,难让敌人发现。
卢文氏树蛙 | |
---|---|
野生卢文氏树蛙,摄于蕉坑自然教育径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两栖纲 Amphibia |
目: | 无尾目 Anura |
科: | 树蛙科 Rhacophoridae |
属: | 刘树蛙属 Liuixalus |
种: | 卢文氏树蛙 L. romeri
|
二名法 | |
Liuixalus romeri | |
异名 [3] | |
Philautus romeri Smith, 1953 |
在香港的23种蛙类及蟾蜍中以卢文氏树蛙的体积最细小。雌性体型比雄性略大。身体腹部白色,背部呈棕色,而有交叉斑纹,可作为保护色,布满痣粒。两眼中间有一道黑带纹。尖吻,有明显鼓膜。幼长的后肢有多条黑色带纹,足趾有小吸盘。
卢文氏树蛙是由爬虫学家约翰·卢文先生(John D. Romer,1920-1982)在1952年于香港南丫岛一个山洞中发现这种树蛙[4]。1953年,山洞倒塌后被认为已经绝种。1984年,卢文氏树蛙再度在南丫岛出现。后来有人在大屿山、赤鱲角及蒲台岛等地发现它们踪影[5]。
世界自然基金会收集了一些卢文氏树蛙[6],饲养在香港大学,并送往澳洲的墨尔本皇家动物园和德国的柏林动物园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再送回香港,但只有墨尔本皇家动物园成功繁殖。香港政府亦联同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等进行迁地保育[7],在选定的八个迁地保育区释放卢文氏树蛙[8]。
渔农自然护理署亦于2002年展开卢文氏树蛙持续监察计画。
200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在香港,卢文氏树蛙受《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保护。
科学界对卢文氏树蛙的属性曾有争议,Bossuyt 和 Dubois 认为这个种类属于跳树蛙属(Chirixalus),而不是小树蛙属(Philautus),而现时卢文氏树蛙被列入2008年所建立的刘树蛙属(Liuixalus)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