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食寄生[1][2](英语:kleptoparasitism 或 cleptoparasitism),又名偷窃寄生[3][4],即动物偷窃或抢夺其他动物的食物来吃的行为,常被视作寄生关系的一种变体,但寄生物(盗食者)不直接从宿主(被盗者)的身体摄取养分,而是利用宿主劳动的成果,宿主通常也不会因此死亡或受伤。

Thumb
普通燕鸥(上)试图抢走红嘴鸥(下)嘴里的鱼,这两种海鸟都会行盗食寄生

综述

动物需要觅食、获取食物并进食,才能获得营养和能量,但食物有时会被其他动物夺走,导致此过程中断。而盗取其他动物的食物之行为,无论对该物种而言是否为主要的觅食手段,皆可视为盗食寄生[5]:188[6]:496。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关系对盗食者有益,对被盗者有害,但不会直接导致被盗者死亡或受伤[7]:162。盗食寄生可存在于相同或不同物种之间,在动物界并不罕见,诸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等类群都有纪录,其中以鸟类被研究得最为详尽[8],已知至少110种鸟类有盗食寄生的习性,包含军舰鸟科鞘嘴鸥科贼鸥科的所有物种,以及逾四分之一的鸥科鸟类[6]:488-489

乍看之下,盗食寄生是坐享他者收获的行为,但盗食本身也会耗费时间与精力,不见得比自力觅食更有效率。按照最佳觅食理论英语Optimal foraging theory的预测,动物会选用成本最少、效益最大的觅食方式。倘若资源充裕,动物能靠自己觅得更多食物,那么自力觅食通常是经济效益较高的选项。反之,当环境中食物稀缺,食物的能量与营养价值大过盗食的成本时,盗食寄生才有天择上的优势,成为演化稳定的行为并被保留下来[9]。若以寄生关系视之,许多盗食寄生的物种是伺机性寄生物,少数以盗食寄生为主要觅食方式的物种则属于专性寄生物[10],但后者仍有自力觅食的能力,一个族群也常同时存在盗食的个体与不盗食的个体,两群个体的多寡会受负频率依存型天择英语Negative frequency-dependent selection的影响而波动——当盗食性个体过多,导致同类竞争愈趋激烈,便会驱使部分的盗食性个体转为自力觅食[6]:496

盗食寄生的原文“clepto-parasitism”由生物学家罗斯柴尔德英语Miriam Rothschild于1957年提出,字首“clepto-”[注 1]源于古希腊语的“κλέπτης”(转写:kléptēs),为小偷或强盗之意,最初形容某些海鸟虽能自力捕食,却偏好从其他海鸟身上抢猎物的现象[11][12]。不过早在18世纪中叶,林奈就指出贼鸥科的短尾贼鸥会刻意追逐或攻击同类,伺机抢走它们吐出的食物;他以“寄生”来形容短尾贼鸥与被盗者的关系,短尾贼鸥的种小名parasiticus”即是由此而来[13]。虽然盗食经常被视作寄生性的觅食行为,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这种关系不应单纯视为寄生,除了盗食者与被盗者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以外,盗食行为有时对被盗者是无害的,例如某些姬蛛科的蜘蛛会寄居在大型蜘蛛结的网上,伺机偷吃黏在网上的小动物,不过这些小动物并不是宿主的主要目标,宿主也很可能不会吃这些小动物,因此姬蛛盗食对宿主的影响不大。这样的盗食寄生就较接近片利共生的关系,也有科学家会以盗食共生(英语:kleptobiosis 或 cleptobiosis)来描述这种关系[5]:189

由于“clepto-parasitism”这个词本身并未特别提及食物,有些科学家会将动物盗取资源,也就是所有偷东西的行为都归入这个范畴[14]:253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