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安娜·莫札特(德语:Maria Anna Walburga Ignatia Mozart,1751年7月30日—1829年11月29日),昵称南妮儿(Nannerl),出生于奥地利萨尔斯堡,同样在萨尔斯堡逝世,为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的姊姊。

事实速览 玛利亚·安娜·莫札特, 出生 ...
玛利亚·安娜·莫札特
玛利亚·安娜·莫札特,约1785年
出生(1751-07-30)1751年7月30日
 神圣罗马帝国萨尔茨堡采邑总主教区萨尔兹堡
逝世1829年10月29日(1829岁—10—29)(78岁)
 奥地利帝国萨尔兹堡
国籍奥地利
别名玛利安
南妮儿
职业音乐家、音乐老师
配偶约翰·巴普蒂斯特·弗朗茨·冯·贝希托尔德·祖·索南堡(Johann Baptist Franz von Berchtold zu Sonnenburg)1784年结婚)
儿女李奥波德·阿洛伊斯·潘塔莱昂(Leopold Alois Pantaleon,1785-1840年)
珍妮特(Jeanette,1789-1805年)
玛丽·巴贝特(Marie Babette,1790-1791年)
父母列奥波尔德·莫扎特(父)
安娜·玛丽亚·莫札特(母)
亲属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弟)
玛丽亚·安娜·塞克拉·莫札特(表妹)
约翰·格奥尔格·莫札特(祖父)
弗朗茨·莫札特(曾祖父)
家族莫札特家族英语Mozart family
关闭

生平

玛利亚·安娜·沃尔布加·伊格纳蒂亚·莫札特(Maria Anna Walburga Ignatia Mozart,1751年7月30日—1829年11月29日),通称“玛利安(Marianne)”,昵称“南妮儿(Nannerl)”,是一位音乐家,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年)的姐姐,李奥波德·莫札特(Leopold Mozart,1719-1787年)和安娜·玛丽亚·莫札特(Anna Maria Mozart,1720-1778年)的女儿。

童年

Thumb
玛利亚·安娜·莫札特小时候 (1763)(据说是洛伦佐尼的作画)
Thumb
她的弟弟沃夫冈年轻时

玛利亚·安娜(玛利安)·莫札特出生于萨尔斯堡。当她七岁时,她的父亲李奥波德·莫札特开始教她演奏大键琴。李奥波德带著她和沃夫冈游览维也纳和巴黎等许多城市,展现他们的才华。在早期,她有时会获得最高的评价,并被认为是一位出色的大键琴演奏家和古钢琴演奏家。

然而,考虑到她父母的观点以及当时社会上盛行的观点,随著年龄的增长,她不可能再继续她的职业生涯了。根据新格罗夫的说法,“从1769年起,她不再被允许在与弟弟一起旅行展示她的艺术才华,因为她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1]沃尔夫冈在 1770年与李奥波德一起在义大利旅行时取得了许多艺术成就,但玛利安则和母亲留在萨尔斯堡的家中。当沃夫冈在母亲的陪同下访问巴黎和其他城市(1777-1779)时,她同样留在家中陪伴李奥波德。从1772年起,她在萨尔茨堡教授钢琴,透过她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李奥波德·莫札特作为教师的声誉。

有证据表明玛利安创作了音乐作品,因为沃夫冈曾写信赞扬她的作品,但她父亲的大量信件中从未提及她的任何作品,而且没有一首作品幸存下来。[1]

婚姻与孩子

她的弟弟与父亲争吵并最终违背了他在职业道路和配偶选择方面的意愿相反,而玛利安与父亲保持著良好的关系。1783年左右的夏天,她似乎与身为私人导师的弗朗茨·迪波尔德(Franz d'Ippold)建立了关系。为什么这种关系没有演变成婚姻尚不清楚。沃夫冈试图让玛利安坚持自己的喜好,但没有成功[2]

最终,玛利安与地方法官约翰·巴普蒂斯特·弗朗茨·冯·贝希托尔德·祖·索南堡(Johann Baptist Franz von Berchtold zu Sonnenburg,1736—1801)(1784年8月23日)结婚[3],并与他一起定居在奥地利的一个村庄圣吉尔根,该村庄位于奥地利东部[4]约29公里[5],前两次婚姻育有五个孩子,由玛利安帮忙抚养长大。她还生了三个孩子:李奥波德·阿洛伊斯·潘塔莱昂(Leopold Alois Pantaleon,1785-1840年)、珍妮特(Jeanette,1789-1805年)和玛丽·巴贝特(Marie Babette,1790-1791年)。

然而,她仍然将自己视为钢琴家,每天练习三个小时并继续教钢琴。

李奥波德抚养她的孩子

1785年7月27日,玛利安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儿子以祖父的名字命名为李奥波德,这是她生命中的一个不寻常的插曲。玛利安从圣吉尔根的家前往萨尔斯堡分娩。当她回到圣吉尔根时,她把婴儿交给她的父亲和仆人照顾。老李奥波德(在玛利安返回圣吉尔根之前的一封信中)表示,他更愿意自己抚养孩子的头几个月。1786年,他将这项安排延长为无限期。李奥波德继续照顾他的孙子,对他的进步(如厕训练、演讲等)感到高兴,并开始音乐训练。玛利安偶尔会去看望她的儿子,但总结来说,她并没有参与他的照顾。这种安排一直持续到她父亲于1787年5月28日去世。

传记作者对于这种安排的原因有分歧。小李奥波德在婴儿时期就生病了,也许因此需要被留在萨尔斯堡,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他康复后仍然被留在那里。另一种可能性是将这种安排归因于玛利安脆弱的健康状况或她需要照顾继子女。传记作家梅纳德·所罗门将这一安排归因于李奥波德希望恢复他培养音乐天才的技能,就像他对沃夫冈所做的那样。他也认为,放弃儿子表示玛利安完全服从父亲的意愿。[6]

与沃夫冈的关系

Thumb
沃夫冈和南妮儿·莫扎特,约1763年,尤西比乌斯·约翰·阿尔分(Eusebius Johann Alphen,1741–1772)作[7]

当沃夫冈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南妮儿(比他大四岁半)是他的偶像。根据梅纳德·所罗门的说法,“三岁时,莫札特通过观察父亲对玛利安的指导而受到启发,开始学习音乐;他想成为像她一样的人。[8]”两个孩子关系非常亲密,他们发明了一种秘密语言和一个想像中的“归来的王国(Kingdom of Back)”,他们是其中的国王和王后。沃夫冈与玛利安的早期通信是充满感情的,其中包括沃夫冈与亲密朋友之间的一些下流和性的双关语。沃夫冈偶尔会在玛利安的日记中写下一些条目,以第三人称提及自己[8]

沃夫冈为玛利安创作了几首作品供她演奏,包括四首幻想曲K.395(1778年)和《C大调幻想曲和赋格》,K.394(1782年)。直到1785年,他才向她寄去他在圣吉尔根的钢琴协奏曲(直到第21首)。

关于沃夫冈和玛利安成年后的关系,权威人士意见不一。根据新格罗夫的说法,沃夫冈“仍然与她保持著密切的联系”[1]。相较之下,梅纳德·所罗门认为,沃夫冈和玛利安在后来的生活中完全疏远了。例如,他指出,1783年沃夫冈(与他的新婚妻子康斯坦兹)访问萨尔茨堡后,沃夫冈和玛利安再也没有拜访过对方,他们再也没有见过对方的孩子,他们的信件也逐渐减少,并于1788年完全停止[9]

沃夫冈于1791年12月5日去世。1800年左右的某个时候,玛利安看见弗朗兹·克萨维尔·尼梅切克1798年出版的沃夫冈传记。由于这本传记是从维也纳和康斯坦兹的角度撰写的,因此其中的许多内容对玛利安来说都是新的。在1800年的一封信中,她写道:

Herr Prof. Niemetschek's biography so completely reanimated my sisterly feelings toward my so ardently beloved brother that I was often dissolved in tears since it is only now that I became acquainted with the sad condition in which my brother found himself.[注 1][10]

晚年

Thumb
地下墓穴 54 (萨尔斯堡圣彼得堡): 埋葬莫札特的姊姊玛利亚·安娜和米歇尔·海顿

玛利安的丈夫于1801年去世[1]。在经济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她仍然教授钢琴课,并且在恩斯特·冯·施瓦岑贝格王子(Prince Ernst von Schwarzenberg)的音乐会上是一位备受尊敬的钢琴独奏家。她在此期间的学生包括安娜·西克,她后来成为司徒加特的宫廷钢琴家[11]

1821年,玛利安接待了沃夫冈的儿子弗朗兹·克萨韦尔·沃夫冈·莫札特,她在弟弟生前从未见过侄子。她借此机会向他讲述了他父亲的童年并向他介绍家庭朋友。

不久之后,玛利安自1783年访问以来第一次见到了沃夫冈的遗孀康斯坦兹。1824年,康斯坦兹和她的第二任丈夫格奥尔格·尼古劳斯·冯·尼森搬到了萨尔斯堡。尽管玛利安甚至不知道康斯坦兹还活著,[10]这次会面显然是“亲切的”,尽管并不热情。最终,玛利安帮了尼森一家很大的忙:为了帮助他们写沃夫冈的传记,玛利安把她收藏的家书借给了尼森一家,其中包括沃夫冈和李奥波德截至1781年的信件[12]

在玛利安的最后几年,她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并于1825年失明。玛丽·诺韦洛于1829年来访,记录了她对贝希托尔德夫人(Mrs. Berchtold)的印象:“眼盲、无精打采、精疲力尽、虚弱且几乎说不出话”,而且很孤独。 她误认为玛利安很穷,尽管事实上她很节俭,留下了一大笔财产(7,837 弗罗林[1]

玛利安于1829年10月29日去世,享年78岁,葬于萨尔茨堡圣彼得堡公墓[1]

虚构角色

许多作家根据玛利亚·安娜·莫札特创作了虚构人物。

  • 英国词曲作家莱昂·罗塞尔森创作了歌曲"Whatever Happened to Nannerl?" and recorded it on his album Wo sind die Elefanten? (1991)[13]
  • 芭芭拉·凯瑟琳·尼克尔(Barbara Kathleen Nickel)的青少年小说《南妮儿·莫札特的秘密愿望(The Secret Wish of Nannerl Mozart)》(1996 年)[14]
  • 玛利安是2001年莎朗·赫米拉兹 (Sharon Chmielarz) 所著的“诗歌传记”《另一个莫札特(The Other Mozart)》的主题。[15]
  • 《莫札特的姊姊(Mozart's Sister)》是艾莉森·鲍尔德2005年出版的小说[16],透过与玛利安的侄子、沃夫冈的小儿子弗朗茨·克萨韦尔的对话,讲述了南妮儿·莫札特的婚姻、孩子、丧偶和死亡的一生。
  • 南希‧莫泽 (Nancy Moser) 撰写了《莫札特的姊姊:一部小说(Mozart's Sister: A Novel)》 (2006)。[17]
  • 在丽塔·沙博尼耶(Rita Charbonnier)2006年出版的小说《莫札特的姊姊(La sorella di Mozart)》中,[18]纳妮儿最初透过一系列写给弗兰茨·阿尔芒·迪波尔少校的虚构信件讲述了她的人生故事,由于父亲拒绝承认这一事实,她变得沮丧和虚弱。
  • 安‧特恩布尔2007年的青少年小说《玛利安与莫札特小姐(Mary Ann and Miss Mozart)》提到了玛利亚‧安娜‧莫札特。[19]
  • 受欢迎的年轻成人作家卡洛琳·迈耶在她2008年的小说《莫札特的影子:他姊姊的故事(In Mozart's Shadow: His Sister's Story)》中描写了南妮儿的一生。[20]
  • 玛利安是2010年导演雷内·费雷特执导的法语电影《南妮儿,莫札特的姊姊(Nannerl, la sœur de Mozart)》(“莫札特的姊姊”)的主角。
  • 马特里斯2011年的小说《莫札特最后的咏叹调(Mozart's Last Aria)》中,马特里斯让南妮儿调查她弟弟的死因
  • 2013年,玛利安的一生被改编成一部名为《另一个莫札特(The Other Mozart)》的单人戏剧作品,作家/音乐家西尔维娅·米洛(Sylvia Milo)在一部部分虚构的自传中扮演了南妮儿。[21]
  • 南妮儿出现在亚马逊影集《丛林中的莫札特》的几集中。[22]
  • 南妮儿是陆希未2020青少年历史奇幻小说《归来的王国(The Kingdom of back)》的主角。[23]

漫画

注释

注解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