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该奖属于诺贝尔基金会专属之“诺贝尔奖”商标中的“一种诺贝尔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语:Sveriges riksbanks pris i ekonomisk vetenskap till Alfred Nobels minne;英语: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Nobel Prize in Economics)[1][2][3][2][4],是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和运营的奖项[5][6][7],由瑞典中央银行和诺贝尔基金会于1968年设立,旨在表彰经济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者,被广泛认为是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8]。此奖项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要求设立的五大奖项,而是基于瑞典中央银行的捐赠而增设的,但通常认为此奖项与五大奖项地位相同,因其以相同的原则和程序评选和颁发,并与其他诺贝尔奖在同一典礼上颁授[8],共同使用“诺贝尔奖(Nobel Prize)”称谓和标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权属于瑞典皇家科学院下设的经济学奖委员会(The Committee for 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瑞典皇家科学院还负责评选化学奖和物理学奖。该奖项并于1969年首次颁奖,由挪威朗纳·弗里施、荷兰简·丁伯根共同获得,获奖缘由是他们“为经济分析中动态模型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9][10][11]。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4年5月27日) |
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 | |
---|---|
授予对象 | 在经济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
地点 | 斯德哥尔摩 |
国家/地区 | 瑞典 |
主办单位 | 瑞典皇家科学院 |
首次颁发 | 1969年 |
官方网站 | nobelprize.org |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官方文件,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中央银行在1968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8][12][13][9]。此一奖项的评奖机构与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相同,均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选过程中亦采用一个与诺贝尔委员会组成、地位皆相似的“评选委员会”[14][15]。
每年9月,瑞典皇家科学院中由五人组成的评选委员会会向数千名科学家、学会成员和大学教授寄发邀请函,请他们提名下一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候选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与历届经济学奖得主也有提名权。[14]
所有的提名和相关证词必须在来年1月1日之前寄到评选委员会。[16]评选委员会和特别指定的专家会对提名进行审查。在9月结束前,评选委员会会选出“潜在的”获奖者,如果投票出现平局,评选委员会主席会投下决定性的一票。潜在的获奖者必须得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批准。该院的社会科学家们会在10月中旬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进行投票表决。[14][15][17]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其它五项诺贝尔奖遵循相同的规则,即:每届得奖人数不超过3人,得主在本年10月依旧健在,提名消息在50年内保密。[16]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会在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之忌辰)于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会与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与 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们一同接受由瑞典国王颁发的获奖证书、金质奖章和奖金支票。[8][18]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与相关的评选、管理费用均由瑞典中央银行“永久性”地全额拨付给诺贝尔基金会。[19]
自2001年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达到1000万瑞典克朗(按照2014年11月汇率计算,约合136万美元),这与最初的五项诺贝尔奖的奖金数额相等。[20][21][22]
从2006年开始,瑞典中央银行每年拨给诺贝尔基金会650万瑞典克朗以支付该奖的评选与管理费用,并额外拨付100万瑞典克朗以使此奖的相关讯息被诺贝尔基金会官网收录。[23]
1969年以来,经济学奖的官方全名,历来有不同的翻译。以英文举例:
年间 | 官方全名英译(中文转译) |
---|---|
1969年–1970年 |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Alfred Nobel[24][25] (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经济科学奖) |
1971年 |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26] (经济科学奖) |
1972年 |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27] (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瑞典银行经济科学奖) |
1973年–1975年 |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28][29] (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经济科学奖) |
1976年–1977年 |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30][31] (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经济学奖) |
1978年–1981年 | 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32][33]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 |
1982年 | 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34]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科学纪念奖) |
1983年 |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35] (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 |
1984年–1990年 | 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36][37]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 |
1991年 | Sveriges Riksbank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38] (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瑞典中央银行经济学奖) |
1992年–2005年 |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39][40] (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
2006年至今 |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41][42] (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 |
最常用的通用名称是“诺贝尔经济学奖”(Nobel Prize in Economics)或“诺贝尔经济科学奖”(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6][3]
某些情况下,为了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人通过遗嘱设立的五大诺贝尔奖区分开,它也被称为“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s)、“诺贝尔经济科学纪念奖”(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或“纪念诺贝尔的经济学奖”( The Economics Prize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等,以此突出该奖项是一个纪念性奖项。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但在评选原则、流程、荣誉等方面,与其他诺贝尔奖相似[43]。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遵循“对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原则给奖[44]。经济学奖是唯一由诺贝尔基金会颁发的“非诺贝尔奖”(Non-Nobel Prize),诺贝尔基金会通常避免直接将经济学奖称为“诺贝尔奖”,但在诺贝尔基金会的表述中,经济学奖可以与其他五大奖项合称为“诺贝尔奖”。[45][46]
一些批评者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声望,是沾了“诺贝尔”名讳的光。瑞典的人权律师、诺贝尔的曾侄孙[47]彼得·诺贝尔是经济学奖的激进批评者,他认为此一奖项对其家族姓氏的滥用,并声明诺贝尔家族从无设立“经济学奖”的意愿[48]。
在1974年诺贝尔颁奖典礼的晚宴上,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演讲中说,如果他被咨询是否应该建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会坚决反对[49][50]。他认为诺贝尔奖将一个人变成了权威,但这种权威性在经济学界还无人有资格去承载。他说自然科学并不会受此困扰,因为自然科学奖的得主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他的同行,而且如果获奖者的并非名副其实,那么他肯定会遭到同行的唾弃。但经济学奖不然,因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对包括政治家、记者、公务员和普罗大众在内的经济学门外汉也有巨大的影响力[50]。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可以与诺贝尔奖的得主合称“诺贝尔奖得主”(The Nobel Laureates)[51][52][53],享有同等荣誉,包括参与颁奖典礼、获得证书和奖章、获得奖金、参与获奖讲座等。在诺贝尔基金会发布的各种针对诺贝尔奖得主的统计数据、报告或新闻稿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包含在内。例如,2013年9月2日,罗纳德·科斯(1991年经济学奖得主)逝世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特以一半的首页作为“Ronald H. Coase, 1910-2013”的专版并借此为这位经济学教授进行悼念,并同时列举“在世的最长寿得主”(Current Longest-living Laureates),领衔的是物理学奖得主查尔斯·汤斯[54]。经济学奖相关事宜记载入诺贝尔奖档案[55]。和其他诺贝尔奖获奖者一样,经济学奖得主及其研究、事迹和相关物品等诺贝尔博物馆[56]。
截至2016年为止,经济学奖得主约60%是美国公民(包括不在美国出生但归化为美国国籍者),近40%来自西欧,来自美国或西欧以外地区的只有五人。
2009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成为首位女性经济学奖得主。在此之前,其它5项诺贝尔奖皆已产生女性得主,而该奖也是诺贝尔奖中女性得主最少的,至2023年为止,仅只有3位女性得主。
自从经济学奖于1994年授予约翰·福布斯·纳什之后,该奖项即重新定位为“社会科学奖”,奖励对象遍及政治学家、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57][49]。未经证实的消息指出,经济学奖委员会当中,有2人并非经济学家。事实上,一名委员会成员则于2007年表示,他们当中的五分之四都是经济学教授[58]。1978年的得主司马贺是一名政治学博士,也是首位获奖的“非经济学家”。
其后,2002年的得主丹尼尔·卡内曼是一名心理学家,从未接受任何正规经济学课程。2009年的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一名政治学家,专长公共政策。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诺贝尔奖的关系(参见上文“与诺贝尔奖的关系”)常常成为争议的源头。
另一大争议焦点是经济学奖得主本身。根据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萨缪尔·布里坦的说法,担任过瑞典财政大臣的谢尔-奥洛夫·费尔特和贡纳尔·默达尔希望废除经济学奖,其原因是他们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和弗里德曼是“反动分子”,不应得奖。[49]
米尔顿·弗里德曼因为他在货币主义上的贡献被授予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这却引发了多国左派的抗议,四位诺贝尔奖得主写信给纽约时报对他获奖表示反对。[59][60]他因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与皮诺切特的关系以及在智利民选总统被军事政变废黜不到2年后就去该国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旅行,而被指责支持智利军事独裁。弗里德曼辩称其从未担任独裁政府的顾问,仅仅是在智利教授了一些有关通货膨胀的课程并会见了一些政府官员(包括皮诺切特)。[61]
1994年纳什的获奖引发了对评选委员会的非议。因为纳什不仅有精神病史,还公开宣称反犹。[62]这场争论的结果是评选委员会规则的改变:以前委员会成员并无任期限制,而现在他们的任期只有3年。[57]
2005年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奥曼也因他用自己的理论为他反对以色列从犹太人定居点撤离辩解而受到一些人的批评。[63]
批评者们经常以罗宾逊夫人为例来说明评选委员会对主流经济学的偏见。他们批评评选委员会把经济学奖授予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佛利民这样的异端,却故意冷落了罗宾逊夫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