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同春(1852年—1925年),字浚川,清末河北邢台人,垦务钦差大臣贻谷属下,中国近代史上河套地区黄河后套的主要开发者之一,富于传奇色彩的水利专家。
此条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许不适合百科全书。 (2020年9月9日) |
他出生于破落地主家庭,从小一目失明,自学成才,一生勤奋过人,经常在下雨的时候在野外骑马奔驰,考察地势高低,积水流向,对后套地区的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情况十分熟悉,成为极富天才的水利专家。
从光绪七年(1881年)开始的几十年时间内,王同春在黄河后套地区先后开凿了义和渠、沙河渠、刚济渠、丰济渠、皂王河等五大干渠,支渠270多条,垦荒地2.7万顷,每年收粮23万石,收地租、水费17万两,估计为开挖渠道开支约1530万两。清末民初,在王同春开垦的土地上设立了五原、临河、安北三县。他在义和渠旁边名叫隆兴昌的地方,起筑房屋,后发展成为后套地区的五原县城。他靠一人之力,开辟了河套地区八大干渠中的五条,以及五原、临河、安北三县,极富传奇色彩。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后套地区渠道纵横,成为富庶之地。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王同春也发家致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拥有良田万顷。1903年,清政府以“移民实边”的名义,将其一生开凿的渠道和田产一并交官,官方仅给赏银1.5万两。
民国成立后,王同春受到民国工商部长张謇,地理学家张相文等人的重视,被聘为高级水利顾问,在疏导淮河事宜上提出引淮入海的建议,受到强烈赞同,并受邀到山西朔县、应县等地指导兴修水利,以及协助冯玉祥开发西北。1925年病逝于五原县,享年74岁。当地人集资修祠,奉为河神。中国地理学家顾颉刚、侯仁之等人,对王同春开发黄河后套的事业给予很高评价。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