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枫(学名:Daphniphyllum calycinum,英文名称:Calyx-shaped Daphniphyllum、Calyx-shaped Tigernanmu)[3],别称牛耳树、牛耳风、牛耳丰、牛耳公、牛耳铃、铃猪肚、猪肚果、 猪肚木、猪肚子、猪洛木、猪络木、猪仔木、珠碌子、山羊屎、羊屎子、老虎耳、土鸦胆子、大耳梳、南岭虎楠、南岭虎皮楠及岭南虎皮楠等[2][3],为虎皮楠科虎皮楠属植物[3]。本种种加词 calycinum意为“属于萼的、具大萼的”[4]。本种模式种采自于中国广东沿海岛屿[5],由英国植物学家乔治·边沁首次发表于1861年出版的《香港植物志》之内[6]。
分布
本种现分布于中国、越南及日本等地[5],中国国内野外分布于广西、海南、广东、香港[7]、福建、云南及江西等省份,野外常生于小溪旁的灌丛或疏林之中[3]。
形态特征
牛耳枫是一种常绿灌木[3]或小乔木植物[8],高约1-6米[9][10]。小枝灰褐色,具稀疏的皮孔及叶痕[11],直径约3-5毫米。[5]
叶为长圆形、长倒卵形、倒卵形或阔椭圆形[11],单叶互生[3],多聚生于枝端[10],纸质或薄革质[11],顶端近圆形或钝[9],有时急尖[3]或具短尖头[8],基部阔楔形、近圆形[3]或钝[11],表面绿色[3],具光泽[8],背面粉绿色[3],干时浅褐色[11],具细小的白色乳头状突起[9],全缘,边缘略为反卷,侧脉8-12对[11],表面较为明显,背面隆起,网脉明显[9],长约5-18厘米[11],宽约2-9厘米[11];叶柄直径约2毫米,长约2[11]-15[9]厘米。[5]
花为总状花序,腋生,长约2-3厘米[5];雌雄异株[3];花细小,无花瓣[3];雄花花梗长约8-12[9]毫米;苞片卵形或椭圆形[8],长约4毫米[9];花萼盘状,3-4浅裂,直径约4-5毫米[9];花萼裂片阔三角形[8];雄蕊9-10枚,长约3-4毫米[9];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内向[9],药隔发达,大于花药[3],顶端稍内弯[9]。雌花花梗长约5-6毫米;苞片卵形,长约2.5-3毫米[9];萼片3-4枚,阔三角形,长约1.5毫米;子房椭圆形,不完全的2室[3],长约1.5-2毫米;花柱短小,直立,柱头2分枝[3],顶端外弯。 [5]
果实为核果[9],椭圆形至卵圆形[11],表面披白粉,具小疣状突起[8],顶端具宿存的柱头,基部具宿存的萼片[11],直径约4-5毫米[11],长约7[11]-10[3]毫米;内有种子1颗[3];果序密集排列,长约4-5厘米[5]。
用途
医药用途
本种的根部可供入药,中药名为牛耳枫根,味辛、苦,性凉,有毒,药材主产于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等地,具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等功效,主治咳嗽、感冒、扁桃体炎、风湿关节痛、骨折、跌打损伤及毒蛇咬伤等,全年均可挖根采收,切片晒干或鲜用[3]。
本种的枝叶可供入药,中药名为牛耳枫枝叶,味辛、苦,性凉,有毒,药材主产于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等地,具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消肿等功效,主治疮疡肿毒、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及毒蛇咬伤等,于每年10月之后采收,切断晒干或鲜用[3]。
本种的果实可供入药,中药名为牛耳枫子,味苦、涩,性平,有毒,药材主产于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等地,主治痢疾,于每年9-11月果实成熟呈蓝黑色时采收,晒干[3]。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