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全球探勘者号 ,或译为火星全球测量者号 (Mars Global Surveyor , MGS ),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 的火星 探测卫星,也开启了新一轮的火星探测计画。该探测器于1996年11月7日发射升空,在2006年11月2日因为失联而结束任务。
Quick Facts 所属组织, 任务类型 ...
Close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任务徽章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配置图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总共搭载五项科学仪器[ 1] :
火星轨道器相机共有三台,一台窄角相机,可拍摄(黑白)高分辨率图像(通常为1.5至12米/像素)和二台红、蓝广角相机用于拍摄背景(240米/像素)及每日全球成像(每像素7.5公里)。火星轨道器相机在4.8个火星年中,即从1997年到2006年中共发回了超过24万幅图像[ 2] 。高解析度影像的幅宽约1.5或3.1公里,但为了显示某些特定地区的地表特征,大多数的图幅宽会较小,影像长度约3至10公里。当拍摄高解析度影像时也同时拍摄较低解析度的背景影像,作为指出高解析度影像拍摄位置之用。背景影像一般长宽是115.2公里,解析度 240 米/像素[ 3] 。
这个由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拍摄的影像在火星上相当于1500公尺宽的范围。影像中可见位在萨瑞南高地(Sirenum Terra)内牛顿撞击坑 壁的山沟。在地球上类似的地形是流水造成的,但火星表面气温和气压过低,液态水无法存在。尽管如此,许多科学家假设火星表面下存在的地下水有时会流到表面,在被冰冻或蒸发前侵蚀火星表面,产生槽沟和河道
使用火星全球探勘者号上的火星卫星雷射测高仪资料绘制的火星地形图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环绕火星的周期是117.65分钟,轨道高度378公里。其轨道是接近正圆形的,且经过极点正上方附近(倾斜角度93°)。选择这个高度的轨道是为了以太阳同步轨道 环绕火星,所以MGS所拍摄火星表面的影像是同一个地表区域在不同日子也会以相同的照明条件下被拍摄。在每个轨道之下,MGS拍摄火星表面会因为火星的自转而向西偏移28.62°。实际上,MGS总是在14:00以跟太阳一样的速度从一个时区移动到另一个时区。在7个火星的太阳日 和环绕火星88次以后,MGS会以近似的路线重新经过之前的路线,但会向东偏移59公里;这确保了MGS可以探测整个火星表面。
在MGS的延伸任务中进行了研究火星表面以外的研究。MGS常进行滚动和俯仰动作以在轨道最低点以外的地方拍摄影像。
MGS的MOC于1998年拍摄的弗伯斯巨石 (Phobos monolith,影像中心的右方),影像编号55103 (MOC Image 55103)。
此外,MGS也拍摄了其他火星探测器和火星的卫星[ 4] 。1998年MGS的MOC拍摄了火卫一 上的一块独立巨石,被称为弗伯斯巨石 (Phobos monolith),影像编号55103[ 5] [ 6] 。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在主要任务期间(1996年至2001年)的探测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作者是 M. Malin 和 K. Edgett[ 7]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的发现如下:
火星上发现了至少10公里厚的地层。要形成如此厚度的地层必须要有大量的物质被风化、搬运和堆积。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拍摄
阿拉伯区 的一个古老撞击坑。坑内地层沉积物可能来自火山、风或者是在水下沉积。左侧另一撞击坑是底座形撞击坑。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拍摄的
斯基亚帕雷利撞击坑 内的地层,位于
示巴湾区 。
纪念碑谷 的地层。目前仍在进行地质作用中,其中一部分是在水下沉积。火星上发现了类似的地层,因此火星上的地层可能与水流相关。
火星北半球可能和南半球一样有大量撞击事件,但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撞击坑已被埋在沉积层下。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拍摄到
挪亚区 的一座撞击坑曾被覆盖,近年因为侵蚀作用而露出。
曾经被覆盖的熔岩流露出地表。
伊斯墨诺斯湖区 一座曾被覆盖,因为侵蚀作用露出的撞击坑。
火星北半球表面看起来较平坦,但有许多撞击坑被覆盖。
刻布壬尼亚区 有一群撞击坑部分露出。
位于
牛顿撞击坑 附近的坑洞北侧环型山的溪谷群(南纬41.3047°,东经192.89°)。影像位于
法厄同区 。
在
艾瑞达尼亚区 内
克卜勒撞击坑 以北某坑洞内的溪谷。该地形特征也许是古代冰川的遗迹。右侧其中一个形状类似舌头。
凯撒撞击坑 壁内的溪谷。一般来说溪谷地形特征经常只在撞击坑一侧被发现。位于
挪亚区
戈耳贡混沌 地形内溪谷的全彩影像。影像位于法厄同区。
火星表面大范围的地层覆盖了所有的陡峭斜坡。这些地层表面有的平坦,有的有许多坑洞。部分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因为地下的冰升华成水蒸气后散逸。
火星表面的暗色条纹是因为尘卷风 而形成。尘卷风痕迹 被发现经常变化,甚至一个月就改变型态[ 13] 。
火星南极冠发现类似“瑞士干酪”的地表特征。表面的洞深度约数公尺。每年洞的体积持续变大,火星现在可能在暖化中[ 14] 。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上的热辐射光谱仪 发现整个火星表面几乎都被火山岩覆盖。
奥林帕斯山 山脚的年轻和年老熔岩流平原。平坦平面的较年轻。较老的熔岩流平原有渠道和在边缘有类似河堤的地形,这类地形特征在火星许多熔岩流平原常见。
数百个房屋大小的巨砾在某些区域被发现;这代表火星表面有物质足以互相凝聚,甚至在往下坡移动的时候。大多数巨砾发现在火山岩区域,因此这些具利可能是从熔岩流平原风化生成。
房屋大小的巨砾在影像中的区域散布。
这些巨砾位于
艾斯克雷尔斯山 附近。火星上的火山可能是这些巨砾的由来:硬巨砾由玄武岩组成,足以抵抗火星现在环境中的侵蚀作用。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是火星探测漫游者 与地球联络的中继通讯卫星。这个功能直到2008年9月仍然有效[ 19] 。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的资料也可以进行广义相对论的参考系拖拽 实验[ 20] [ 21] [ 22] 。
2006年12月6日从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照片发现,在塞壬高地 和半人马山 发现在1999至2001年间有液态水的地理特征[ 23] [ 24] 。
数百条可能是因为水流而形成的冲沟被认为可能是近年才形成的,这些冲沟出现在陡坡和特定纬度的区域[ 15] 。
有数条河道内部甚至有可以保留液态水的较小河道,这些河道中最有名的是纳内迪谷 和尼尔格谷 [ 15] 。
1996年11月7日:发射
1997年9月11日:到达火星并进入轨道
1999年4月1日:主要测绘任务开始
2001年2月1日:第一次延伸任务开始
2002年2月1日:第二次延伸任务开始
2003年1月1日:中继任务开始
2004年3月30日:拍摄精神号 前85个火星平均太阳日经过之处轮胎的轨迹。
2004年12月1日:科学与支援任务开始
2005年4月: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是第一个在地球以外行星拍摄其他太空探测器的探测器。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拍摄了两张2001火星奥德赛号 的照片和一张火星快车号 的照片[ 25] 。
2006年10月1日:预定2年的延伸任务开始[ 26] 。
2006年11月2日:因为太阳能板重定位发生错误,失去通讯。
2006年11月5日:侦测到弱讯号,代表火星全球探勘者号在等待指令,不久讯号中断[ 27] 。
2006年11月21日:美国宇航局宣布火星全球探勘者号任务结束
2006年12月6日:美国宇航局公开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拍摄到新的山沟影像,证明液态水仍在火星存在。
2007年4月13日: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全球探勘者号失联的报告。
存档副本 . [2010-03-2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9-05).
Malin, M. and K. Edgett. 2001. The Mars Global Surveyor Mars Orbiter Camera: Interplanetary Cruise through Primary Mission: 106. 23429-23570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存档副本 . [2010-09-1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7-01).
Malin, M. et al. 2006. Present-Day Impact Cratering Rate and Contemporary Gully Activity on Mars. science: 314. 1573-1577
存档副本 . [2010-09-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9-12).
存档副本 . [2010-09-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6-07).
存档副本 . [2010-09-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6-07).
存档副本 . [2010-09-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6-05).
Malin, M. and K. Edgett. 2001. The Mars Global Surveyor Mars Orbiter Camera: Interplanetary ruise through Primary Mission: 106. 23429-23570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Motazedian, T. 2003. Currently Flowing Water on Mars.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XXXIV. 1840.pdf
存档副本 . [2010-09-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5-27).
存档副本 . [2010-09-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6-06).
Iorio L. COMMENTS, REPLIES AND NOTES: A note on the evidence of the gravitomagnetic field of Mars. 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 2006, 23 (17): 5451–5454. doi:10.1088/0264-9381/23/17/N01 .
Iorio L. On the Lense-Thirring test with the Mars Global Surveyor i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of Mars. 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2009. doi:10.2478/s11534-009-01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