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海山堡,是台湾北部一处在清治日治时期的行政区划。“海山”源自荷治时称此地为“Gaijsan[注 1]。清治时1713年首度有汉人请垦此地,土地大抵是汉人向桃园的龟仑社承垦,后来发展为成为海山庄,在清康熙中叶至乾隆中叶海山庄系指今新北市树林三峡莺歌三区及新庄区桕子林西盛一带。至乾隆中叶原海山庄已分为海山、彭厝、石头溪、隆恩等十庄。至乾隆30年代(1760年代),海山已由庄名升为堡名。至嘉庆、道光年间,海山堡共辖有十七庄,系指树林、三峡、莺歌、大溪四个地区。

日治时1920年7月,废海山堡,与摆接堡合并设海山郡,海山变为郡名,管辖三峡莺歌板桥中和五街庄,即今三峡、莺歌、树林、土城板桥中和永和等地。1945年(民国34年)12月11日设区废郡,仍置海山区,管辖板桥、莺歌、三峡、土城及中和五乡镇。1947年(民国36年)2月4日裁撤海山区。[3]。后来的海山高中、海山国中、海山高工(后更名为新北高工)、捷运海山站均以此命名纪念。

海山堡西南边为桃涧堡,北边为八里坌堡兴直堡,东边为摆接堡文山堡,南边为蕃地[4]

管辖街庄

海山堡共辖51个街庄[5]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