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日语:かわち)是大日本帝国海军河内级战列舰的一号舰,得名自今属大阪府河内国[8]本舰于1914年参与青岛战役,并以舰炮对德军阵地进行猛烈轰炸,但除此之外并无参与其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事。此舰的弹药库于1918年7月12日意外殉爆,造成舰上约600名官兵身亡,舰体亦于不久后沉没。

事实速览 河内 かわち, 概观 ...
河内
かわち
概观
拥有国 大日本帝国
营运者 大日本帝国海军
舰级河内级战舰
制造厂横须贺海军工厂[1]
下订1907年6月22日[2][3]
动工1909年4月1日[4]
下水1910年10月15日[5]
服役1912年3月31日
结局1918年9月21日因弹药库殉爆而沉没[6]
除籍1918年9月21日[7]
技术数据
排水量20,823长吨(21,157公吨)
全长526英尺(160.3米)
全宽84英尺3英寸(25.7米)
吃水27英尺(8.2米)
动力宫原式混烧锅炉16座
柯帝士·布朗式直结涡轮引擎
2座2轴推进
功率25,000匹轴马力(19,000千瓦特)
最高速度理论:21(39千米每小时;24英里每小时)
实际:18(33千米每小时;21英里每小时)
续航距离以18节(33千米每小时;21英里每小时)速度航行时为2,700海里(5,000千米;3,110英里)
乘员999人~1100人
武器装备
  • 4 x 41年式50倍径12吋舰炮
  • 8 x 41年式45倍径12吋舰炮
  • 10 x 41年式45倍径6英吋舰炮
  • 8 x 41年式40倍径4.7英吋速射炮
  • 12 x QF 12磅3英吋40倍径舰炮
  • 4 x QF 12磅炮(礼炮)
  • 5 x 18英吋(457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
关闭
favicon
8 sources

背景

Thumb
河内级战舰的右视及俯视图。

日俄战争后,大日本帝国海军体认到日本缺乏能够与西方国家无畏舰抗衡的战舰,因此于1907年展开了一项名为《1907年战舰补充计画》的整备方案,并随后于1907年6月22日下订了河内级战舰作为日本的第一艘无畏舰[9];其于计画时称作伊号战舰(伊号戦舰)[1]。然而,河内级战舰的两艘主力舰(河内号与摄津号)的生产作业均因经济萧条等原故而延期。[10]两艘战舰的设计均是以先前的安艺号战舰为基础开发而成的,并装备了制式的12吋舰炮(305毫米);然而由于经费考量,舰炮的长度并不尽相同。[11]

favicon
3 sources

设计与概述

河内号战舰全长160.3公尺,最大宽度25.7公尺,正常吃水深度为8.2公尺。正常装载的情况下,本舰的排水量可达21,157公吨。其舰上官兵人数依作战需求不同而有异,可能为999人至1100人不等。该舰采用两具蒸汽涡轮发动机做为推进动力,两具发动机分别驱动一只螺旋桨,总计可输出25,000匹马力(19,000千瓦),理论航速可达21节(约每小时39公里)。舰上携带的燃油与煤炭可供给该舰以18节(约每小时33公里)的航速行驶约2700海里(约5000公里)。[12]

本舰的主要武装四门装载于两个双联装炮塔上的41年式50倍径12吋舰炮英语BL 12 inch Mk XI – XII naval gun,舰身前后各两门;与八门装载于四个双联装炮塔上的41年式45倍径12吋舰炮英语EOC 12 inch/45 naval gun,舰身的左右舷侧各四门。本舰的次要武装为10门41年式45倍径6英吋舰炮,安装于舰体左右舷侧;与八门41年式40倍径4.7英吋速射炮英语QF 4.7-inch Gun Mk I–IV。舰上还装载了12门QF 12磅3英吋40倍径舰炮英语QF 12-pounder 12 cwt naval gun,以及另外四门充作礼炮的QF 12磅炮。此外,战舰上还配备了5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舰身左右各两具,另一具则位于舰尾。[13]

河内号战舰的水线装甲带最大厚度可达305毫米。装甲厚度越往舰身前后两侧延伸越为薄弱,至舰尾附近仅有约127毫米的装甲保护。[10]炮塔装甲的平均厚度为152毫米,最大厚度可达279毫米。司令塔亦有约254毫米的装甲防护。[14]

favicon
4 sources

建造与服役生涯

Thumb
一张印有下锚中的河内号战舰的明信片。

河内号战舰于1909年4月1日上午8点20分在横须贺海军工厂铺设龙骨[4],后于1910年10月15日下午2点08分[5]明治天皇的见证下举行下水仪式[15],同时正式命名为“河内[16],并于1912年3月31日竣工,总造价为11,130,000日圆。由于建造本舰所需的预算仅编列至1911财政年度为止[17],因此竣工期限相当紧迫。[10][9]1912年4月1日,本舰编入第一舰队;同年5月24日,第一舰队旗舰由香取号战舰变更为本舰[18]。1912年10月3日,三笠号战舰的前方弹药库起火燃烧,而海军派遣河内号战舰前往救援;本战舰并派出消防队登上三笠号战舰以提供该舰官兵任何必要的援助[19]。1913年12月1日,第一舰队旗舰再度变更为金刚号战舰[20]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此时河内号正停泊于横须贺港[13]战争爆发后不久,日本即向德意志帝国宣战,本舰于是派赴东海黄海等地从事警戒任务[6]。1917年12月1日,本舰编入第一舰队第二战队[21]。12月2日,第二战队旗舰由鹿岛号战舰变更为本舰[22]

河内号与其姐妹舰摄津号于1914年10月至11月间参与了青岛战役的最后阶段,并于外海以舰炮密集轰炸德军阵地。[23]此二舰于1915年1月8日随第二分遣舰队回航,返回横须贺市[24]河内号战舰于1915年至1917年间编入第一分遣舰队,并于1917年进厂升级。[13]

本舰在完成升级作业后,返回第一分遣舰队,并由正木义太日语正木義太大佐指挥。该舰后于1918年7月11日驶入德山湾停泊。翌日早晨的鱼雷标靶射击演习因海象不佳而取消;河内号于该日均未起锚。同日午后约15:51左右,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自河内号的右舷传出,并伴随著大量浓烟不断自炮塔内窜出。两分钟后,河内号的舰身开始向右侧倾斜,并于15:55翻覆,半边舰体已完全沉入水中;此时距离爆炸发生仅仅经过了四分钟。[25]爆炸发生时,河内号上约有1033名官兵,此次意外造成其中600人身亡,433人生还。[25]

大日本帝国海军在爆炸事件后组成了调查委员会,并由海军中将村上格一日语村上格一出任委员长,试图厘清爆炸的原委与始末。委员会最初认为爆炸事件是有人蓄意纵火所致,但却始终无法查出疑犯。经过后续调查,委员会认定爆炸是因河内号战舰弹药库内的线状无烟火药过于老旧,进而引燃了其他弹药,并造成殉爆。然而,1918年1月至2月间的弹药库例行检修并未发现任何问题,因此线状无烟火药自燃的说法并无凭据。即便如此,调查委员会仍建议海军以更严谨的工法制造线状无烟火药,以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而海军亦采纳了该意见。日本海军曾考虑将河内号打捞上岸,但最终认为打捞作业所费不赀,而且可能延迟新型战斗巡洋舰的生产时程,因而作罢。河内号战舰于1918年9月21日正式自大日本帝国海军的战斗序列中除名,其部分残骸后来进行拆解,但大部分的船体仍然留置在原处,作为人工鱼礁[26]

faviconfavicon
15 sources

历任舰长

※资料根据‘日本海军史’第9卷与第10卷“将官履历”与‘官报’而来。

  • 土山哲三 大佐:1911年11月1日 - 1912年12月1日 *兼横须贺海军工厂舣装员(- 1912年4月1日)
  • 中岛市太郎 大佐:1912年12月1日 - 1913年12月1日
  • 町田驹次郎 大佐:1913年12月1日 - 1915年12月13日
  • 小山田仲之丞 大佐:1915年12月13日 - 1917年12月1日
  • 正木义太日语正木義太 大佐:1917年12月1日 - 1918年9月21日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