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楞伽提婆印地语शार्ङ्गदेव罗马化:Śārṅga-dēva乌尔都语شرنگدوفا‎‎;1175年—1247年),英语转写作Sharngadeva[1] ,是印度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曾任宫廷乐师。他的论著有《乐艺渊海》,共七卷,分述乐音、调式、曲体与作曲、歌唱法、节拍与节奏、乐器与器乐、舞蹈与表演,是印度婆罗多牟尼戏剧论英语Natya Shastra》(即《舞乐论英语Natya Shastra》)以后印度第一部最重要的音乐论著。现今南印度音乐的调式体系仍以此书阐述的基本调式(相当于c d d f g a a c )为基础[2][3]

生平

沙楞伽提婆出生于古印度喀什米尔,西元1120年家族迁往南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西元1210年-1247年,在当地的雅达瓦王朝(英语:Yadava dynasty)统治者辛伽约执政期间担任宫廷乐师,并创作《乐艺渊海》,对后代音乐影响甚深[4][5]

著作

西元1210年-1242年沙楞伽提婆创作《乐艺渊海》(Sangita Ratnakar),被认为是印度婆罗多牟尼的《戏剧论英语Natya Shastra》之后最重要的音乐著作。

《乐艺渊海》全书共七卷:

  • 卷一:乐音:讲述一般音乐理论。
  • 卷二:调式:记录了当时使用的264种“拉格”并把它们与古代音阶进行分析对比。
  • 卷三:曲体与作曲的问题。
  • 卷四:歌曲演唱方法。
  • 卷五:节拍节奏:讲述节拍和节奏问题,并列举了120种“塔拉”(节奏型)。
  • 卷六:乐器和各种器乐曲
  • 卷七:舞蹈表演:讲述有关舞蹈和戏剧的创作、表演等。

目前,南北印度的音乐学者都把《乐艺渊海》作为各自音乐体系的基础理论[6][7]

参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