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之一,是战略区域内合成军队的最高领导指挥机关,负责黑龙江、吉林、辽宁等3个省级行政区内及内蒙古东部的陆、空军部队作战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军区机关驻沈阳市[1]。2016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撤销,由新成立的北部战区接替。
Quick Facts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 存在时期 ...
Close
1945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批准在沈阳组织东北临时性军事指挥机关“东北军区司令部”。同年10月31日,东北军区司令部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2]。东北军区司令部和后来的沈阳军区没有渊源关系。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东北军区兼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机关分开,林彪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罗荣桓任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林彪、罗荣桓率东北野战军入山海关作战,东北野战军机关离开东北。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3][4]。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发出通令,统一规定全军的组织编制、番号,其中军区分为一级军区(即大军区)、二级军区、三级军区、军分区,实行四级军区体制,即在中央局相应区域设一级军区,在中央分局相应区域设二级军区,在省和行政区设三级军区,在地区(专区)设军分区。各级军区均以所在区域的地区或地点命名[5]。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直辖5个一级军区:东北军区、华北军区、华东军区、华中军区、西北军区。1950年1月,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2月成立西南军区。至1950年7月,全国共有6个一级军区:东北军区、华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西南军区、西北军区[5]。
东北军区辖辽东、辽西、热河、内蒙古等军区,松江、黑龙江、吉林等省军事部,7个步兵师、1个警卫师、11所军事院校等。军区领导机关驻沈阳,高岗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2年1月,热河、松江、黑龙江、吉林等省军事部改为三级军区。1954年8月,辽东军区、辽西军区合编为辽宁军区,松江、黑龙江军区合编为黑龙江军区[5]。1950年代初,东北军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后勤保障,支援抗美援朝战争[4]。
1955年2月11日,为适应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规模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及中共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设置情况,国务院、国防部发布“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决定”,决定将6个大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1955年3月22日,根据国务院同年2月11日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辖区不变。沈阳军区辖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省军区和防空军、公安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及陆军军等部队,军区机关驻沈阳市。1955年11月,热河省军区随热河省撤销[5]。
1985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将11个大军区调整为7个大军区,其中沈阳军区仍保持原建制不变[5]。
2016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撤销。
- 军区领导机关和直属队
1955年4月,沈阳军区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方勤务部等。后经多次整编,到1958年10月,沈阳军区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此后机关三大部体制沿袭至1997年。
1998年,各大军区成立装备部。1998年11月,各大军区后勤部改为联勤部,对辖区内的陆海空军和二炮部队实行联勤保障。
- 所辖部队
1948年1月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成立时下辖:
- 纵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纵队(3月组建第五、第十一、第十二纵队)
- 二级军区:合江军区、龙江军区、嫩江军区、松江军区、牡丹江军区、吉林军区、辽吉军区、辽东军区、冀察热辽军区、内蒙古军区
1948年12月东北军区对所属部分机构调整后下辖:
- 二级军区:辽北军区、辽宁军区、安东军区、热河军区、锦州军区、内蒙古军区
- 省军事部:松江省军事部、合江省军事部、龙江省军事部、嫩江省军事部、吉林省军事部
- 其他部队:第五十军、铁道纵队等。并成立炮兵第一、第二指挥所和装甲兵、高炮、工兵指挥所;冀察热辽军区所属冀东军区调归华北军区建制。
1949年2月至6月东北军区机关和部队进行整编后下辖:
- 二级军区:辽东军区、辽西军区、热河军区、内蒙古军区等军区
- 省军事部:松江省军事部、黑龙江省军事部、吉林省军事部等省军事部
- 其他部队:7个步兵师、1个警卫师、11所军事院校等。
1950年7月至1955年3月东北军区下辖部队主要变动有:
- 东北边防军:195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进驻东北,改编为东北边防军。
- 东北军区防空司令部:1950年8月,成立东北军区防空司令部。
- 东北铁道运输司令部:1950年12月,成立东北铁道运输司令部。1954年3月,撤销东北铁道运输司令部,成立东北军区司令部军事交通部。
- 东北军区国防建设工程指挥部:1952年4月,组建东北军区国防建设工程指挥部。
- 旅大军事部:1951年11月成立旅大军事部。
- 省军事部和军区的变动:1952年1月,吉林、松江、热河、黑龙江等省军事部改为军区。1954年8月,辽东、辽西军区合编为辽宁军区,松江、黑龙江军区合编为黑龙江军区。
- 东北军区空军部:1954年4月改编成立。
- 东北军区防空部队部:1954年4月改编成立。
- 东北军区炮兵部:1951年4月,成立东北军区炮兵领导机构。1954年4月改编成立东北军区炮兵部。
- 东北军区装甲兵部:1950年12月,成立东北军区摩托装甲兵领导机构。1954年4月改编成立东北军区装甲兵部。
- 东北军区工程兵部:1954年4月改编成立东北军区工程兵部。
- 东北军区公安部队部:1954年4月改编成立东北军区公安部队部。
1955年东北军区改为沈阳军区后下辖:
- 辽宁省军区:1954年8月由辽东军区和辽西军区合编为辽宁军区。1960年4月改称辽宁省军区。
- 吉林省军区:1953年2月吉林军事部改称吉林军区。1959年3月改称吉林省军区。
- 黑龙江省军区:1953年1月松江、黑龙江等省军事部改为军区。1954年5月,黑龙江省公安部队合并黑龙江军区,称黑龙江军区兼公安司令部。1954年8月,黑龙江军区和松江军区合编组成新的黑龙江军区。1960年4月改称黑龙江省军区。
- 热河省军区:1955年11月随热河省同时撤销。
- 沈阳军区炮兵:1955年3月东北军区炮兵部改为沈阳军区炮兵部。1955年7月至8月改为沈阳军区炮兵司令部。1982年12月,沈阳军区炮兵机关缩编为沈阳军区司令部炮兵部。
- 沈阳军区工程兵:1955年3月东北军区工程兵部改为沈阳军区工程兵部。1955年7月至8月改为沈阳军区工程兵司令部。1982年12月,沈阳军区工程兵机关缩编为沈阳军区司令部工程兵部。
- 沈阳军区装甲兵:1955年3月东北军区装甲兵部改为沈阳军区装甲兵部。1955年7月至8月改为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部。1982年12月,沈阳军区装甲兵机关缩编为沈阳军区司令部装甲兵部。
- 沈阳军区防空军:1955年3月东北军区防空部队部改为沈阳军区防空部队部。1955年7月至8月改为沈阳军区防空军司令部。1957年5月,撤销沈阳军区防空军司令部,所辖部队划归沈阳军区空军建制。
- 沈阳军区公安军:1955年3月东北军区公安部队部改为沈阳军区公安部队部。1955年7月至8月改为沈阳军区公安军司令部。6月,撤销军区公安军司令部,所辖边防部队分别拨归所在省军区领导。
- 陆军第十六集团军:第十六军1958年4月从朝鲜回国,驻防吉林省长春市。1960年改称陆军第十六军。1985年改为陆军第十六集团军。
- 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第二十三军1958年3月从朝鲜回国,驻防黑龙江省。1960年改称陆军第二十三军。1985年改为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2003年12月撤销番号。
- 陆军第三十九集团军:第三十九军1953年5月从朝鲜回国,驻防辽宁省。1960年改称陆军第三十九军。1985年改为陆军第三十九集团军。
- 陆军第四十集团军:第四十军1953年7月从朝鲜回国,驻防辽宁省。1960年改称陆军第四十军。1985年改为陆军第四十集团军。
- 陆军第六十四集团军:第六十四军1953年8月从朝鲜回国,驻防辽宁省凤城县。1954年10月移防辽宁省安东市。1955年2月移防辽宁省大连市。1960年改称陆军第六十四军。1970年移防辽宁省本溪市。1985年改为陆军第六十四集团军。1998年撤销番号。
- 陆军第六十八军:197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济南军区陆军第六十八军与沈阳军区陆军第四十六军对调,陆军第六十八军移驻吉林省吉林市。1985年撤销番号。同年8月改编为赤峰守备区(军级),移驻内蒙古赤峰市。
- 旅大警备区:1959年9月,第三兵团改为旅大警备区。
- 外长山要塞区:1960年12月,组建外长山要塞区。
- 赤峰守备区:1981年11月,组建赤峰守备区。
- 白城守备区:1981年11月,组建白城守备区。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8年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10月移交黑龙江省领导。
接受军兵种机关和沈阳军区双重领导的有:
- 参谋长
- 刘亚楼(1948年1月—1949年6月,东北军区参谋长)
- 伍修权(1948年1月—1949年12月,东北军区参谋长)
- 贺晋年(1950年5月—1954年8月,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 吴信泉 中将(1955年3月—1958年1月)
- 曾思玉 中将(1958年1月—1960年5月)
- 唐子安 少将(1960年5月—1964年8月,副司令员兼)
- 江拥辉 少将(1964年8月—1968年5月)
- 肖全夫(1968年5月—1969年8月,副司令员兼)
- 汪洋(1969年8月—1975年5月,副司令员兼)
- 杨迪(1975年5月—1977年12月)
- 高克(1978年3月—1982年10月)
- 聂济艟(1982年10月—1985年6月)
- 李海波 中将(1985年6月—1990年4月)
- 吴家民 中将(1990年4月—1995年7月)
- 吴玉谦 中将(1995年7月—1996年11月)
- 葛振峰 中将(1996年11月—1999年1月)
- 王建民 中将(1999年4月—2000年12月)
- 范长龙 中将(2000年12月—2003年12月)
- 李世明 中将(2003年12月—2005年12月)
- 侯树森 中将(2005年12月—2009年6月)
- 侯继振 中将(2009年6月—2014年1月)
- 徐经年 中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
- 副参谋长
- 司令部顾问
(1975年设顾问,1985年撤销)
|
- 政治部主任
- 谭政(1948年1月—1949年6月,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
- 周桓(1949年6月—1950年,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1950年—1951年6月,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 莫文骅(1951年6月—1954年4月,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
- 杜平 中将(1954年4月—1955年3月,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1955年3月—1962年9月,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
- 吴保山 少将(1962年9月—1964年8月,第一主任)
- 李震 少将(1962年9月—1964年8月,第二主任;1964年8月—1965年5月,主任)
- 李伯秋(1965年5月—1969年8月)
- 陈绍昆(1969年8月—1970年2月)
- 张午(1970年12月—1975年5月)
- 裴光(1975年5月—1977年12月)
- 傅奎清(1977年12月—1980年12月)
- 成泽民(1980年12月—1982年10月)
- 马瑛(1982年10月—1985年6月)
- 李文卿(1985年6月—1988年8月)
- 戴学江 中将(1988年8月—1990年4月)
- 黄渐鸿 中将(1990年4月—1992年11月)
- 谭乃达 中将(1992年11月—1993年12月)
- 吕志 中将(1993年12月—1995年7月)
- 田书根 中将(1995年7月—1999年1月)
- 孙大发 中将(1999年1月—2003年7月)
- 潘瑞吉 中将(2003年7月—2005年12月)
- 张铁健 中将(2005年12月—2007年12月)
- 王洪尧 中将(2007年12月—2010年7月)
- 高建国 中将(2010年7月—2013年12月)
- 杨成熙 中将(2013年12月—2016年1月)
- 政治部副主任
- 政治部顾问
(1975年设顾问,1985年撤销)
|
- 后勤部部长
- 李富春(1948年8月—?,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后勤部部长)
- 后勤部副部长
- 联勤部部长
- 联勤部副部长
|
- 后勤部政治委员
- 后勤部副政治委员
- 后勤部顾问
(1975年设顾问,1985年撤销)
- 联勤部政治委员
- 联勤部副政治委员
|
- 装备部部长
- 装备部副部长
|
- 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书记
- 李运之 中将(2003年10月—2007年12月,副政治委员兼)
- 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 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
|
- 主任
- 副主任
- 军事组组长
- 军事组副组长
- 保障组组长
- 保障组副组长
|
- 政治委员
- 副政治委员
- 政工组组长
- 政工组副组长
|
白山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由沈阳军区政治部主管、主办[9]。
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编. 辽宁省志·军事志.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 162.
林彪简介. 搜狐. 2013-09-10 [2018-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徐平,1955年大军区调整概述,军事史林2010(8)
白山出版社.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