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德国数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沃尔克·施特拉森(德语:Volker Strassen,1936年4月29日—)是一名德国数学家,康斯坦茨大学数学和统计系的名誉教授[1]。
施特拉森因对算法分析的重要贡献而获得许多奖项,包括康托尔奖章[2]、康拉德·楚泽奖章[3]、因随机质数测试工作而获得的帕里斯·卡内拉基斯奖[4],以及因“对高效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有开创性和影响力贡献”的高德纳奖[5]。
施特拉森在1936年4月29日出生于杜塞尔多夫[2]。在德国多所大学学习音乐、哲学、物理学和数学后[2],他在1962年于哥廷根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康拉德·雅各(Konrad Jacobs)[6]。随后,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统计所任职,同时在埃朗根-纽伦堡大学进行特许任教资格训练[2]。1968年,施特拉森搬到苏黎世大学的应用数学研究所任教,1988年搬到康斯坦茨大学任教[2]。他于1998年退休[4]。
施特拉森作为机率论者开始了他的研究;他在1964年的论文《重对数律的不变性原则》中定义重对数律的函数形式,显示出随机漫步中的一种尺度不变性。这个结果现在被称为“施特拉森不变性原则”或“施特拉森重对数律”,被高度引用,并导致1966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演讲。
1969年,施特拉森将研究工作转向算法分析,发表了一篇关于高斯消去法的论文,并介绍施特拉森演算法,为第一个执行矩阵乘法的演算法,其速度比朴素算法所产生的时间约束要快。在同一篇论文中,他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矩阵乘法算法的渐进式快速算法来进行矩阵求逆。此结果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导致对快速矩阵乘法的更多研究,尽管后来在理论上有所改进,但它仍是中度到高度密集矩阵乘法的实用方法。1971年,施特拉森与阿诺德·颂哈吉一起发表另一篇关于基于快速傅立叶转换的渐进快速整数乘法的论文;参见颂哈吉-施特拉森演算法。施特拉森还因1977年与罗伯特·M·索洛维合作研究索洛维-施特拉森质数测试而知名,这是第一个表明检验一个数字是否为质数的方法可以在在随机多项式时间内进行,也是更普遍地表明随机算法力量的第一批结果之一。
施特拉森在1999年被授予康托尔奖章[2],2003年与罗伯特·索洛维、加里·米勒和迈克尔·拉宾共同获得帕里斯·卡内拉基斯奖,以表彰在随机质数测试方面的工作[4]。2008年,他因“对高效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有开创性和影响力贡献”而被授予高德纳奖[5]。2011年,他赢得德国资讯学会的康拉德·楚泽奖章[3][7]。2012年,他成为美国数学学会的会士[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