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和宫是紫禁城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以东,景阳宫以南。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永和宫”;清朝沿袭明朝旧制,且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有修缮,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1]
明朝永和宫为妃嫔所居,清朝为后妃所居。清朝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永和宫。后来,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丽贵人、珳贵人、鑫常在等人先后在永和宫居住。光绪帝大婚后,永和宫为瑾妃居所。[1]
永和宫正殿前檐挂有“永和宫”陡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命依照永寿宫陡匾的式样,制作十一面匾额,并亲自题写,分别挂在东六宫、西六宫除永寿宫之外的其他十一宫的正殿。乾隆帝还下谕旨:“自挂之后,至千万年,不可擅动,即或妃嫔移住别宫,亦不可带往更换。”[2]
2005年4月28日,“清代妃嫔生活展”在永和宫开幕,此后作为故宫博物院常设展览之一。[3]2007年,由于展览调整,位于永寿宫的“犀照群伦——故宫藏历代铜镜展”和永和宫的“清代妃嫔生活展”暂闭:10月15日起永寿宫暂闭,10月19日起永和宫暂闭。随后,“清代妃嫔生活展”迁移至永寿宫举办,继续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常设展览之一。[4]
如今,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设在承乾宫、永和宫。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收藏历代铜器一万余件,其中具铭的1600余件,另有铜镜5000件。这些藏品绝大部分为清宫旧藏的传世作品。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是中国国家级博物馆中最早的陈列专馆,1957年筹备,1958年正式开展。当时中国几乎一切历史陈列都为“通史”式,青铜器馆也按历史分期分成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四个部分,共展出三百余件文物,包括许多故宫博物院藏青铜重器,如商“三羊尊”、“亚方尊”,西周“追簋”,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壶”等等。青铜器馆从开馆便受到热烈欢迎。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一直是作为故宫博物院文物陈列支柱的“三大专馆”之一(其他两馆是故宫博物院书画馆、故宫博物院陶瓷馆)。[5]2013年,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在承乾宫、永和宫重新开放,这是历经八年修整的青铜器馆经过改陈以新面貌亮相。重新开放的青铜器馆,共展出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129件套,陈列分为四大主题:“青铜器与礼制”、“青铜器与军事”、“青铜器与音乐”、“青铜器与生产生活”,另外还新设“台北故宫及海外藏中国青铜器”专题,对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美国及海外收藏的青铜器精品进行了实物展览以外的介绍。[5]
永和宫为二进院,保持着明朝初年始建时的格局。主要建筑有: [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