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氰化物中毒

因為接触氰化物而中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氰化物中毒
Remove ads

氰化物中毒Cyanide poisoning英语Cyanide poisoning)是接触多种形式的氰化物中毒[1]。早期症状为头痛头晕心率快呼吸困难呕吐[2]。之后可能会癫痫发作心跳过缓低血压、意识丧失和心脏骤停[2]。通常患者会在几分钟内就出现症状[2][3],如果患者存活下来,可能会留有长期的神经问题[2]

事实速览 氰化物中毒, 症状 ...

含氰化物的化合物包括氰化氢气体和许多氰化物[2]。常见的中毒情境为室内失火而吸入烟雾导致中毒[2],其他潜在的暴露途径为工作场合为需要抛光金属、使用特定杀虫剂、特定药物硝普钠、服用特定植物的种子如苹果杏组种子[3][4][5] 。液体氰化物可以从皮肤吸收[6]。氰化物离子可以干扰细胞呼吸,导致身体组织不能运用[2]

要诊断为氰化物中毒并不容易[2],若某人遭遇室内火灾后意识减退、出现低血压或血液中高乳酸,就有氰化物中毒之可能[2];测量血液中的氰化物浓度也是个方法但需要时间[2]。血液中的氰化物浓度若在0.5–1 mg/L是轻微中毒,1–2 mg/L是中度中毒,2–3 mg/L是重度中毒,超过3 mg/L会致命[2]

若患者疑似暴露在氰化物之中,需将他从暴露源移开并帮他解毒[3]。治疗方式为支持性疗法及提供纯氧[2][3]羟钴胺(维生素B12a)或可作为解毒剂使用,往往也是第一线的疗法[2][7],或给患者硫代硫酸钠[2]

历史上有些集体自杀曾采用氰化物,纳粹主义种族灭绝行动亦是[3]

Remove ads

氰化物[8][9]

氰化物是特指带有氰离子(CN-)或氰基(-CN)的化合物

含氰化合物包括氰化氢和许多氰化物

从火灾现场吸入烟雾后,中毒是相对常见的。

其他潜在的暴露途径包括金属抛光的工作场所,杀虫剂和含有氰甙成份的种子,例如苹果种子[10][11]。根据香港的食安中心资料,已知有25种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含有氰甙[12]

氰化物的液体形式可通过皮肤被吸收。氰化物离子干扰细胞呼吸,导致身体组织不能使用氧。

氰化物中毒的临床症状[13]

初期症状(10秒-1分钟)

包括头痛头晕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呕吐恶心等等

后期症状

可能是癫痫发作,心跳减慢,低血压意识模糊

加上肺水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8]

甚至有可能直接心跳停止

以上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发作。

痊愈

即使痊愈后,大部份中毒者的脑部、心脏和神经系统大部分都已受永久性伤害。

中毒的判断及诊断[14]

诊断通常有点困难。有意识模糊,低血压或高血乳酸等等。有时候会被误认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虽可以测量血液浓度的氰化物,但需要一点时间。

一般来说可以简单判断:

  1. 中毒者的血液pH值在接触后两至三分钟内急剧下降
  2. 严重昏迷/缺氧窒息
  3. 身体散发类似杏仁味的气味(由于基因缺失,大约40%的人类不能分辨氰化物的气味)[15][16]

血液浓度如下[17][13]

0.5-1mg / L(500ppb-1000ppb)轻度

1-2mg / L(1ppm-2ppm)中度

2-3mg / L(2ppm-3ppm) 重度

大于3mg / L (3ppm↑)一般导致死亡。

紧急处置[13]

1.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等待送医。联络当地救护中心,才可以以最快速度取得解毒剂

2.应将此人身上的氰化物尽速移除(施打解毒剂)[18],并给予纯氧(100% O2)。

3.监控生命征象(如果心跳停止,避免口对口人工呼吸(CPR),以防止施救者也跟著一起中毒)。

眼睛接触处置:

使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食盐水冲洗眼睛

皮肤接触处理

  1. 移除受污染衣物
  2. 以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

解毒剂[19]

更多信息 名称, 描述 ...
Remove ads

长期接触

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的氰化物(例如使用不当加工的木薯根作为热带非洲的主要食物来源)导致增加的血液氰化物浓度,长期接触可导致虚弱和多种症状,包括永久性麻痹、神经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流产。其他影响包括轻度肝和肾损伤。

原因

急性氰化氢中毒大致来自于燃烧丁腈或聚合物产品(例如聚氨酯或乙烯基)时吸入烟雾而引起。

除了作为农药和杀虫剂的用途,氰化物包含在烟草燃烧的烟雾和建筑物火灾的烟雾中

氰化物也存在于一些食物中,例如,杏仁,苹果种子,橙子,木薯,桃,樱桃,沙果,杏,梨,李子,枇杷,和竹笋。[22]

那些种子中均含有氰苷,氰苷本身无毒,而是进入身体后遇到胃酸,造成氰苷水解,变为氢氰酸,造成身体不适等现象。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