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设计的第六代战斗机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设计的第六代战斗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4年12月26日,一架被怀疑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设计的第六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或原型试飞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被观察到进行试验飞行[1]。由于该机编号为36011,如果该机型赢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对于第六代战机的竞标,则其按照飞机机号排序传统,其机型将可能被命名为“歼-36”。
![]() |
发展历史
2017年10月,中国中央电视台透露中国的第六代战机研发已经展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与歼-20总工程师杨伟表示中国六代战机的设计“将是科幻电影最大的想象都想不到”[2]。根据美国航空杂志《航空周刊》报道,在2018年时成飞就向空军提交了8种第六代战斗机的方案,其中4种已经吹过低温风洞[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王海峰在2019年1月接受采访时透露,该集团正在规划研发一种预计到2035年能够捍卫海空安全的战斗机。他提到,这款战斗机将包含有人与无人协同作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改进的隐身能力和全向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元素。[4]
2021年10月左右,成飞公司试验机场的卫星图像中被发现一架被猜测是六代机的新型飞机。[5]不过这与2024年12月试飞的飞机存在外形差异。[6]
2024年12月26日,成都当地居民拍摄到一架由歼-20S伴飞的无垂直尾翼飞机进行试验飞行的画面,并传至网络。此次试验飞行被诸多媒体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代战斗机技术验证机的首飞试验[1][4][7][8][9][10]成都飞机工业的试飞画面流传时,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设计的第六代战斗机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11][12] 飞机机身可见数字“36”,因此该原型机被军事观察家暂称为“歼-36”。[13]观察家主要将该飞机认定为中国的第六代战斗机,但也有少量分析师认为该飞机可能和前几年中国流出的新一代战斗轰炸机计划有关。[13][14][11][15]
军事观察家认为,选择12月26日是在纪念毛泽东诞辰[4][16][17][18],也有情报和言论称,12月26日可能不是首飞,飞机可能在一段时间前就已经首飞过。[19]
中国官方对相关消息未作回应。[13][14]但是网络上流传的影片和图片都没有被删除或受到流量控制,分析师认为这是中国政府有意的默许对试飞的讨论。[20][21][22]几天后,四川省媒体《国防时报》的网络帖文与东部战区的视频被视为对此的半官方认可[23][24]。
2025年3月17日,网络传出原型机的第二次公开试飞,更清晰的新影像印证了很多之前的猜测,包括飞机具有三具带后燃器的引擎,带有DSI的机背进气道,和机身平齐的驾驶舱舱罩,以及处于机翼两端的双分裂方向舵襟翼。[25][26]
设计
试飞中的原型机是一架三引擎、无尾翼、飞翼型的飞机,机身两侧是翼身融合的、类钻石型的双三角翼。图片和影片显示,和伴飞的歼-20相比,新型战斗机的机身很大。飞机的机头扁且宽,两侧的前缘延伸脊线一直延伸到机翼処。[27]在机头的雷达罩后面,可以看到驾驶舱舱罩、在机头两侧的光电探测窗口、侧向雷达阵列面板。机头下方是并列双轮式的前起落架,紧随其后的是两侧的嘉莱特进气道。驾驶舱后面,可见一个装有DSI的机背进气道。进气道通过S型进气道为中线发动机提供进气[7]。每个双三角翼的后端可见五个后缘控制翼面,其中的最外侧的两个控制翼面为上下分离式的襟副翼。机身底部可以观察到多个武器舱舱门,以及两组前后双轮形式的后起落架。机身的尾部没有垂直尾翼,仅有三个引擎舱以及三个分离式尾喷口,尾喷口的下方对应著三个可动翼面。图中还可见几个外侧的控制翼面的控制装置由柔性蒙皮包裹。[12][13][14][19][27][28]
该机的长度在20—26米(66—85英尺)之间,翼展约为20米(66英尺)宽,可粗略算出其机翼面积约为190 m2(2,000 sq ft)。其最大起飞重量约为100,000—120,000磅(45,000—54,000千克;45—54 t)。飞机的引擎可能为涡扇-10或涡扇-15的某种改型。[12][19][28]根据飞机的前掠角和后掠角,可推测出飞机的构型是为了超音速巡航飞行而优化。[12][13][14][19][28]根据其设计者王海峰,该机设计指标为使用军用推力时可具备1.5马赫的超音速巡航。[29]飞机的主武器舱长度约为7.6米(25英尺),能够装下霹雳-17超视距空对空飞弹或大型空对地飞弹,在主弹舱的旁边还可见两个更短的小型弹舱。[13][19][28]
整架飞机从构形设计可推测出具有典型的隐形战机特征,翼面角度的设计以及缺少的垂直尾翼,代表了设计师追求全向、宽频隐形性能。机头的多个光电、雷达面板也显示出飞机重视多频谱态势感知性能。其前后掠角则重视超音速飞行,而巨大的机身则可以推算出飞机设计应是为了长航时、大载弹量而优化。[12][13][14][19][28]
战略影响
在2024年12月的影片和图片流传开后,时任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三世称中国的新一代战斗机测试计划在美国空军的意料之中,且中国的试飞计划不会影响正在因预算问题暂停的次世代制空权(NGAD)计划。[30]美国哈德逊研究所研究员布莱恩·克拉克(Bryan Clark)称,成都航空工业试飞的新型飞机将会成为美国次世代制空权战机的有力对手,并督促美国军方和国会尽速恢复NGAD计划。[31]美国空军官员安德鲁·P·亨特(Andrew P. Hunter)认为按照当前成都工业的试飞进度,歼-36可能会比NGAD更早达成初始作战能力。[32]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Kenneth Wilsbach)上将认为成都和沈阳工业的新型飞机均为空优战斗机,并认为美国应重启NGAD计划,并根据观察情报迅速寻找对策。[33]
尽管有多端影片和多组图片流传,航空专家们并无法在有限的情报全面且准确得推测出新式飞机的性能和战术用途。虽然美国空军认为成都工业的新型飞机为第六代战机[33],但第六代战机的具体标准世界各国还没有定论,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样本来定义。[19][34][35][36][37]美国空军高层认定歼-36为制空战斗机,主要用于争夺制空权[33][38]。在飞机刚曝光时,也有其他言论称歼-36为多用途战机、[19]截击机、[31]轰炸机、[39]以及攻击战斗机。[31]因为飞机拥有大机身、很大的武器舱、以及高速机翼构型,所以各种用途都可以解释。[31]
飞机专家比尔‧史威特曼(Bill Sweetman)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客座文章中指出,歼-36(新型战机)可作为一种超音速巡航于战场上空的导弹发射平台,同时兼备有人飞机和无人飞机的空中预警指挥管制中枢。他认为歼-36庞大的机身以及超音速飞行能力,让其具备了以往任何一类飞机都不具备的战术能力,因此他将歼-36的飞机类型定义为“空中巡洋舰”(airborne cruiser)。[35][40]
英国皇家联合研究所的高级分析师贾斯汀·布朗克(Justin Bronk)博士认为歼-36这类大型有人驾驶飞机将为中国和美国两国在印太地区建立战略优势提供独特价值。中美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都有有限的航空基地和补给设施,同时两方都在对方的导弹、无人机与电子战威胁环境内。在这种情况下,远距离控制的忠诚僚机(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简称CCA)概念虽然能在表面上提供火力优势,但是这类无人机对数据链路的依赖使得他们将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变得不可靠。能够长时间在战场上空作为管制平台的大型飞机可以更好的控制无人机,同时人类驾驶员也可以独立作战。[41]
参见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