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Junior Eurovision Song Contest,缩写为JESC,或简称为Junior Eurovision和Junior EuroSong)创始于2003年,是由欧洲广播联盟(EBU)每年在不同的欧洲城市组织举办的歌唱比赛,部分城市主办了不只一次。
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 Junior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 |
---|---|
别名 | Junior Eurovision JESC Junior ESC |
类型 | 歌唱比赛 |
原作 | 丹麦广播公司的《北欧青少年一级音乐大赛》 |
开创 | 比约恩·埃里克森 |
主持 | 历年主持人列表 |
国家/地区 | 参赛国家列表 |
语言 | 英语 |
集数 | 22届比赛 |
每集长度 |
|
制作 | |
拍摄地点 | 历年举办城市列表 |
制作公司 | 欧洲广播联盟 |
发行公司 | 欧洲电视网 |
图像制式 | |
播出日期 | 2003年11月15日 | —现今
相关节目 | |
相关节目 |
|
此大赛为欧洲歌唱大赛的青少年版本,各国的参与广播公司送出一位歌手或一个乐团、其全体表演成员在大赛当日的年龄须为9-14岁,表演一首时长不超过3分钟的原创歌曲,来与其他参赛者一较高下。[1]各参赛国的国家评审团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将各自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投票选出他们最喜欢的表演,统计各国给分后获得最多分的参赛歌曲为优胜者。[2]最近的获胜者为乔治亚的安德里亚·普特卡拉泽(Andria Putkaradze / ანდრია ფუტკარაძე)以他的歌曲〈致我妈妈〉(To My Mom)于202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大赛中拔得头筹。
除了现已参赛的国家之外,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也曾在芬兰、安道尔、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冰岛等有参赛资格却从未参赛的国家转播。[3]自2006年开始,大赛便开始在其官网上向网际网路进行转播。[4]另外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也是欧洲歌唱大赛系列竞赛中唯一出现多个EBU准会员国参赛的主要赛事,它们分别为澳洲(2015年–2019年)和哈萨克(2018年–现今)。
起源与历史
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年,当时丹麦广播电台在当年和隔年为丹麦儿童举办的歌曲大赛。[5][6]这个想法被更进一步的扩展到成为一个斯堪地那维亚音乐节,即2002年丹麦、挪威和瑞典共同参与的《北欧青少年一级音乐大赛》。[7][8]同一时间,波兰电视台(TVP)也开始在科宁举办国际性的儿童歌曲系列比赛Eurokonkurs,分别是2001年的《Eurokonkurs》和2002年的《Światowy Konkurs Piosenki》,[9][10]TVP在2003年至2006年期间会继续在科宁举办更多Eurokonkurs系列比赛,其中有一段时间是在波兰退出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之后举办的。2006年的Eurokonkurs系列比赛《Światowe Talenty》的主持人是由2004年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波兰代表女团KWADro的成员多米尼卡·瑞兹(Dominika Rydz)和薇洛妮卡·博哈特(Weronika Bochat)担任。[11]
2002年11月,EBU提出了举办以儿童为主题的歌唱比赛的想法,最初暂定名称是“给儿童的欧洲歌唱大赛”,以EBU长期举办且早已兼具知名度和热门度的欧洲歌唱大赛命名,并最终更名为现在的“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EBU将大赛开放给所有成员广播公司参加,使其成为一项泛欧活动。[12]另外因为有了制作《北欧青少年一级音乐大赛》的经验,丹麦被要求主办首届大赛。[13]
在首届大赛的成功后,第二届大赛很快就遇上难关。第二届大赛本来应由英国的独立电视网(ITV)在曼彻斯特主办,但由于财务和日程安排的原因,ITV随后宣布大赛最终不会在英国举行。[14][15]造成这一决定的另一可能因素也包括了去年首届大赛在ITV上的收视率低于预期。[16]之后EBU与赢得上届大赛的克罗埃西亚广播电视台(HRT)接洽并预定要在札格瑞布主办,然而后来发现HRT“忘记”预订大赛的场地。[17]于是就在距离赛事举行剩下五个月的时候,挪威广播公司(NRK)介入救场,最终在利乐汉玛主办了第二届大赛。[18]
自2004年以来,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广播公司不得不竞标举办大赛的权利。而在2005年,比利时成为了第一个成功竞标主办权的国家。[19]
所有大赛均以16:9宽屏和高画质播出,同时发行包含当年大赛演出歌曲的CD,在2003年至2006年期间还发行过大赛的DVD,但由于乏人问津而不再发行。[3][20]
始至2008年,大赛的获胜者是由观众投票和各国评审团投票各半决定,但在那之前都是全由观众投票决定。2003年至2005年期间,观众在所有歌曲表演完毕后有大约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投票,[21]但到了2006年至2010年时,观众投票的电话线路在整个节目期间都开放投票。[22]直到2011年,观众投票回归到所有歌曲表演完毕之后才开放。[23]2007年和2008年大赛期间通过电话进行观众投票获得的利润均捐赠给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4]
在2007年之前,参与的广播公司若不对比赛进行现场直播将被处以罚款。现在广播公司无需现场直播大赛,但可能会在更符合儿童电视观赏的时间进行转播。[25]
2008年的纪录片《Sounds Like Teen Spirit: A Popumentary》以2007年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为主题,拍摄了几位当年的参赛选手,并采访他们是如何从国内选拔赛中脱颖而出、最终来到大赛为国争光的心路历程。[26]此纪录片在比利时根特以及2008年大赛的举办地赛普勒斯利马索首映,[27][28]并在同年的多伦多国际影展上放映。[29]
赛制
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的赛制相对于欧洲歌唱大赛来说较为稳定且不变,形式包括由参与广播公司派出的参赛艺人连续进行的现场音乐表演。EBU声称此大赛的目的是“通过鼓励[...]表演者之间的竞争来宣扬流行音乐领域的年轻人才”。[30]
大赛惯例是在11月下旬或12月初的星期六晚上举行,时长约为2小时15分钟,但自2016年之后大赛改在周日傍晚进行。[30]
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一般流程会有欢迎参赛者的开幕式、参赛歌曲的表演、观众投票以及帮助观众决定投票的歌曲回顾、观众投票结束后进行的幕间式表演、公布观众投票与各国评审团投票的结果、宣布获胜者以及其获胜演出。在整个节目中,各家电视台可能会选择几个时间点来插播广告。
自2008年以来,每场大赛都是由各国的观众与评审团投票决定出获胜者,在2008年之前都是只用观众投票决定。[31]各国的观众与评审团的给分比重都各占50%,两边各以投票和评分决定出各自的前十名歌曲,这十首歌将从名次低到高分别给予1–8分、10分和12分,[32]并在大赛中由各国的唱票员(年龄介于10–15岁,有时为前参赛者)公布评审团的给分,再由主持人公布各国从其他参赛国家观众身上得到的加总给分,只有所有的分数被公布完毕之后才会宣布当年大赛的获胜者。在2013年前只有冠军会得到奖杯与奖状,之后则是前三名都有。[2][33]
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与成人版大赛不同,获胜国并不自动获得主办下一届大赛的权利,需要透过竞标来获得。但从2014年到2017年时,获胜拥有优先拒绝主办下届大赛的权利,2014年的获胜国义大利便行使了优先权拒绝主办2015年的大赛。2017年10月15日,EBU宣布在2018年恢复原来的模式,声称这将有助于为广播公司提供更多的时间来准备,确保未来的大赛能顺利进行,[34]尽管如此,2019年之后的大赛全是由前一年的获胜国主办的。
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通常有一男一女两名主持人,需要出现在舞台上带动赛事进程或在选手休息室里采访选手。[35][36]主持人还负责重复各国唱票员的报分,来确认分数被给予哪个国家。2012年之前,唱票员和成人版的大赛一样,都是在自己的国家里透过直播来报分的,但之后则改成唱票员在大赛现场台上报分。[37]
尽管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是以欧洲歌唱大赛为蓝图创建的,但是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例如各国的参赛选手都需要通过电视直播的国内选拔赛选出(除非国内状况不允许并获得EBU的许可)、各国的表演允许最多八人的表演者上台(欧洲歌唱大赛只允许最多六人)。[38]从2005年到2015年,每国都会先自动获得12分,以防止参赛者得零分,虽然以总分12分收场本质上与得零分是一样的,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参赛歌曲在总分上得过零分。[37]
选手规范
在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里,所有选手的歌曲必须以其代表国家的国语/族语创作和演唱,但可接受几行其他语言的歌词。成人版的大赛在1966年到1972年以及从1977年到1998年也有这样的语言限制。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的语言规则后来变更为一首歌最多可以有25%的歌词使用其他语言,通常是英语。到了2017年时规则再次更改,现在允许高达40%的歌词使用其他语言。[39]
最初大赛开放8至15岁的儿童/青少年参赛,[21]但在2007年规则更变,年龄范围缩小,因此只有在大赛当天10至15岁的儿童/青少年才可以参加。到了2016年,年龄规则再次改变,现在只有大赛当天年龄在9至14岁的儿童/青少年才能参赛。
参赛歌曲在报名前不得进行商业发行且时长必须在3分钟之内。[1]另外规则也限定参赛选手在参赛之前不得商业发行任何音乐(即代表选手必须是素人或尚未主流出道),[38]但到了2007年规则变更,大赛开始接受已有经验的艺人和表演者参赛,而这一变更导致挪威和NRK决定从此撤赛。[40]
自2008年之后,成人被允许协助参赛歌曲的创作,在这之前歌曲创作者的年龄须在10至15岁。[40]
组织
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每年由欧洲广播联盟(EBU)举办。大赛的最初执行主管是斯万特·斯托克塞柳斯,同时身兼指导小组的负责人,该小组决定比赛的规则、由哪个广播公司主持下一届大赛并监督每个节目的制作过程。2011年,西茨·巴克(Sietse Bakker)接手执行主管一职,[41]到了2013年又由乌拉迪斯拉夫·雅科列夫(Vladislav Yakovlev)接任,然而雅科列夫在监督了三届大赛后无任何明确理由地被解雇,[42]取而代之的是自2011年起担任欧洲歌唱大赛执行主管的永·奥拉·桑。[43]桑在2019年9月30日宣布他打算在2020年欧洲歌唱大赛(因COVID-19大流行而取消)之后辞去执行主管和现场活动负责人的职务,[44]因此之后的执行主管由马丁·厄斯特达尔接替。[45]
指导小组会议往往包括各国代表团团长,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EBU和他们所代表的广播公司之间进行联络。他们还有责任确保表演者永远不会在没有成人陪伴的情况下独处,并“在 [表演者] 中营造团队氛围,培养他们的经验和社群意识”。[2]
下表列出了自首届(2003 年)以来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的所有执行主管:
出身国家 | 人名 | 年份 |
---|---|---|
瑞典 | 斯万特·斯托克塞柳斯 | 2003–2010 |
荷兰 | 西茨·巴克 | 2011–2012 |
俄罗斯 | 乌拉迪斯拉夫·雅科列夫 | 2013–2015 |
挪威 | 永·奥拉·桑 | 2016–2019 |
瑞典 | 马丁·厄斯特达尔 | 2020–现今 |
官方正式的通用欧洲青少年歌唱大赛Logo第一次使用是在2008年,来建立大赛的特色。[46]每年的主办国都会为大赛创造一个子主题,通常包含一个变体Logo和口号。主题和口号将由EBU和主办国的参与广播公司宣布。
自2005年以来,每届大赛都有一个口号,由主办方选择,并以此开发大赛的主题和视觉设计。
年份 | 主办国 | 主办城市 | 口号 |
---|---|---|---|
2005年 | 比利时 | 哈瑟尔特 | Let's Get Loud |
2006年 | 罗马尼亚 | 布加勒斯特 | Let the Music Play |
2007年 | 荷兰 | 鹿特丹 | Make a Big Splash |
2008年 | 赛普勒斯 | 利马索 | Fun in the Sun |
2009年 | 乌克兰 | 基辅 | For the Joy of People |
2010年 | 白俄罗斯 | 明斯克 | Feel the Magic |
2011年 | 亚美尼亚 | 叶里温 | Reach for the top! |
2012年 | 荷兰 | 阿姆斯特丹 | Break the Ice |
2013年 | 乌克兰 | 基辅 | Be Creative |
2014年 | 马尔他 | 马尔萨[48] | #Together |
2015年 | 保加利亚 | 索菲亚 | #Discover |
2016年 | 马尔他 | 瓦莱塔 | Embrace |
2017年 | 乔治亚 | 提比里斯 | Shine Bright |
2018年 | 白俄罗斯 | 明斯克 | #LightUp |
2019年 | 波兰 | 格利维采 | Share the Joy |
2020年 | 波兰 | 华沙 | #MoveTheWorld |
2021年 | 法国 | 巴黎 | Imagine |
2022年 | 亚美尼亚 | 叶里温 | Spin the Magic |
2023年 | 法国 | 尼斯 | Heroes |
2024年 | 西班牙 | 马德里 | Let’s Bloom |
参赛国家
历届大赛冠军
幕间式表演与客串演出
转战欧洲歌唱大赛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