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酒店群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检疫酒店群组是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中,在2022年1月形成的2019冠状病毒病感染群组,并为迄今香港疫情规模最大的传播群组。该感染群组原发于油麻地的检疫酒店香港海景丝丽酒店[1],一名巴基斯坦裔妇人在酒店内隔离检疫期间因为酒店的防疫措施缺失及卫生管理不当[2],受到相连房间两名尼泊尔男子具有高度传染性的Omicron变异病毒株BA.2亚型感染,但该名女子在隔离期满时未有被检测出已受到感染,她返回住所后家人受到病毒传染,成为该变异病毒株在香港社区传播的首例[3],其传染力比2021年年尾传入的Omicron变异病毒株BA.1亚型更强[4],该病毒流入社区后[5],感染群组渐渐扩大[6],巴裔女子在结束隔离当天曾经接触另一家庭,病毒亦透过其儿子就读的学校传播到美孚[7],又因其丈夫受感染后曾经到葵涌邨的垃圾房拾荒,再到深水埗摆卖拾获的物品,不但引发葵涌邨数百名居民受到感染及发生多代传播,深水埗亦逐渐出现感染个案,疫情急速扩散,香港特区政府官方新闻稿亦表示检疫酒店群组是香港第五波疫情大爆发的起因[8]。2月初的农历新年假期结束后确诊病例飙升,该变异病毒株从检疫酒店流入社区仅一个月便单日新增超过一千宗确诊个案[9],成为自2020年1月疫情经广深港高铁传入香港两年以来[10],最大规模的感染群组[1],并衍生出大量未能寻找源头的Omicron变异病毒株感染个案[11],到2022年2月原发自检疫酒店的香港Omicron疫情逐渐失控[12]。第五波疫情于2月下旬大爆发,确诊个案的增幅、死亡人数及对社会的影响均远超过往四波疫情的规模,亦显示清零政策在香港已不能适应疫情的发展[13]。
事发背景
香港在2021年12月下旬开始出现第五波疫情,政府容许国泰航空采用“客机去货机返”的方式运作[14],导致机舱服务员引起的相关感染群组陆续出现,并且涉及传染性较强的Omicron BA.1亚型变异病毒[15],包括“望月楼群组”[16]、由北角女机舱服务员母亲引发的“维园跳舞群组”及“陆田园餐厅群组”[17],本地个案数量开始上升,北角女机舱服务员母亲的相关感染确诊[18],更扩散到香港特区政府领导层[19],不过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2022年1月27日称“望月楼群组”在1月14日已没有新增个案,北角女机舱服务员引起的群组在过去5天也没有个案,林郑称政府已成功截断了上述机组人员相关群组的传播链[5],机组人员衍生的感染群组并没有在社区广泛传播[20]。
最初由机舱服务员在2021年12月月底引起的感染群组属于Omicron变异病毒,病毒基因排序显示均为较早出现的Omicron变异病毒株BA.1亚型,而2022年1月初由检疫酒店引发的感染群组属于Omicron变异病毒株BA.2亚型,虽然两者同属Omicron变异病毒,但两者的刺突蛋白有10处不同的变异,英国和丹麦的初步研究都显示BA.2亚型比BA.1亚型更具传染力,BA.2亚型导致接种已两剂疫苗和三剂疫苗的人被突破性感染的比率更高[4],但有接种疫苗的人或者可减少传播其他人的机会,而检疫酒店群组的第一代传播已有12人,显示Omicron变异病毒株BA.2亚型比之前在香港发现的病毒株有更强的传染力,更难阻断其广泛传播[21]。
香港由于需要采取中国大陆使用的动态清零模式,所以对自外国抵港的人士采取极为严格的隔离检疫措施,入境后的强制隔离期长达21天[22]。香港特区政府认为是疫情严重的国家不但来港航班受限制,甚至被禁飞香港[23],亦要求自外国飞抵香港的人士需要在指定的检疫酒店接受强制隔离检疫,如出发地被归类为高风险地区,检疫期为21天,期间隔天进行一次病毒检测,至最后一次检测结果阴性,才可以离开检疫酒店。这个安排使得从外国抵达香港的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必须居住在指定的检疫酒店14至21天,酒店房间因而供不应求[24],在房租收入上涨下,酒店业界大量投入营运检疫酒店的业务[25],位于油麻地上海街和众坊街交界的海景丝丽酒店也转投检疫住宿的业务,却成为Omicron变种病毒在香港第五波疫情大爆发的源头[26]。
检疫酒店内发生感染
2021年12月20日,一名43岁女子从巴基斯坦卡拉奇先乘坐EK609航班到杜拜,再转乘EK384航班飞抵香港,在香港国际机场的检测呈阴性,该名女子先后于2021年6月26日及8月10日在巴基斯坦接种了两剂克尔来福疫苗[27]。由于她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需要在抵港前预订检疫酒店房间接受21天强制检疫,另加随后7天的居家医学监察,因此她在抵港当天乘坐来往检疫酒店的专车,到已预订的油麻地香港海景丝丽酒店报到,在12楼1206房接受为期21天的强制隔离,并定期作病毒检测。她在检疫酒店强制隔离期于2022年1月10日届满,期间的6次病毒检测均呈阴性,可以离开酒店返回大坑东邨东满楼的住所,继续完成馀下的医学监察。她于1月15日的快速检测呈现阳性,其后复检确诊感染Omicron变异病毒株BA.2亚型,列为确诊个案(#13045),病毒检测的CT值约为20,显示其体内病毒量属偏高水平[28],这宗确诊个案也是Omicron变异病毒株BA.2亚型病毒株在香港社区被发现的首例[3]。
由于香港海景丝丽酒店接连发生多达6宗确诊个案,而且在4楼及12楼各有两间相邻房间的检疫人士先后确诊[29],其中巴裔43岁女子入住的1206房邻近的1205房有两名男子早前确诊,包括乘坐RA409航班于2022年1月4日抵港的71岁尼泊尔裔男子,在1月6日开始不适,同日检测样本呈阳性,列为确诊个案(#12891)。其同行的48岁男子在1月8日转送到检疫中心,1月9日确诊,列为确诊个案(#12981),而酒店内近期接连发生的6宗确诊个案都是Omicron变异病毒株BA.2亚型。由于同楼层有3人感染,加上巴基斯坦裔女子在接受检疫的第26日才对病毒检测呈阳性反应,远超Omicron变异病毒株的常见潜伏期,病毒基因亦显示其感染源头与同楼层的确诊者极为相似,因此怀疑巴裔女子在抵港前并未染疫,却在检疫酒店内受到病毒感染,又因为她受感染时已是在酒店隔离检疫的后期,所以21天的强制隔离检疫期结束时未能被检测出阳性,到她离开检疫酒店返回在香港的住所数天后才发现已被病毒感染。1月16日,卫生防护中心会同政府专家顾问、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到酒店展开调查。袁国勇在1月17日表示香港海景丝丽酒店出现Omicron变异病毒交叉感染[28],即是在酒店内原本未受感染的检疫人士受到已染病患者的传染,而且在4楼的413房及414房也发生12楼的情况,分别是个案(#12893)、(#12895)及(#12994),先是在2022年1月2日乘坐AI1314航班由尼泊尔抵港的一名39岁男子和他的朋友,于1月6日一同确诊,邻近的414房是一名23岁男子在2021年12月25日从巴基斯坦入境香港,但在2022年1月10日的检测才呈现阳性[29]。
袁国勇称在1月16日于酒店内进行了烟雾测试,发现空气可轻易地经由门隙从1205房传到1206房,在4楼的413房及414房亦有相同情况,相信两组确诊个案都涉及病毒经由空气传播到邻近的房间。根据闭路电视片段,在4楼接受检疫的人士曾经相继打开房门领取食物,过程相隔约30秒,已受到病毒感染的患者在打开房门时,其房间内带有病毒的空气会流出走廊,再随空气飘到邻近的房间,造成酒店内出现病毒传播[30]。袁国勇续称该酒店有空气过滤及换气不足等问题,酒店的走廊仅有3部空气清新机,酒店又将空气清新机设定为自动调节模式,空气清新机会在空气漂浮物减少时自动关闭,降低整体消毒效果。袁建议酒店关闭空气清新机的自动模式,并把抽风率设定到最大,不停为走廊的空气消毒,酒店亦应在各房间加装空气清新机,提升消毒效果。酒店的部分房间亦被发现换气量不足,酒店需要调节鲜风系统,为房间引入足够的洁净新鲜空气,最少要达到每小时换气6次的要求[28]。
卫生防护中心在香港海景丝丽酒店检取的60多个环境样本中,有部分对病毒测试呈阳性,包括曾有确诊者入住的413房门口附近的空气清新机、洗手间的空气出风口及洗手盘水掣[27]。香港海景丝丽酒店被调查及确定有酒店内传播后,从1月17日起改为接收与确诊者有密切接触人士的检疫酒店。该酒店在1月12日起已暂停参与指定检疫酒店计划,不再接受抵港人士的预约入住检疫,已在该酒店接受检疫的人士,将会迁到其他指定检疫酒店继续检疫,但有多名受检疫者因为其入住的房间邻近发生酒店内感染的房间,他们的检疫期因而被延长多14天[31]。
病毒在社区急速传播

在酒店内隔离检疫期间受到Omicron BA.2亚型变异病毒感染的43岁巴基斯坦裔女子,虽然她报称返回石硖尾大坑东道83号大坑东邨东满楼的住所后一直没有离开,但她在回家途中相信已把病毒传开,而和她同住的5名家人及另一家庭的4名亲友亦先后确诊。43岁巴裔女子的丈夫、三名儿子及一名女儿先后确诊。由于43岁巴裔女子曾经在1月10日在检疫酒店强制隔离结束时,在酒店门外将与她同行的一名男童交予另一家庭,该家庭居于长沙湾元州街宝华阁,在43岁巴裔女子于1月15日初步阳性后,该家庭被送往检疫中心隔离,其后该家庭的29岁男子、31岁女子、9岁男童及1岁女童,均出现病征,其中29岁男子在深水埗区当外卖食品速递员,在1月初仍有上班,而9岁男童就读李郑屋官立小学,上学至1月14日,9名确诊者在社区已活动5天[27]。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43岁巴裔女子在数天内已传染9人,反映病毒的传染力非常强,同时有10人染疫并在社区逗留数日,他们的行踪又多,相信病毒在社区已扩散的风险极高[7]。

之后香港社区开始出现多宗Omicron BA.2亚型变异病毒感染个案,包括一名居于美孚新邨第3期的26岁幼稚园女教师在1月19日确诊,她的病毒样本基因排序与43岁巴裔女子的基因组完全一致,该名幼稚园女教师曾于1月14日在美孚站A出口的隧道,与43岁巴裔女子的两名儿子相遇,时间相差约9秒,当时他们有戴口罩,也没有直接接触[32]。病毒亦随43岁巴裔女子的两名儿子传播到位于美孚百老汇街的地利亚修女纪念学校(百老汇),她的16岁儿子在该校的3M班,同班有一名16岁男同学在1月19日被验出阳性,他们曾于1月14日在同一班房内考试,另有一名曾在试场监考的58岁女教师呈阳性[6],并有一名12岁男学生初步阳性,他与染疫的学生不是同年级,该校在1月20日已5名师生染疫。其中2E班的女教师58岁女教师,在1月10、11及14日曾在校监考,当中有确诊学生,她居于马鞍山锦丰苑锦蓉阁A座,曾到新港城、马鞍山街市及颂安商场街市买𩠌,曾经到位于钻石山万迪广场的“古道中医”就诊,1月15日在九龙城逛街[33]。43岁巴裔女子的儿子在3M班的16岁男同学受感染后,他在九龙旺角香港管理专业协会李国宝中学就读3E班的14岁弟弟特受传染,两兄弟居于东涌映湾园1期赏涛轩1座,曾到东涌蓝天海岸与朋友聊天,1月14日到东涌清真寺逗留25分钟,1月18日出现病征,而病毒开始在弟弟所就读的学校及东涌传播。一名在大屿山国际学校就读的11岁男学生,被怀疑是因为在1月15日曾经到两兄弟在东涌映湾园的家中用膳而受到感染,该男童的两名14及16岁哥哥亦确诊,他们就读的佛教筏可纪念中学[33],其后有1名14岁女学生确诊[34]。43岁巴裔女子所住的大坑东邨东满楼亦被怀疑出现由渠管或抽气扇引起的垂直传播,她居住的5楼14室,在上一层及同座向的单位女住户及就读幼稚园的女儿也确诊,在该大厦1至11楼居住14室的住户需要于1月18日撤离[35]。此外,深水埗李郑屋官立小学的一名学生及其三名家人的源头不明个案在病毒基因比对后,亦于1月25日被列入检疫酒店关连传染群组[36]。

43岁巴裔女子的丈夫受到病毒感染后,于1月13日曾经到葵涌邨的多幢住宅大厦的垃圾房拾荒,再将收集的物品拿去深水埗南昌街及北河街的地摊摆卖[37],其后屋邨内的大厦居民、工作人员及访客接连出现受感染个案。葵涌邨逸葵楼率先出现确诊个案,第一宗个案是一名53岁男住户,他于1月18日出现病征当天在香港国际机场国泰航空货运站从事搬运工作,翌日确诊;1月19日逸葵楼亦有1名79岁男住户确诊[38];另有一名被带到逸葵楼7楼探访家人的1岁男孩初步阳性个案[37]。1月21日,已有约20名住户、访客或大厦的工作人员确诊或初步阳性,涉及12层楼及13个座向分散的住宅单位,显示第五波疫情已出现社区爆发,确诊人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机会大增[39]。卫生防护中心称,经调查后,43岁巴裔女子的丈夫在垃圾房拾荒时并没有进入住宅大厦,认为大厦内的住户不是被他直接传染,很大可能是该名男子在拾荒期间将病毒传染给一名在大厦内工作的保安员或清洁工,再传染大厦居民[40],而葵涌邨逸葵楼的一名女清洁工其后确诊,屋邨内的映葵楼及晓葵楼也有清洁工先后染疫[41]。由于逸葵楼在两三天内有居住于12个楼层的13个单位,共20名住户染上Omicron变种病毒,特区政府在1月21日引用限制与检测宣告从当日下午6时起封闭逸葵楼5天,禁止居民外出,并每日接受病毒检测。芊葵楼、晓葵楼、雅葵楼及旭葵楼亦被围封强检一晚,其馀11幢大厦的居民亦需要强制检测。逸葵楼被围封后居民缺乏伙食供应,要到23日才获安排膳食[42],而葵涌邨的疫情继续扩大,邨内的多幢大厦亦陆续出现阳性个案[43],夏葵楼于1月24日晚上被围封检测,禁足至1月29日,已被围封4天的逸葵楼环境卫生渐趋恶劣[44],但同日政府宣布将逸葵楼的围封延长2天至1月28日,惟葵涌邨的疫情未完全受控,雅葵楼及邻近葵涌邨的葵馥苑安葵阁,因为怀疑出现垂直传播,部分居民需在1月27日撤离检疫。[45]
2022年1月29日,逸葵楼及夏葵楼先后解封,截至1月29日葵涌邨累计逾416宗确诊[46],其中逸葵楼有274宗、映葵楼有92宗、雅葵楼有12宗、夏葵楼16宗、旭葵楼3宗、翠葵楼3宗、芊葵楼3宗,春葵楼及晓葵楼各4宗,碧葵楼、绿葵楼、百葵楼及秋葵楼各有1宗,当天仍有20宗确诊个案,但卫生防护中心称已大致截断了葵涌邨的各条传播链,可是邨内疫情未有停止,到2月1日有8宗确诊个案,逸葵楼占2宗,映葵楼占3宗,秋葵楼、晓葵楼及芷葵楼各有1宗[47]。葵涌邨的疫情亦已蔓延到邻近的大窝口邨,一名在葵涌邨逸葵楼居住的女保安员曾在确诊前于大窝口邨富强楼、富民楼和富邦楼工作,到1月20日有一名已经注射三剂克尔来福疫苗的81岁女居民确诊,到1月22日再有两名大窝口邨居民病毒检测呈阳性[48],到1月29日,大窝口邨有6宗确诊个案,虽然政府在1月29日晚围封富荣楼和富华楼强制检测,却没有验出任何确诊个案[49]。
因为43岁巴裔女子的丈夫曾于确诊前在深水埗南昌街及北河街摆卖在葵涌邨拾荒的物品[50],到1月21日有一名在象山邨附近的地盘和天水围泳池工作的40岁地盘工人初步确诊,当局称怀疑该个案与43岁巴裔女子的丈夫有关,在1月22日围封深水埗南昌街35至37号强制检测,却没有发现阳性检测个案[51],可是疫情正于九龙及新界多区扩大。1月28日,黄大仙区的慈正邨及彩云邨、观塘康宁道金桥华厦及崇仁街安顺大厦,深水埗基隆街、旺角砵兰街,都有源头不明的Omicron变种病毒株确诊个案[52]。2月1日是农历新年,拜年活动及聚会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2月2日屯门大兴邨兴平楼因为有多宗阳性个案而被围封强制居民检测[53],但未能减缓疫情在各区扩散,2月5日单日新增343宗本土病例,2月6日单日确诊数超过351宗,而范围遍及深水埗、沙田、黄大仙、土瓜湾、屯门、葵涌等地[54]。检疫酒店群组最早是一名在香港海景丝丽酒店内隔离检疫的71岁尼泊尔裔男子确诊,邻近房间检疫的43岁巴基斯坦裔女子受到交叉感染后,在2月5日已衍生726宗确诊个案,对比于2020年11月19日出现首宗个案的歌舞群组,其累计732宗确诊个案是34天的时间录得,并且歌舞群组于同年12月22日录得最后一宗个案后便结束传播,检疫酒店群组不但只是28天便录得726宗确诊个案,而且在屯门大兴邨及香港多处地点继续新增多宗疑似关连个案,成为疫情自2020年1月在香港发生以来的最大群组,疫情更未有结束并持续扩大[1]。2月7日,卫生防护中心表示新增的607宗本土确诊个案中,除了31宗怀疑是Delta变种病毒株引起外,其馀确诊个案大部分是Omicron变种病毒,卫生防护中心又宣布从今天起不再公布确诊个案的详情,也不再将个案分类及归入关连的感染群组。对于记者质疑当局不提供确诊者已接种疫苗的类型及次数,又不提供相关感染群组的资讯,导致疫情资讯的透明度下降,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则回应称“因为已经无乜意义(因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55]。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