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用proof一词衡量酒度起源于16世纪的英格兰,其用法来自于对本义“验证”的引申。当时的酒类饮料随含酒精量的不同适用于不同的赋税标准,而测试酒精量的方法则是将黑火药浸入酒中,若从酒中取出后火药仍能点燃,则可认为该酒具有高酒精度数并应课以重税。[1]由于黑火药并不会在酒精浓度低于57.15%的酒中燃烧,因此该浓度的酒被定义为具有100标准酒度。[2]
自18世纪至1980年1月1日止,英国换用比重测试酒精度,而火药法则在1816年被废除。[1]按新的做法,具标准酒度的酒精饮料之比重为12⁄13,对应的密度是923 kg/m3,与57.15%的酒精浓度等价。[3]由于57.15%非常接近4⁄7(约0.5714)。在转换酒精浓度至标准酒度时可直接乘以7⁄4或1.75。举例来说,100%纯度酒精的标准酒度为175。而含酒精量40%的饮料则有70标准酒度。
美国在1848年建立起了自己的标准酒度系统。与英国不同,100标准酒度对应的酒精浓度是50%。[1]酒精浓度为40%的饮料因此在美国标准中具有80标准酒度。
时至今日,以标准酒度衡量酒精量的做法已较为少见,绝大部分酒类都会在包装上标识其酒精浓度。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