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袁德星(1931年—2011年3月1日),笔名楚戈,湖南省湘阴县人,是台湾著名古物鉴定家、现代诗人、散文作家、画家与书法家。曾在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处专研古器物长达25年,成为青铜器专家,和江兆申并誉故宫二宝。曾参与新诗现代派运动、五月画会、东方画会,活跃于文坛、艺坛与研究界,撰文鼓吹现代艺术运动,发表过数量丰富的艺术评论,结识许多艺文人士,近半世纪以来一直是台湾现代艺术活动的重要人物。晚年罹患鼻咽癌,与病魔对抗三十馀年,终至失去听觉、语言与吞咽能力。他将自己比喻为“再生的火鸟”,持续不断的进行各种创作、研究,直至辞世。
2015 《小画展》,名山艺术竹科馆,新竹,台湾。
2014 《火鸟传奇—楚戈创作巡回展》,创价协会巡回于安南、景阳、台中、新竹、至善艺文中心。
2011 《创作就是要好玩—楚戈艺术大展》,交大艺文中心,新竹,台湾。
2009 《是偶然也是必然—楚戈油彩画个展》首次油彩画展,名山艺术台北馆、竹科馆,台湾。
2007 《回流—楚戈现代水墨大展》,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中国。
《水墨新貌—现代水墨画联展》,香港。
《楚戈画展》,成功大学,台南,台湾。
2006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个展。
《水墨变相》联展,台北市立美术馆,台湾。
2005 《现代水墨画会中国巡回展》
2004 《绳子与手套的对话》,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台湾。
2003 《人间漫步—楚戈2003创作大展》,国父纪念馆,台北,台湾。
2002 美国巡回展,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旧金山文化中心举办个展,并于哈佛大学、西雅图亚洲博物馆演讲、示范。
2000 《新世纪两岸水墨对话画展》,上海,中国。
《秋季沙龙展》,巴黎,法国。
1998 《楚戈情节作品展》,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台湾。
1997 《楚戈观想结构展》,省立美术馆(现国立台湾美术馆),台中,台湾。
1996 《线于无限》,香港科技大学。
1992 代表台湾参加西班牙巴塞隆纳《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国际美展》,所创作之石版画《刹那与永恒》现收藏于瑞士奥运博物馆。
1990 《第五届亚洲国际美术展览》,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台湾。
《韩、中—现代水墨画展》,台北、韩国巡回展。
《生命之色彩展》,国立大图书馆,巴黎,法国。
1979 台北版画家个展。
1969 台北聚宝盆画廊举办“楚戈、李锡奇联展”。
楚戈的绘画创作特色多从线条出发,其线条尤早年插画受西方艺术加保罗克力(Paul Klee)影响,但随进入故宫工作后,楚戈的线条,连绵不绝反复曲折游走自由的性质已明显与克利几何、机械、直线构成的风格远远区隔。 从中国上古的结绳美学出发,楚戈的绘画不以视觉的自然为模仿,而以人文观念做为造型根源。 大致可将其创作可分为七个时期:
(一)诗画时期(1984年前)
(二)一线画时期(1984~1986年)
(三)石涛与文字画时期(1987~1991年)
(四)线于无限时期(1992~1995年)
(五)结构与符号时期(1996~2002年)
(六)报缘与多元时期(2003~2007年)
(七)另类油彩时期(2008~2011年)
著有诗集《青菓》、《散步的山峦》、《流浪的房屋》、散文集《咖啡馆里的流浪民族》及《火鸟再生记》、杂文集《审美生活》、艺术评论《视觉生活》、绘画集《楚戈作品集》、中国上古美术《龙史》等多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