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统领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乙未战争,杨载云被令为新楚军统领,率二营兵北上御敌,并以头份义民庙为指挥所,连络各地义军计画反攻竹堑城。但战火中,杨载云被部属从背后射杀,军士将尸埋于头份打醮坪,称为“杨大人之墓”。《让台记》载:“论者悲杨之过,未尝不服其勇也,今遗冢在头份山上,士人虔奉,香火不绝焉。”[1]
原尸骨埋葬于竹南镇顶大埔(现为大众庙),后来陈海光兄弟将其骨骸迁往石璺下,1931年头份信士再迁葬到头份棘子园墓地。1963年9月12日葛乐礼台风来袭后,地方人士将墓内统领帽和骨坛移往头份镇公所车棚内暂厝,稍后并移往附近大众庙,计画将统领帽加框供奉,帽上的玉石却遭人偷窃遗失。[2]
兴建高速公路时,大众庙遭拆除,地方人士再向内政部申请补助廿万元重建[2]。1978年头份善信在滨江街建杨统领庙[3],占地三十坪[1],位在仁爱里的头份义民庙附近[4],与万善爷合祠[1][3]。农历七月初三,大众爷生,此庙会举行中元普度法会[5]。1985年,暂列二级古迹的杨载云墓因被迁建,丧失原古迹地的历史、人文背景,解除古迹列管[6]。
当地仁爱里长张家声自2002年5月发愿,固定打扫头份福德祠、头份义民庙、渡船伯公、田头伯公、杨统领庙及宝山乡的一座伯公庙[7]。2009年,政府在杨统领庙附近建立徐骧纪念公园,让两者相互辉映[8]。2015年,乙未年事件120周年,苗栗县政府举办名为“追寻历史巡礼,重现苗栗乙未地景”活动,将吴汤兴起义誓师地的铜锣天后宫、徐骧纪念公园、杨统领庙、头份义民庙、苗栗客家文化园区等地列为参观地点[9]。
在北埔乡大湖口曾有祭祀杨载云的杨大人庙,乡人姜金宝还为此被日人逮捕,改以埔尾村往宝山路附近的军大人庙的名义祭祀,后杨大人庙久失修倾倒,神位移至北埔慈天宫[10]。南庄乡中港溪畔的杨大人庙,则是葛乐礼台风后被毁,改至一块巨石下安奉[11]。在新北市土城区有建庙说法不一的杨大人庙,后已合并成永宁福德宫[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