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灣眼科醫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燕飞(1910年—1997年12月27日),台湾台南人,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眼科医师、台大医学院教授,在台湾战后初期1950年代投入砂眼调查与防范、治疗。
杨燕飞1910年生于台南[1],1932年毕业于台北医学专门学校[2],隔年赴广东省博爱会医院眼科服务[1],二次大战期间被关入集中营[2]。后来有一段时间,同事发现杨燕飞在服镇定剂[1]。
1946年,杨燕飞回台湾,先至台中医院任眼科主任,后来到台湾大学医学院,并在1947年8月升任教授[1]。学生回忆,杨燕飞每次教课前必定在上课五分钟前就抵达教室,教学恩威并施,会大骂学生,也会替他们争取名校、兼职[3]。1950年6月,杨燕飞受台大校长傅斯年校长之请,接替胡鑫麟出任台大医学院眼科主任后,每周举行学术期刊讨论会,要众人选读优秀、新出的国际医学杂志文章[1]。杨燕飞对病人则热忱而亲切,认为没必要不要开刀,告诫学生说“开刀是邪道”[3]。
身为台大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的陈振武回忆,早年台湾多使用地下水、海边风砂刺激,造成西南部沿海的民众易被沙眼的接触传染[4]。1953年,杨燕飞以台湾省砂眼防治顾问委员会顾问身分,率领陈振武、施振坤、沈广文到高雄县沿海一带视察后,发现沙眼问题在南部沿海地区极为严重[5]。该年,台湾砂眼罹患率高达82.69%,是台湾人失明主因[6]。
学生洪伯廷回忆,杨教授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对台湾的医学援助,在砂眼病原体、腺病毒皆有研究,也对台湾成年糖尿病患者失明原因进行调查[2]。1958年10月,美国海军第二医学研究所J. T. Grayston与杨燕飞、王三聘等展开砂眼病原体疫苗研发,先在杨燕飞协助下用台湾猕猴作实验,再对台北盲哑学校、台北国防医学院学生进行人体实验,于1959年末研发成功[7]。
1960年,杨燕飞创办眼科医学会,担任第一届创会理事长[1]。在台大医院眼科支援下,1962年台湾省卫生处成立砂眼防治中心,针对流行率高的地区以地毯式给药[4]。杨燕飞发起全台湾中、小学生,都要接受砂眼检查和治疗[1]。1963年,砂眼防治中心从美国海军医药中心获得这批新发明的砂眼疫苗,先选定台中县、台中市、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等廿四个国校接种[8]。台湾砂眼罹患率从1950年73.35%,至1968年降到3.4%[1]。终至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解除台湾为砂眼疫区[4]。
1981年杨燕飞届龄退休后,被台湾大学聘为名誉教授[1][9]。1985年,杨燕飞至宜兰县罗东博爱医院支援眼科,建立医疗合作关系[10]。
1990年4月5日,杨燕飞妻子许贞惠因心脏病逝世[11]。
杨燕飞儿子杨英正回忆,父亲曾带他到医学院及捐人体解剖墓地,对人形骨骼标本及先人致意,并不只一次告诉他要捐作人体解剖[2]。杨燕飞曾在台大医院心脏内科病房,对医师诉说自己的过去,也告诉说要捐出遗体[1]。1997年 8月17日,台大医院眼科部庆祝成立百周年,自杨燕飞、洪伯廷、侯平康、到柯良时,历任主任都出席活动[6]。12月27日上午,杨燕飞因胰脏癌合并多重器官衰竭,病逝于台大医院[2]。遗体供学生进行大体解剖实习后火化,安置在新北市乌来的灵骨塔[9]。杨燕飞为继解剖学科教授蔡滋浬后,第二位捐出遗体的台大医学院教授[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