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杰勒德环形山(Gerard)是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西岸的一座古老大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苏格兰牧师、作家暨哲学家亚历山大·杰勒德(Alexander Gerard,1792年-1839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该陨坑西侧毗邻麦克劳克林环形山、西北靠近伽伐尼环形山,雷普索尔环形山和冯·布劳恩环形山分别位于它的东北和东南,它的南面及西南则坐落了本生环形山和阿维森纳环形山。杰勒德环形山东北蜿蜒着雷普索尔月溪、西北则分布了另一组以它命名的沟系—"杰勒德月溪"[2]。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44.54°N 80.51°W,直径98.78公里[3],深度约2.85公里[1]。
杰勒德环形山是一座已被严重侵蚀和磨损的撞击坑,部分边缘几乎已完全削平,而北侧坑沿则明显朝西北、北面和东北鼓出。陨坑整体外形结构极不规则,很可能是由位于东、南及西北面的三座陨坑合并而成。它的东北和西南侧坑壁相对较明显,坑内西北和西南区被一些被宽阔的山谷分割,沿北侧壁坐落了卫星坑"杰勒德 C"。杰勒德环形山残壁高出周边地形1470米[1],内部容积约9644公里3[1]。坑底地表粗糙崎岖,散布有大量细小的撞击坑,靠北部穿切有数条沟壑。
杰勒德环形山西北侧连接了二座同心环的卫星坑:东半侧坑底覆盖了幽暗熔岩的"内杰勒德 Q"坑和外围更大,坑内绵延着长约100公里"杰勒德月溪"的"外杰勒德 Q"坑。
按惯例,最靠近杰勒德环形山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它的中心点旁边.
杰勒德 | 纬度 | 经度 | 直径 |
---|---|---|---|
A | 45.1° N | 82.3° W | 17.31 公里 |
B | 46.4° N | 88.3° W | 14.04 公里 |
C | 45.9° N | 79.2° W | 29.36 公里 |
D | 46.2° N | 79.9° W | 5.93 公里 |
E | 44.5° N | 81.0° W | 5.28 公里 |
F | 43.8° N | 82.3° W | 5.39 公里 |
G | 45.7° N | 88.3° W | 26.9 公里 |
H | 44.5° N | 87.0° W | 12.25 公里 |
J | 46.9° N | 88.7° W | 9.35 公里 |
K | 44.0° N | 77.2° W | 5.85 公里 |
L | 43.2° N | 76.4° W | 4.5 公里 |
内 Q 坑 | 46.54° N | 83.13° W | 67.32 公里 |
外 Q 坑 | 46.51° N | 84.55° W | 192.48 公里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