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重巡洋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最上号重巡洋舰(日语:最上/もがみ Mogami ?)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一艘重巡洋舰,最上级巡洋舰首舰。其舰名来源于日本山形县庄内平原的最上川。
最上 もがみ | |
---|---|
概观 | |
舰种 | 轻巡洋舰(后改装为重巡洋舰) |
舰级 | 最上级(1号舰) |
制造厂 | 吴工厂 |
动工 | 昭和六年(1931年)10月27日 |
下水 | 昭和九年(1934年)3月14日 |
服役 | 昭和十年(1935年)7月28日 |
结局 | 昭和十九年(1944年)10月25日自沉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11,929吨(主炮换装后12,400吨,航空改装后12,200吨) |
全长 | 200.6米 |
全宽 | 18.22米(主炮换装后20.51米) |
吃水 | 5.5米 |
动力 | 蒸气涡轮引擎(4轴) |
功率 | 152,000匹 |
最高速度 | 36.5节(航空改装后35节) |
续航距离 | 8000浬(主炮换装后7463浬,航空改装后7700浬)/14节 |
乘员 | 850人 |
武器装备 | 1935年 5座155毫米3连装主炮 4座127毫米连装高角炮 4座25毫米连装机枪 2座13毫米连装机枪 4座3连装61厘米鱼雷发射管 1939年 5座203毫米连装主炮 4座127毫米连装高角炮 4座25毫米连装机枪 2座13毫米连装机枪 4座3连装61厘米鱼雷发射管 1943年 3座203毫米连装主炮 4座127毫米连装高角炮 15座25毫米连装机枪 4座3连装61厘米鱼雷发射管 |
装甲 | 侧舷100毫米 甲板35毫米 炮塔25毫米 弹药库127毫米 |
舰载机 | 3架(航空改装后11架) |
1943年最上号进行改造工程,把后部建筑含两座主炮塔全部拆除,改建成水上飞机停泊甲板,完工后的最上号能运载11架水上侦察机,最上号成了一艘航空巡洋舰,目的是要增强侦察能力。
最上号参加了1944年10月中旬开始的捷号作战,与战列舰山城号、扶桑号以及驱逐舰满潮号、山云号、朝云号、时雨号编入第1游击部队第三部队,由西村祥治中将指挥,于 1944年10月22日下午3时从汶莱出发,以18节的航速前往苏里高海峡。[1][2]
24日凌晨2:00和早7:00,最上号弹射了三架水上侦查飞机。上午10点前夕,第3部队遭到美军特遣舰队约26架舰载机的攻击,最上号遭到机枪扫射,造成8人伤亡。最上号将剩的两架水上侦察机弹射出去,前往民都洛岛。中午,一架侦察机报告莱特湾有4艘战舰、2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80艘运输舰,南部有1艘水上飞机母舰、15架水上飞机,民都洛岛以南有14艘鱼雷艇和4艘驱逐舰,之后返回民都洛岛的基地。[3][4]
当日晚上7点,最上号率领满潮号、山云号、朝云号,于舰队前方扫荡湾口的鱼雷艇,在晚上 11 点后击退了鱼雷艇,但却受到山城或扶桑的误射,造成三人死亡。 25日凌晨,舰队遭到美国鱼雷艇以鱼雷攻击,到凌晨3时30分,扶桑号、满潮号、山云号相继沉没,朝云号受重创。山城号、最上号和时雨号继续前进,但杰西·奥尔登多夫海军上将的战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用雷达控制火力攻击它们,导致山城号沉没,时雨号撤退。最上号避开了鱼雷攻击,但三号主炮被直接命中而摧毁,舰体中央发生大火。[5][6][4]
3点45分,最上号向前方的炮火闪光处发射了四枚鱼雷,3点57分施放烟幕并回头向南撤退。船上火灾尚未熄灭,藤间良舰长计划在莱特岛搁浅,舰员登陆以陆战队方式参战。中野信行航海长说:“我想我们已经到达海峡的入口了。我们是海员,不能弃船。”但藤间舰长说:“这样说是有道理,但是著火的军舰是不可能冲进去的。”4点02分,舰桥被直接命中,藤间舰长以下司令人员皆战死,由炮术长荒井义一郎少校接任指挥,但轮机故障,航速下降,鱼雷和炮弹也被诱爆。[7][8]
志摩清英中将指挥的第二游击部队抵达苏里高海峡,但旗舰重巡洋舰那智号与最上号相撞。志摩中将决定撤退,并命令曙号驱逐舰护航最上号。最上号的通讯设备损坏,通信由曙号处理。日出后,两艘船都遭到断断续续的。由于蒸气喷出,轮机人员撤离,到8时30分左右,最上号已失去航行能力,火势也无法扑灭。 9:00以后的空袭中,最上号两枚炸弹命中(美军报告两枚鱼雷击中),击毁了重油库且前方舰体也发生火灾。 10时30分,决定全体弃舰。曙号冒险靠近最上号左舷后方转移船员,后于中午 12 点 30 分向最上号发射了一枚鱼雷。下午 1 点 07 分,最上号左舷倾覆沉没。[9][8][10][11]
至此,最上号战死人数达190人,另有125人受伤[12]。 10月26日,“曙号”抵达马尼拉,最上号的幸存者登陆。随后,595名最上号的船员投入了菲律宾的地面战斗(马尼拉战役)。[13][14]
太平洋战争期间,最上号发生了两次碰撞事故。第一次是在中途岛海战中编于第七战队时,领先的旗舰熊野号在右前方 45 度处发现了美国潜艇“坦博尔号”,下令各舰向左齐转 45 度。转弯后再次发现了潜水艇,再一次命令向左急转45度。然而舰队中跟随的其他各舰搞不清楚第二次转向信号到底是新命令,还是对第一次命令的确认。结果跟随的舰只中,铃谷号转向45度,三隈号则转向90度。队形被打乱,最上号的船首撞进了三隈号左舷中部。[17][18]
第二次碰撞发生在莱特湾海战。志摩舰队于凌晨4时15分抵达苏里高海峡,发现了燃烧著大火的最上号。志摩舰队的那智号误以为最上号静止不动,取右舷方向试图从最上号前方驶过,但最上号当时实际是以 8 节的速度前进,于是那智号的左舷与最上号的船首碰撞。但也有说法指出是因为那智号误射造成,据称当时,那智舰上广播“疑似敌方战舰舰影,左前方有大火,击退它”。那智号转向右舷时发射了八枚鱼雷,最上号取左舵避开鱼雷而与那智号相撞。[19][20][21]。在修复罗盘时,最上号与志摩舰队分开了。发令所长说:“我们不能当陆战队。海军军人要在船上才能发挥功能,所以想换乘别舰继续任务。”荒井炮术长同意,最上号继续南下。[22]
海燕号调查船(RV Petrel)在菲律宾苏里高海峡大约1450米的海底,探测到了在二战莱特湾海战中被击沉的日本海军“最上”号重型巡洋舰的残骸。[2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