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教是指佛教里区别于“密教”的一个称谓。可理解为显明的教法。多指《成实论》,《俱舍论》等小乘教义。显教者,计众生之机,为报身化身之说法,显了断惑证理修因证果之法门者。是为随他意之教法,其理由显然可知,故称显教。将汉地佛法统称为显教是一个谬误。如华严宗,法华宗等,则无显密之分,也可说既显又密。
词语释义
显教一词来源与密教之对应。密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支派,为印度后期佛教的主流(五世纪)。这一系的佛教,有不许公开的秘密传授,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为密教;而相对于密教之外的佛教流派,通常指小乘佛教,统称为显教。
源流发展
大乘佛教大约是公元1世纪左右从部派佛教中的大众部发展出来的,其教理有较大的发展。大乘佛教认为自己的教法是广度众生的大舟,而以往的其他所有佛教宗派只能满足于自我解脱,因此称自己这一派为“大乘”,而所有上座部与大众部教派都被他们称为“小乘”。大乘佛教向中亚传播的一支渐渐被称为北传佛教,而同为部派佛教的上座部在后世发展为上座部佛教,即南传佛教,并与大乘佛教并列为最基本的两大派别。
大乘佛教发展到后期,吸收了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发展出密乘,也称金刚乘。这一派通常认为《成实论》,《俱舍论》等小乘教法是佛陀的“方便”说法,而本派的教法是如来所宣的“真实密意”,因其高深难测而称之为“密教”,区别于其他宗派之“显教”。或称为“密宗”与“显宗”。在印度金刚乘出现的同时,藏传佛教出现,“密教”随即在藏传佛教中得到长足发展。藏传佛教尽管显密双修,但密教才是今时的主流,并将之教判为“显三乘”,与外密三乘、内密三乘相对。
显教并不能成为一佛教派别。显教一词的存在是应对“密教”之存在。这种划分方式是基于修行和传授方式上的,并没有根本教理上的区别。另外,广义上显教包括了教理上有区别的上座部佛教和汉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相比汉传佛教则更多地使用显教一词。
相关内容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