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美國新聞類期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闻周刊》(英语:Newsweek)是一份于纽约出版,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发行的新闻类周刊。在美国,它是仅次于《时代》的周刊,当然有时它的广告收入超过了后者。在发行量上,它超过了《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在这三份期刊中,《新闻周刊》通常被视作观点比《时代》和《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更自由派,《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立场则最为保守。
1933年2月17日,杂志创刊。最初《新闻周刊》的英语名字是“News-Week”,由托马斯·J·C·马丁于1933年2月17日创立。在这份创刊号的封面上印有有关那周的新闻的七张照片。
1937年,马尔柯姆·米尔成为该刊主编及总裁,他将刊物的英语名字改成了现在的样子,并加强了该刊文章的可读性,以及引入了新的署名专栏和国际版面。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闻周刊》已经发展为一个内容广泛的全方位新闻类杂志,其涵盖范围包括了从突发新闻到深度分析的各种内容。
1961年,华盛顿邮报公司将其收归旗下。
根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新闻周刊》在全球有超过400万的发行量,其中在全美为310万。同时,它还出版日、韩、波兰、俄、西、阿拉伯等多种语言版本,以及一份英语的国际刊物。
《新闻周刊》总部设在纽约,2003年在全球有22个分支机构。其中在美国国内9个,其余分布在北京、开普敦、法兰克福、香港、耶路撒冷、伦敦、墨西哥城、莫斯科、墨尔本、巴黎、东京和华沙等地。
2000年张惠妹是第一位登上《新闻周刊》亚洲版封面的台湾歌手。[2]
2010年8月3日美国加州亿万富豪西德尼·哈曼以一美元买下《新闻周刊》以及其4,700万美元的债务。这个音频设备大亨随后将这个杂志和IAC旗下的每日野兽合并,并以Tina Brown为主编。[3]
2012年6月,哈曼家族在哈曼去世之后不再愿意投资,将之留给了IAC。IAC的董事会主席巴里·迪勒在一次电话会议上说将终结印刷版本。
2012年10月18日,《新闻周刊》宣布将于2012年12月31日发行最后一期。在2013年初正式转为全面数位化,并将会改名为《全球新闻周刊》(Newsweek Global)[4]。
2013年8月,IBT传媒宣布收购《新闻周刊》。同年12月,IBT传媒宣布将于2014年1月恢复出版《新闻周刊》的纸质版本,但直到2014年5月才正式恢复[5][6]。
2005年5月9日一期的《新闻周刊》披露了美军在关塔那摩湾基地中为了迫使嫌疑犯招供,将《古兰经》冲入马桶的事件。由于曾有嫌疑犯提出类似指控,此文一经刊发便在广大穆斯林中引发了强大的反美情绪,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接连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美军亵渎《古兰经》,活动中已有多人死亡。事后杂志迫于各界强大压力,做出了“此文可能不属实”的声明并收回原文。5月17日,白宫更公开批评这一报道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7]。
2017年,《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波兰第一夫人拒绝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握手;事实核查网站Snopes称该说法是“虚假的”。[8]随后,《新闻周刊》更正了其报道。
2018年1月18日,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突击搜查了《新闻周刊》位于曼哈顿下城的总部,并查封了18台计算机服务器,这是对公司财务状况调查的一部分。[9]当时拥有《新闻周刊》的 IBT 因与韩国牧师张大卫[10]的关系而受到审查,张大卫是一个名为“社区”的基督教派别的领袖。[11] 2018年2月,在IBT拥有期间,几名《新闻周刊》员工被解雇,一些人辞职,称管理层试图干涉有关调查的文章。[12][13][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