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虎鼬(学名:Dasyurus maculatus),又称带斑袋鼬、斑尾袋鼬、斑点袋鼬或虎猫,是澳大利亚本土一种隶属袋鼬属的肉食性有袋类动物。雄性和雌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3.5公斤和1.8公斤。斑尾袋鼬是澳大利亚大陆上现存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动物,也是世界现存体型最长的肉食性有袋动物(塔斯马尼亚袋獾是全世界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动物)。
分类
斑尾袋鼬是袋鼬科家族的成员。袋鼬科包括绝大多数的肉食性有袋类哺乳动物。这种袋鼬于1792年经苏格兰作家、自然学家罗伯特·科尔发现。当时他将斑尾袋鼬归入于负鼠目。其物种学名 maculatus 意思即为“有斑点”[3]。
目前已知斑尾袋鼬有两个亚种[3],分别为:
- 发现于昆士兰州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的塔斯马尼亚斑尾袋鼬。
- 发现于昆士兰州北部的濒危亚种,即北昆士兰斑尾袋鼬。
描述
斑尾袋鼬是袋鼬中体型最大的一类。雄性塔斯马尼亚斑尾袋鼬的平均体重为3.5公斤,雌性为1.8公斤。雄性北昆士兰斑尾袋鼬的平均体重为1.6公斤,雌性为1.15公斤[4]。作为比较,体型仅次于斑尾袋鼬的西部袋鼬,其雄性平均体重为1.31公斤,雌性为0.89公斤[5]。
斑尾袋鼬四肢较短,尾巴与头身等长。其头部及颈部宽厚,口鼻细长及偏圆形[4]。斑尾袋鼬前后四肢各有五只脚趾,其后脚大拇指极为发达。为适应爬树习性,斑尾袋鼬的足底肉垫呈脊状隆起[6],以弥补其尾部不适于抓握的构造。
斑尾袋鼬是袋鼬类动物中,唯一一种尾部也与躯干一样带有斑点的物种。斑尾袋鼬通常拥有红褐色的毛皮和白色的斑点,而且颜色不会随季节变更而改变。斑尾袋鼬的毛皮上附有黄褐色的油。其腹部呈浅灰色或奶白色。雄性塔斯马尼亚斑尾袋鼬的平均身长为930毫米,雌性则为811毫米。而北昆士兰斑尾袋鼬的雄性和雌性的平均身长则分别为801毫米和742毫米[4]。
分布及生态区域
斑尾袋鼬多被发现于年降雨量超过600毫米的澳大利亚东部地区[3][7]。在历史上,斑尾袋鼬曾活动于整个昆士兰州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维多利亚州、南澳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8]。欧洲人开始在澳大利亚定居和殖民后,袋鼬在澳大利亚大陆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摧毁。如今,斑尾袋鼬在昆士兰州东南部,除国家公园以外的其他地区极为罕见;而在维多利亚州,斑尾袋鼬的数量亦减少了将近50%[7]。虽然斑尾袋鼬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分布数量下降并不严重,但仍属稀少[7]。斑尾袋鼬现时主要在有季节性降雨的塔斯马尼亚州北部和西部活动[9]。另外,斑尾袋鼬曾一度在弗林德斯岛和国王岛上出没,但自20世纪以来,斑尾袋鼬已不在塔斯马尼亚的近海岛屿上出现[10]。
斑尾袋鼬的栖息地虽多样化,但它们似乎更倾向于生活在雨林或桉树林附近的湿润森林[6][9]。它们有11%的时间在树上行动。斑尾袋鼬会捕食昆虫、小龙虾、蜥蜴、蛇、鸟类、家养家禽和小型哺乳类动物,例如:鸭嘴兽、兔子、树栖负鼠、小型沙袋鼠、小袋鼠和袋熊。它们也会捕食体型较大的动物,例如:袋鼠、野猪、牛和澳大利亚土狗[4][11]。但与袋獾相比,斑尾袋鼬的捕食量较少[6]。
斑尾袋鼬大多会捕食栖息在树上的生物[11]。因为其捕食的生物种类繁多[12],所以较不受森林大火的影响。斑尾袋鼬会在夜间爬到树的高处,捕食负鼠和鸟类[6]。斑尾袋鼬捕猎时会跟踪猎物,在恰当的时候停下,并咬向猎物的头盖骨底部或颈部最上端。斑尾袋鼬会根据猎物的体积大小决定撕咬位置。如遇到小型猎物,斑尾袋鼬会先用前爪将猎物按住,随后再咬向猎物。如遇到大型猎物,斑尾袋鼬会先跳起,抓住猎物的后背,然后咬向猎物颈部。
在塔斯马尼亚地区,斑尾袋鼬是袋獾和面具猫头鹰的猎物。而在澳大利亚大陆地区,斑尾袋鼬则是澳洲土狗和犬类,又或是楔尾雕和巨蟒的猎食对象。与此同时,斑尾袋鼬也会与包括狐狸、猫和野狗在内的外来物种相对抗。斑尾袋鼬也是许多体内寄生虫的携带体[4]。
生命周期
斑尾虎鼬是夜行动物,日间则在巢中休息。然而,幼兽或带着幼兽的雌兽也可能在日间出现,并在无光的环境下离巢[3][11][13]。与其他袋鼬一样,斑尾虎鼬行走时遵从一定的步法。它们不十分着重留下或追踪痕迹,不过它们也懂得沿道路搜集和用鼻嗅出记号[4]。
斑尾虎鼬会以多种不同的地方为巢,包括地穴、山洞、石隙、树洞、横在地上的空心木,以及人类建筑物(如居所或棚)之下[3][6][13]。雄性斑尾虎鼬的栖息范围在580−875公顷之间,而雌性斑尾虎鼬的栖息范围则介乎90−188公顷[4]。绝大部份定居的斑尾虎鼬均为雌性,但根据一项族群研究,不论是雄性还是雌性的斑尾虎鼬都有游猎者和定居者[11]。雄性斑尾虎鼬的栖息范围会互相交集,但它们各自有一个至少 128 公顷大的核心活动范围[13],至于雌性斑尾虎鼬的栖息范围则较少交集[11]。在繁殖季节时,有些斑尾虎鼬会共用一巢[13]。交配过后,雌性会对雄性较具攻击性,尤以分娩前后为甚。
与其他袋鼬相比,斑尾虎鼬较常以气味或声音通讯,而较少使用视觉。它们打招呼时,以鼻子相触;雄性会嗅雌性的尾部以探知雌性是否发情[4]。斑尾虎鼬口部及耳内的分泌也有助同类分辨其身分[14]。有些斑尾虎鼬群体会有公共厕所,其他则没有。这些厕所的位置通常在岩石较多的小河床、悬崖底部、道路旁边等等[11]。
斑尾虎鼬之间交流通讯时会有叫声,但一般不发出过多音量[15]。当它们受骚扰或准备打斗时,会发出呼气、咳嗽、嘶叫或尖叫[4]。雌性发情时会发出“嗫嗫”的声音[15],而母兽与幼兽对话时会分别发出“呿呿”(母兽)或“嘎嘎”(幼兽)的声音。根据研究,幼兽多于打斗时发出声晌,而母兽则会于幼兽爬上她的身上时发出“嘶嘶”声[4]。当遇到敌对者时,斑尾虎鼬会以咧咀互相威胁,并会把耳朵移后和眯起眼睛。雄性打斗时会互相抓、咬[6]。
斑尾虎鼬的繁殖季节在每年冬季(六、七月),但雌性最早可于四月作好繁殖的准备[16]。相比其他袋鼬,斑尾虎鼬的繁殖习性别具一格,因为其雌性会在发情时发出声晌,而且它们也较容易接受雄性对它们的行动[4]。此外,雌性的颈部也会在发情时膨胀。雄性在交配时会以前肢抓住雌性的身旁,并用口颔住雌性的颈[15]。斑尾虎鼬的交配过程可长达24小时。雌性分娩的时候,会翘起臀部并卷起尾巴[4]。幼兽最初会在母亲的育幼袋中,而母兽在这段时期会侧睡。而在幼兽离开后,母兽会留在自己建造的巢里[4]。幼兽在生命最初的 50 至 60 天不能视物,故须依靠听觉和触觉去寻找其母亲及兄弟姊妹。这种依赖在它们出生 70 天后因为可以视物而停止。母兽不会背着幼兽活动,但幼兽会靠着母亲休息[15]或在受惊时依附它。到了幼兽出生 100 天后,母兽会对幼兽呈现攻击性,而幼兽也开始较独立地生活[17]。
保育状况
斑尾虎鼬被收录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之中,状态为“近危”[2]。澳大利亚的环境与能源部则把斑尾虎鼬列为濒危物种[18]。由于斑尾虎鼬在特定的气候和栖境才能存活,加上它们的生存所需空间大、分布密度低、容易与入侵物种构成竞争和寿命较短,人们认为它们的存续容易受威胁[4]。其中,对其栖境的破坏是现时斑尾虎鼬面对的最大威胁[4]。另外,人类捕猎、交通意外、以及在田野中施放1080号杀虫剂也可能直接导致斑尾虎鼬的死亡率上升[8]。保育者正透过族群监测、公众教育等手段,协助保存斑尾虎鼬。他们亦有意保护栖境及减少1080号杀虫剂对环境的影响。位于塔斯马尼亚岛西北部的狂河国家公园是其中的一个例子[19]。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