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赎罪是一个人采取行动纠正先前的错误行为的概念,除可以透过直接行动来消除该行为的后果,也可以透过同等的行动为他人做善事,又或者透过其他一些情感去表达悔恨。[1]赎罪与“宽恕”、“和解”、“悲伤”、“悔恨”、“悔改”、“赔偿”和“罪恶感”等概念关系密切。[2]在宗教上,赎罪也被视为救赎之路上的必经阶段。[3]例如,佛教和印度教则认为要藉著自己才能得到救赎,而犹太教和基督教当中的救赎来自他们的神,即上帝,这也是他们特有的解决之道。犹太教是寄望弥赛亚降临,以给他们带来救赎;而基督宗教则认为耶稣基督就是弥赛亚,救赎已经降临了。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犹太教徒会透过对上帝作各种各样的献祭来为自己及家人赎罪。
基督宗教认为救赎就是从罪的束缚中解脱,从而与上帝一起获得永生。基督徒宣称,他们信仰的核心,即是救恩,即由上帝赐予的救赎。
基督徒认为,人类由于身心软弱而经不起恶者的试探引诱,终有犯罪堕落的一天;所以,上帝为人类安排了救赎的计画。上帝赐予的救赎,即救恩,在消极的方面是要救人脱离死亡、罪、律法和魔鬼的权势,而在积极方面则要救人上天国,赐给人永生和永远的荣耀,并使人能够活在丰盛的生命之中。由此基督徒认为上帝的救赎包括亦即今生与来生的救赎,也就是在现实当中拯救信徒,以及将来把信徒带入永生。
基督徒认为信仰耶稣才能得到救赎,因为人靠自己不能解救自己,却只要回到上帝的面前,靠著耶稣的受难来赎罪。
东正教与其他基督信仰一样,相信透过基督,人们的罪已被赦免,死亡已被践踏,神圣的生命已赐给我们,使教徒们成为神的儿子,与基督同为后嗣。不过,与一些基督宗教分支不同,东正教相信这赎罪只是整个救赎过程的其中一环,要完成救赎,还须人的“完全圣化”(Theosis)和宇宙秩序的变化。[4]
天主在做人的过程中引入良心。良心能分辨善恶。但良心并不准确,可以因人的经历又或者人的背景而有所不同。于是天主引入十诫教导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耶稣的来临及教导加强了十诫的深度。但单是知道什么是对和什么是错是没用的。因为单依靠人的力量是无法战胜魔鬼的,也是说很多时的知错而行。所以必须要有耶稣在你的心灵,伴你一起走才能战胜魔鬼。所以天主教的救恩有两点:(1)明白真理。(2)天主与你同在。
基督新教 [注 1] 强调耶稣基督的“代赎”─上帝代替人类受罚,牺牲自己来换取人类的罪行被赦免。[11]
新教徒普遍认为,上帝创世之先,世界是完美和圣洁的。然而,当亚当及夏娃不服从上帝的命令,屈服于撒旦引诱之后,他们便失去了原有圣洁的形象。新教徒认为上帝的审判临到他们:“你们必定死”[12]。由于亚当及夏娃的原罪,从由那时起,所有的人都在罪孽受孕、出生[13] ,心里只有恶念[14] ,“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15] 。由于所有人均死在罪中与上帝隔绝[16] ,他们不能藉自己的努力及行为与上帝和好[17]。信徒相信耶稣基督是父上帝差来,为要把人类从罪恶与惩罚中买赎回来。新教根据圣经认为上帝的儿子耶稣承担“我们众人的罪孽”[18] ,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献上作赎罪的祭,成为众人的赎价[19] ,因人类的罪的缘故而死,替代罪人死亡 [20] 。新教徒坚信耶稣复活,完全肯定了上帝已接纳基督为代罪羔羊的确据[21][11]。其中,路德宗信徒相信上帝已把所有罪人称为义(即“普世称义”),宣告所有罪人因着基督的缘故称义,“因(耶稣)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22] 。信徒认同这是圣经的核心信息,也正是教会存在的意义。新教强调“因信称义”─人类藉着上帝所赐的“信心”领受这份礼物,而非藉“好行为”[23] 。信仰中所指称义的“信”就是信赖基督及祂救赎的伟大工作,这“信心”紧守上帝在基督里预备的救赎[24][25] 。新教各宗派普遍认为,虽然基督为所有人死,拒绝以信心接受上帝赦罪的人将失去基督为他们赢取的赎罪[26] ,“不信的,必被定罪”[27][28]。
宗教改革时期教义文献《施马加登信条》清楚指出“代赎”与“因信称义”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这是第一条,亦是最重要的条款:耶稣基督是我们的上帝和主,他受死,是为我们的过犯;他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马书4:25)。唯独祂是上帝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约翰福音1:29),上帝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以赛亚书53:6)。世人都犯了罪,却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的买赎,凭著耶稣的血,就白白地称义(罗马书5:23-25)。由于人必须相信这事,而不能以任何行为、律法或功劳获得它,所以唯独此信称人为义,这是明确的真理……即使天、地及今世的事物都要毁灭,在此条款上都不会有甚么退让、妥协,更不会认同任何与此相违背的教导[29]
伊斯兰教亦有“救赎”。但不通过这个词来体现。穆斯林的基本信仰即包括:信真主与信末日。至高主通过古兰经告诉并许诺信士坚守主道,在末日可以获得拯救,亦即有权享受“下临诸河的乐园”
在小乘佛教观念中,苦难对于陷入轮回的众生来说是永无止境的。只有跳出轮回才能够获得解脱,称为偏空涅槃。小乘佛教徒认为,偏空涅槃使生命达到“不生不死”的状态,不再进入生死轮回,从而不再受苦,获得心灵的永远安宁。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炼过程,完成个体生命意志与整体生命意志的自然整合与回归。 因小乘只断我执证人空,未断法执未证法空,还没有实证二空真如,所以未得真空涅槃。唯有进入大乘菩萨的层次,我执断则不恋生死,法执断便不厌生死;既不贪恋生死也不厌离生死,这才叫做真空涅槃。
日本的神道教中的救赎观念类似于佛教,同时更强调现实生活中寻找幸福和快乐的重要性。
印度教的救赎观念是指生命从轮回解放出来,与终极实相(梵)合一,并达到精神上的圆满。在印度教的观念中,这种解脱超越了现实世界,也使得不再受任何约束。和这种解脱相比,人的现实生活,甚至天堂和地狱,都不过是人暂时的居所。
同时,印度教认为,不同信仰的人可以获得不同的解脱和救赎,即他们肯定的是精神的解放,而不是某种特定形式的救赎。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