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达多五法,又称为天授五法调达五事,是释迦牟尼佛的从兄弟提婆达多(又译天授、调达)提出的五项苦行规定,但这五项规定不被释迦牟尼佛所接受,造成僧团分裂。玄奘之世,印度仍有提婆达多派沙门遵守这五项规定。

内容

关于这五项规定的内容,各经典的说法有些不同。

  1. 尽寿不食盐,若食善法不生
  2. 尽寿不食酥、乳,若食善法不生
  3. 尽寿不食鱼、肉,若食善法不生
  4. 尽寿乞食,若受他请善法不生
  5. 尽寿春夏八月日(旱、雨季之日)露坐、冬四月日(凉季之日)住于草菴,若受人屋舍善法不生
  1. 尽形寿住兰若,至聚落边(gāmanta)者罪。
  2. 尽形寿乞食,受请食者罪。
  3. 尽形寿著粪扫衣,受居士衣者罪。
  4. 尽形寿树下住,住屋者罪。
  5. 尽形寿不食鱼、肉,食鱼、肉者罪。
  1. 尽形寿乞食
  2. 尽形寿著粪扫衣
  3. 尽形寿露坐(露天禅坐
  4. 尽形寿不食酥、盐
  5. 尽形寿不食鱼、肉。
  • 《毘尼母》:
  1. 尽形寿乞食
  2. 尽形寿粪扫衣
  3. 尽形寿不食酥、盐
  4. 尽形寿不食肉、鱼
  5. 尽形寿露坐
  1. 尽形寿受著衲衣(衲衣即粪扫衣)
  2. 尽形寿受乞食法
  3. 尽形寿受一食法(每日唯作一食,一坐而进食,起后不再食)
  4. 尽形寿受露地坐法
  5. 尽形寿受断肉法
  1. 尽寿著粪扫衣
  2. 尽寿常乞食
  3. 尽寿唯一坐食
  4. 尽寿常居回露
  5. 尽寿不食一切鱼、肉、血、味、盐、酥、乳等
  1. 从今更不应食乳、酪,令彼犊儿镇婴饥苦故(让小牛和城镇幼婴挨饿)
  2. 从今更不应食鱼、肉,于诸众生为断命事故(在诸众生中作杀生之事)
  3. 从今更不应食于盐,于其盐内多尘土故
  4. 从今受用衣时留长缕𦆠(指不截衣𦆠。𦆠,布帛头尾的剩馀部分),坏彼织师作功劳故
  5. 从今住村舍内(指终身不住兰若,住于城镇或聚落近郊),弃捐施主所施物故(受用施主布施的房舍,令施主生福)
  1. 不应受用乳等
  2. 断肉
  3. 断盐
  4. 应被(披戴)不截衣服
  5. 应居聚落边寺(聚落近郊的寺院)

共通点

  1. 不食用世人认为的“美食”[4],都有提到肉、鱼,有些还提到乳、酪、盐等
  2. 遵守头陀苦行,乞食(化缘),穿破旧的衣服(唯一不同的是根有律,说受用衣时留长布)。
  3. 露天禅坐修行,不住在有盖的房屋下(唯一不同的是根有律,说居于聚落处的屋舍)。

提婆达多以头陀苦行为依归,要求尽形寿奉行,认为“瞿昙沙门亦有此五法,但不尽形寿,我今尽形寿受持此法”[5],其特点为著重在事相物欲的压制,严格实践头陀苦行为解脱之道[6]

根据佛教《律藏》的注释,佛陀自己就常常赞叹提婆达多五法所提到的那些行为、那些行为不违佛说。之所以称作非法,是由于:佛陀是赞叹四圣种(粪扫衣,常乞食,树下坐,腐烂药)能得八圣道,趣向涅槃,提婆达多却说八圣道比提婆达多五法更慢通向涅槃,因为将法倒说,所以提婆达多五法是非法。[7]印顺法师认为提婆达多的五法是“绝对的苦行主义,尽形寿奉行而毫无通变”,“重在外在物欲的克制,而不修内心智证的净化”,偏离了佛陀中道的教导[6]

大众部律典

提婆达多五法只出现在上座部系的律典,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虽然有提婆达多破僧事,《大事英语Mahāvastu》也将提婆达多描绘为反派人物,但这两本仅存的大众部律典都没有提婆达多用苦行五法破僧的内容[8][9]

相关条目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