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是指将地雷移除的行为,依目的又分为战场排雷及人道排雷。战场排雷的目标是快速地为军队清出可通行的道路,会使用除雷犁和导爆索等设备进行大面积除雷;而人道排雷的目的则是避免地雷在战后伤及无辜,因此需要确保区域内地雷的完全清除。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常会需要漫长且危险的人工排雷过程,同时会利用经过训练的扫雷犬帮忙缩小搜索范围及确认区域安全,有时甚至动用链槌以及挖土机来实行排雷。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2年6月15日) |
目前研究出了许多种的地雷探测方式,例如电磁式(利用透地雷达和金属探测器侦测地雷)、声学式(感测地雷外壳所产生的共振腔)等。还开发出了能侦测地雷所泄漏气体的感测器,另有利用老鼠和獴等体型较轻的动物协助找寻地雷的方法,而某些动物、蜜蜂、植物、细菌也能用来观察大气成分的变化以识别出潜在的雷场。此外若应用了核四极矩共振技术或中子探测仪则能直接探测到地雷内所含有的爆裂物。
地雷的探测和排除是很危险的工作,有些地雷一旦爆炸,就算有扫雷用的个人防护装备也无法提供保护。当发现地雷时,通常会以拆除或诱爆的方法排除,但透过某些化学物质或者极高温加热,则可以在不引发爆炸的情况下破坏地雷。
地雷
地雷除了指反步兵地雷和反坦克地雷以外,它的定义和未爆炸弹药、诡雷以及简易爆炸装置也有所重叠。[1]联合国地雷行动处的任务除了减轻地雷的威胁外,也包含了处理战时遗留的未爆炸弹药以及简易爆炸装置。[2]简易爆炸装置对人的伤害比地雷更大,[3]但工厂出产的地雷较为常见且能够存留在土地上很久。[4]过去在1999年到2016年间,每年因地雷引起的伤亡落在9,228到3,450件之间。在2016年的伤亡案件中,受害者有78%是平民(其中儿童占了42%),20%是军方和保全人员,另外2%则是负责排雷的人员。[5]
地雷分为反步兵地雷和反坦克地雷两种。其中反坦克地雷的用途是破坏敌方的装甲战斗车辆,通常比反步兵地雷更大,且需要以更大的压力触发(至少100公斤),因此敌方步兵不会触发到反坦克地雷。[6]
反步兵地雷的设计能造成敌方人员伤残或杀死敌军。其可细分成超过350个种类,但大致上分为爆炸地雷和破片地雷两种。爆炸地雷常埋于靠近地表的地方,且会受到压力触发。它们通常呈直径2至4英吋,高1.3至3英吋的圆柱体。而1.8到10.9公斤的重量就足以使其触发,因此也可能伤害到儿童。破片地雷则会设计成能使爆炸往四周扩散,并飞散出大范围的破片。有些破片地雷在触发后会向上跳起并于空中爆炸,杀伤范围可达到一百公尺。破片地雷的尺寸有大有小,且通常由金属制成,因此金属探测器可以轻易侦测到。然而破片地雷极有可能与绊线相连接,距离地雷20公尺的范围以内都有可能设置绊线,因此需事先留意绊线的位置以免触发。[7]
地雷的壳可能由金属、木头或塑胶制成。[8]一些地雷在设计上追求最少的金属用量(有些可缩减到仅1公克),以至于难以被金属探测器发现,称为非金属地雷。[9] 地雷中常填充的爆炸物有TNT(C
7H
5N
3O
6)、RDX(C
3H
6N
6O
6)、PETN(O
12N
8C
4H
8)、HMX(O
8N
8C
4H
8)以及硝酸铵(O
3N
2H
4)。[10]
目前约有六十个国家境内还埋有地雷,排雷工作需适应如沙漠、丛林以及都市等环境。反坦克地雷深埋于地表之下,而反步兵地雷与地面的距离通常在六英吋内。地雷可人工布置或以飞机空投,地雷阵可能是整齐的也可能杂乱无章。在都市的断垣残壁中可能藏有地雷。在乡下,土壤的侵蚀可能会造成地雷移位或受到掩埋。金属探测器在富含铁质或金属垃圾的土地上可能会失去作用。因此,排雷工作是个巨大的技术考验。[11]
目标
在战场上,排雷行动的首要目标是清出道路让部队和补给安全通过,这通常由战斗工兵或工兵执行。[12]有时候士兵会选择绕过雷区前进,但是一片刻意不埋地雷的土地可能是敌方诱敌深入的陷阱。[13]当工兵试图开辟道路时,常会遭到敌方集火攻击,因此友方需提供火力掩护并以烟雾覆盖战场,[14]此时出现的伤亡是在所难免,但是工兵需确保能在遭受集火时,仍能在7至10分钟内就清除一个敌方设置的障碍,否则友方的军力损失可能会很惨重,但大多数情况下仅靠人力难以达到这种效率。[15]有时候工兵可能要在夜晚或恶劣的天气下排雷。[16]在地雷战中情报十分重要,需事先掌握布雷的地点、地雷的种类、埋雷的方法、地雷分布的密度和规律、地形状况以及敌方的防御工事位置。[13]
人道排雷是“地雷行动”中的一部分。地雷行动有五大“支柱”,其中一项是减轻地雷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影响,此外还有著地雷危害教育、受害者援助、销毁地雷军备、倡导各国停止使用反步兵地雷以及集束炸弹这四个支柱。[17]地雷行动的执行不是为了各国军方,而是为了增进大众的福祉,降低排雷人员及平民背负的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地雷行动也是在执行其他人道救援行动前要先做的必备工作。[18]各国通常会以“国家地雷行动权力机构”(英语:national mine action authority,NMAA)作为该国主掌地雷行动的机关名称,并以“地雷行动中心”(英语:mine action center,MAC)作为该机关办公地点的名称。[19]如此一来政府机构就可以会同非政府组织、私人企业以及军方协商地雷行动的执行方向。[20]
《国际地雷行动标准》(英语:International Mine Action Standards,IMAS)是一个各国在执行地雷行动时可参照的标准,其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各国可自行将其修改成较适合该国的方针再加以执行。[21]《国际地雷行动标准》在制定时以其他国际条约当作依据,包括渥太华条约。渥太华条约规定了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具对人员杀伤力的地雷,及销毁、完全禁止一切杀伤地雷。[22]
在《国际地雷行动标准》制定之前(1990年代时),联合国曾要求排雷人员必须做到清除99.6%以上的地雷和未爆炸弹药,但是以拆地雷为业的工人发现到这项规定十分不严谨且令人难以接受,因为若真有平民被地雷伤到的话他们肯定会被追究责任(因为排雷不完善)。而《国际地雷行动标准》中对于地雷和未爆炸弹药需清除程度的规范则较为具体。[23][24]
地雷污染和清除程度
截至2017年,有61个国家的土地上被发现有地雷污染,另外有10国则疑似受地雷污染。其中受地雷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境内有超过100平方公里雷区的国家)分别是阿富汗、安哥拉、阿塞拜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柬埔寨、乍得、伊拉克、泰国以及土耳其。渥太华条约要求它的参加国必须在加入条约后的十年内清除境内的所有地雷,截至2017年,有28个国家已成功达成要求。然而有些国家的进度仍然落后,其中一些还申请了延期。[25]
兰德公司于2003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预估全球还有4500到5000万个地雷需清理,且每年能清理的地雷数量为10万个,所以依据目前的速度要将地雷完全清除可能得花上500年。而该报告估计每年又会多出190万个地雷,也就是必须清理19年的量。[7]然而地雷的总数和分布位置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各地的武装力量在布雷时常没有确实地记录下布雷的资讯,且许多地雷采飞机空投,无从确认位置。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