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怀中是河北省邯郸县峰峰矿区山底村人。1941年,徐怀中考入太行联合中学学习。1945年2月,中学毕业后的徐怀中参加八路军前方总部前线剧团,从事美术宣传工作,开始了军人生涯[1]。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徐怀中先后担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团员、第二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美术组组长,全程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等第二野战军的重要战役[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他任西南军区文工团研究员,后调任云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干事、秘书。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58年,调解放军报社任编辑、记者,1963年任总政治部文化部文学创作员。1965年秋冬,他曾从柬埔寨边境秘密进入越南南方,作战地采访近五个月[3]。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徐怀中调任昆明军区,任军区政治部创作员、宣传部副部长。1973年任昆明军区文化部副部长。1978年,他回到北京,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1984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他在担任文学系主任期间,发现了莫言的文学天赋,帮助他在《中国作家》上发表了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推动莫言创作不断前进[4]。1985年,升任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1988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90年6月退役。1996年至2001年,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5]。
徐怀中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底色》《牵风记》,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电影文学剧本《无情的情人》,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翅膀的天使》等。此外,他还是《中国军旅文学经典大系》名誉主编[7]。
徐怀中的创作聚焦于战争和军旅生活。他认为,“战争文学应该是参加过战争的人写,因为有亲身的生命体验,但战争文学不可能仅仅靠参加过战争的人写,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也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我想战争文学和军事文学的希望,应该寄托于没有参加过战争的年轻一代。”[8]根据他在越南战地日记所撰写的小说《底色》,融小说、散文、通讯、政论于一体,同时又显示出作家长期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战争思考的底蕴[9]。在以挺进大别山作为背景的小说《牵风记》中,徐怀中关注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充满了青春的灵动的气息。作品涉及了很多场景,都是基于他的战争经验,从想象或虚构出发,服从艺术的真实。评论家朱向前说,“在战争文学中,能写出一个人物形象就是不小的贡献,徐怀中写了一组人物,这是他对战争文学的巨大贡献。”[10]
1980年短篇小说《西线轶事》以九万余读者直接票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被誉为“启蒙了整个军旅文学的春天”,无愧于“当代战争小说的换代之作”[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