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中国诗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谱名章垿,初字槱森,出国后改字志摩,小字又申,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的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贡献良多。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5月14日) |

生平
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海宁硖石镇,徐氏系出海盐县,明代正德年间迁居硖石。他的父亲徐申如,候选中书科中书,和张謇一同兴办实业,以营商为业。三岁入家塾读书。1907年,徐志摩入硖石开智学堂就读。1910年春,毕业后,入杭州府中学,与郁达夫、厉麟似同班。辛亥革命后,杭府中学停办。次年春,复校,后在校刊‘友声’两次发表文章。1915年夏,于杭州一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寓居北京蒋百里处[2]。10月,回乡与张幼仪结婚,由汤寿潜证婚。后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1916年春,肄业,秋,入天津国立北洋大学预科。1917年秋,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遂入北大就读。
1918年,长子出生。6月,拜梁启超为师。8月,赴美留学,于船结识汪精卫。至美,入位于麻省伍斯特的克拉克大学社会系,学习社会学与史学,与董任坚、张道宏、李济同居。应父亲的希望学习财政、银行学,希望可以成为中国的汉密尔顿。12月,和李济、周延鼎、向哲濬赴波士顿,又游哈佛,听王正廷演讲,结识吴宓、梅光迪、赵元任等人。1919年6月,毕业。9月,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与刘叔和同住。
1920年9月,毕业后放弃在哥大继续攻读博士,赴英国想要跟随罗素学习而未果,其间结识威尔斯,与之交往最密。秋,与陈西滢相识,冬,夫人张幼仪偕子抵伦敦。1921年,在剑桥大学附近的乡下居住,自此开始写诗。期间,结识狄更生,林长民。狄更生给了徐志摩一个特别生的资格,正式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同时遇到林徽因,并产生爱慕之情。秋,送张幼仪赴德求学。1922年2月,张幼仪在柏林产下次子徐德生。3月,由吴经熊、金岳霖作证,与张幼仪离婚。[3]7月,结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论及俄国文学。10月,返国,游普陀、南京。
1923年3月,参与发起新月社,相继发表新诗与译文。后四处游历,结识任鸿隽、陈衡哲、朱经农、瞿秋白、郭沫若等人。1924年,与陆小曼相识,此时徐志摩在松坡图书馆工作。4月至5月,泰戈尔访华,陪同在各地访问;5月至7月,陪同到日本、香港访问。8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出版。12月,《现代评论》周刊在北京创刊,为主要撰稿人。

1925年2月,与有夫之妇陆小曼恋爱,为了逃避,3月至7月前往苏联、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游历,写作《欧游漫录》,跟陆小曼仍然无法断绝联系,回国,写作《爱眉小札》,10月,陆小曼离婚。10月,徐志摩主编《晨报副镌》。1926年8月14日,他与陆小曼订婚,应徐父的要求,请梁启超证婚。10月3日,与陆小曼结婚。两人都热爱艺术文学,记载两人恋情的《爱眉小札》、《眉轩琐语》与《小曼日记》,内容十分动人。
1927年春,参与筹办新月书店,结识储安平。6月,光华大学草创,在光华任课,兼任东吴大学法学院英文教授。9月,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书店出版。1928年2月,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10日,与闻一多、饶孟侃、叶公超等创办《新月》月刊。5月,济南惨案发生,忧心国事。1928年秋,与王文伯赴美、欧、印等地旅游。11月,代表作《再别康桥》问世。
1929年,辞去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教职。9月,任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英语文学教授。同年,兼中华书局、大东书局编辑、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1930年秋后,辞中大课,应胡适邀请到北大帮助处理校务。1931年1月,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诗刊》季刊。2月,在北京大学英文系和北平女子大学任课。母丧,返乡。6月,正式辞去光华教职。8月,诗集《猛虎集》出版,闻一多为其做封面。
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因要在北平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场,于早上八时搭乘中国航空公司“邮政号”司汀逊式九缸七座飞机由南京北上,然而飞机在大雾中误触济南开山坠落,徐志摩罹难。
徐志摩殒后,《新月》月刊第四卷第一期定为志摩纪念号。
轶事
- 徐志摩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文坛富翁,他是大学教授中,唯一拥有私家汽车的人[4]。
- 1923年,梁启超写了长信很恳切地劝他:“万不可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始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任公又说:“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的妙味矣。……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气尽矣。郁邑佗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 志摩答复任公的信,不承认他是把他人的苦痛来换自己的快乐。他回信说:“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明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
- 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平,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陆小曼聪慧活泼,是独生女,父亲陆定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交际场相识相爱,并谈及婚嫁。徐父执意请梁启超证婚,徐志摩求助于胡适,胡适果然把梁任公请了出来,梁任公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徐志摩:“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并以“希望这是你们最后一次结婚”这惊世骇俗的语句作为对两人的期望。盛典举罢,徐志摩与陆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 由于徐志摩离弃原配和儿子、再娶友人之妻,触怒了父亲,中断了对他的经济援助,而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住的是3层楼的豪华住所,每月100银洋的租金,家里佣人众多,有司机、厨师、男仆,还有贴身丫鬟,这些巨额花费使徐志摩入不敷支。应胡适的邀请,徐志摩兼教于北京大学,为了贴补家用,常在上海、南京、北平间往返,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法学院、大夏大学三所大学讲课,课馀还得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沉溺于跳舞、打牌、票戏等夜生活的陆小曼每天天亮才上床,睡到下午两点才起身。
- 徐志摩早年日记中包含他曾极力追求林徽因之事宜,以及被拒绝的失恋心情。后来二人各自婚嫁,徐志摩曾承诺将这部分日记交给林徽因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风波。因徐志摩后妻陆小曼曾偷看并烧毁徐志摩的雪池日记,徐志摩此后不敢把日记放在家中,于是将装日记的八宝箱暂时寄存在陈西滢凌叔华处。在此期间徐志摩曾拿回日记但最终还是因为要去欧洲携带不便留在了凌叔华家。徐志摩生前透露过他发现八宝箱在凌叔华家有被人私开的痕迹,丢失了一些东西。1931年徐志摩意外去世后,林徽因希望履行徐志摩生前承诺拿回与自己相关的部分日记,陆小曼则以遗孀的身份要求取得徐志摩全部日记。凌叔华却扣住了徐志摩日记想要自己出版,经胡适几番交涉甚至斥责,凌叔华交出了部分徐志摩日记,但始终不全,其中部分日记更是被凌叔华私自截去,最终竟不了了之。此事成为文坛著名公案,多位文人卷入其中互相指责。多年过后凌叔华再次反口,称1928年6月徐志摩去欧洲,10月因自己搬家去武昌而将日记“交与之琳”还给了徐志摩,然而1928年10月卞之琳还在上海私立浦东中学念高中,直到1929年夏天,他才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31年年初徐志摩到北大教英诗及翻译课时二人才相识。徐志摩的学生赵家璧曾写信问过卞之琳,据卞之琳的回信说:“凌叔华致胡适信,说曾把徐‘文字因缘箱’交与我,是她记错了,我从未闻此事,不知她究竟交给了谁”。澄清了凌叔华的谎言。[来源请求]
- 网传徐志摩作品《阿诗玛》为“鱼的记忆只有7秒”的来源所在,但徐志摩的诗集和散文集中都没有关于“鱼的记忆只有7秒”的描述,且该诗与近代新月派风格迥异。
主要作品
文学风格
徐志摩新诗主要描写个人的感情,想象丰富,比喻生动,重视意境的创造,讲究语言的音乐美,浓艳华美而妩媚,具有一种温柔清新的风格。他受西方世纪末唯美主义、印象主义思潮较多浸染,因而有些诗写得晦涩、神秘,情绪感伤,语言过于雕琢,诗作呈现比较复杂的面貌。他的新诗受英美诗歌影响,著重格律的建设,西方诗人中,学习雪莱和哈代;出色作品有《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一首》等。[9]
徐志摩做的散文: 徐志摩散文想象灵奇,富有诗意,善于言情,坦率任真,词采绚烂,喜绘自然,多用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多受欧美文艺影响,有时则渲染太过,结尾往往较为平淡。
评价
胡适: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4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就是他的“单纯信仰”。他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徐志摩: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列宁忌日——谈革命》1926)我是个好动的人。……我处境是向来顺的,现在,如其有不同,只是更顺了的。…… 爱和平是我的生性。(《自剖)1928)
衍生作品
- 《偶然》在电影《秋霞》中被选为主题曲的歌词,由陈秋霞主唱。
- 《再别康桥》后来成为《金韵奖第一集》中收录改编的同名歌曲,由李达涛作曲、范广惠(本名范广慧)演唱。
- 1999年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描述徐志摩一生的爱情故事。
- 2001年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引用《偶然》的词,被重新谱曲后作为插曲,由赵薇演唱。
- 《再别康桥》也被改编成S.H.E的一首流行歌,作词文雅,作曲李泉,收录于2007年的《Play》专辑。
- 《再别康桥》由西楼作曲,林宥嘉翻唱为歌曲,于2008年收录于《神秘嘉宾》专辑。
- 《偶然》由中国乐团Dish主唱。
- 《偶然.徐志摩》舞台剧,马浚伟任编、导、监,并兼饰徐志摩,陆小曼由万绮雯(2016年[10])和胡定欣(2018年重演[11])饰演。
参考文献
参见
画像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