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历史
1927年3月,康有为逝世,后葬于李村东南侧的枣儿山,因康有为晚年信奉风水,其墓位置系提前于1924年特意选好,其墓碑碑文及墓志铭由吕振文题写,立于1929年[1]。
1966年8月,青岛五中(今青岛五十八中)的红卫兵试图拉倒李村仙姑塔未果,转而前去枣儿山将康有为墓掘开,焚烧其遗骸后将其头骨在李村游街示众[2]。青岛市博物馆研究员王集钦提议将头骨及遗物移至博物馆作为“造反有理”实物展览展品,展览后将其秘密保存[1]。
1984年5月20日,康有为遗骨及遗物经清点上缴青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经相关部门选址及康有为后人同意,康有为新墓地选址于浮山西南麓的茅岭(又称大麦岛北山,位于今宁德路青大一路路口西侧),墓园由王集钦设计。1985年10月27日,青岛市政府正式将康有为遗骨迁葬至此处,新墓碑碑文及墓志铭由刘海粟题写,同时题有《南海康师迁葬志感》刻于另外一座石碑上。原墓碑被置于其墓一旁[1]。
图集
相关条目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