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摩竹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帕摩竹巴,全称帕摩竹巴·多杰嘉波(1100年—1170年;藏语:ཕག་མོ་གྲུ་པ་རྡོ་རྗེ་རྒྱལ་པོ།,威利转写:phag mo gru pa rdo rje rgyal po,THL:Phagmo Drupa Dorje Gyalpo),为藏传佛教噶举派传承祖师,塔布噶举系帕竹噶举支系创始人。帕摩竹巴曾经遍学诸派教义,且依止萨迦派贡噶宁波为师。后又师承冈波巴,广传出噶举派“四大八小”的八小支派。
生于喀木(康区)南部金沙江止垅勒雪(又作止垅乃学、直隆子雪)的达峨芒康地方,属韦哇纳盘托家族人。父亲名叫韦哇阿达,母亲名叫若切萨准勒。他幼年父母双亡,由叔父收养。九岁在甲奇寺出家,取名多吉杰波。他才智过人,自学文字、画佛像。先后从师十六人学法,主学《入菩提行论》。十九岁时,赴前藏堆隆嘉玛尔寺学《中观》和《量释论》。跟随噶当派高僧杨冈巴、敦登巴等学习“发愿菩提心”法、《教法次第》。1134年,在苏浦寺由甲杜作亲教师为他授比丘戒,学《戒经》。学显教法时,坚持修四时禅定(晨、午、昏、夜),被人称为却擦哇。后跟随玛尔·却吉坚赞学习《胜乐密续》等密法,跟随瓜译师学各家真传的密教修法,跟随萨迦寺的萨钦学道果教授等。拜塔波拉杰为师,获得许多密法和大印法门真传,于是以塔波拉杰为根本上师。塔波拉杰死后返乡,在蔡岗收徒传法,声名远播。慕名来学法之人越来越多。他把所学及自身体验写成《噶吉酿格》一书,进行传授。1158年,于前藏的帕木竹(今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泽当街道雅鲁藏布江北岸)地方,创建丹萨替寺,于是被人称为帕木竹巴,他所建支派也被称为帕木竹巴派,门徒众多,达八百人,见于经传者有十余人。后来帕竹噶举支系又分出止贡、达垅、主巴、雅桑、绰浦、修赛、叶巴、玛仓等八小支系,其中止贡、达垅、主巴三小支系流传至今。达珑塘巴、止页巴等也归附其门下,接受特殊密法传授。1170年七月二十日圆寂[1]。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