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粟(学名:Setaria italica ;英语:foxtail millet),亦称稷、粱、粟米,北方又称谷子,俗称小米、黄小米、小黄米,属禾本科狗尾草属的一种农作物。也有将穗大毛长粒粗的称为粱,而穗小毛短粒细的称为粟;或是大粟为“粱”,小粟为“粟”。[1][2]是五谷中籽实最小的。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一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秆粗壮中空有节、分蘖少;叶互生,狭长披针形,有明显的中脉和小脉,具有细毛;穗状圆锥花序,着生于茎秆顶端,自花授粉为主;穗长20~30厘米,通常下垂;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级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颖果的稃壳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俗称“粟有五彩”,卵球状籽实粒小,未脱壳谷粒最常见者为黄色。
粟耐旱,即便缺乏灌溉亦能生长。
现代中国最高产的小米省份为河北、山西、内蒙,共占全国约64%。[3]在台湾的原生种小米,种于山区,为台湾原住民早期主食。
小米的野生祖先为狗尾草,两者可杂交。小米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无落粒性,即不会在成熟后自然分散种子。[4]
2009年分析中国河北省磁山新石器遗址里小米(粟)的植硅体,测得年代为公元前8700—7500年间,是世上最早的出土证据。[5][6][7]由此一般认为小米原产于中国黄河流域。
粟在中国北方俗称小米,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华夏远古时期夏和商代属于“粟文化”,小米作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一直耕种至宋朝,甚至辽金时期中原仍主要以小米为主食。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粟的茎、叶较坚硬,可用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茂林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了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的面条实物,长约50厘米,宽0.3厘米,由粟制成。[8][9]
元清时期蒙古和满族流入粟和黍后,蒙古族与满族会做成炒米或粘包食用,但当时是小麦在北方的大扩张时期,粟和黍的食用频率远远不及麦制品。如今蒙古与满族却皆自称小米是其民族传统食品,同样在韩国也有自称是其传统食品的说法。
经过多年人工除草,谷地的杂草非常像谷子,尤其幼苗时期,叫做“莠”,成语“良莠不齐”则是由此产生。
公元前2世纪,匈奴人曾在位于杭爱山的赵信城储存大量的粟粮,该城以汉将赵信命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