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福成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芝福成宫,又称小基隆福成宫,是位于台湾新北市三芝区埔头里的妈祖庙,乃台北大天后宫被拆除后以其官祀妈祖神像在三芝小基隆建立,其妈祖称为“埔头妈祖”、“金面妈祖”。
1910年代初,时任三芝庄庄长的曾石岳前往台北州厅舍(今监察院厅舍)开区长会议时,发现台北大天后宫一尊被称为“二妈”的妈祖神像被收置于厅舍的地下室库房[1]。该像为软身神像,高180公分,金色的面部雕工细腻[2]。至于台北大天后宫被称为“大妈”的妈祖神像,传说已被唐景崧母亲带去湖南省一带,后下落不明[1]。
1913年,曾石岳与秘书黄见龙等地方仕绅,向日本当局申请将台北大天后宫金面妈祖移祀三芝镇座,由庄民集资在1917年建庙[3]。庙宇于1919年落成[1][3][4],其妈祖称为“埔头妈祖”[5][6]。1936年,庙宇新建前殿、两厢护室,邀廖石成、黄龟理、梁瓦火等名师参与[7]。
战后时期的庙址为中山路一段38号,属于三芝的埔头里[8]。2001年因蚁害与漏水,拆除正殿[9]。苏贞昌担任台北县长时,特别拨了500万元协助整修庙宇整修[10]。2003年6月,庙宇重新翻修后,拆除四百多件门、匾、瓜筒、柱子等文物,并将这些古物送往林口的工厂进行后续处理,后由台北县文化局及王庆台与李干朗两位教授鉴定,证实其中数十件雕工精巧的狮座、托木、竖材、螭虎栱、花篮,出自黄龟理之手,而向县府申请15万元进行除虫与防腐处理[7]。
庙方主委叶藤吉表示,此庙为三芝民众的信仰中心,在农作秋收前民众都会请妈祖神尊出巡,演变成三芝当地传统活动[11]。每年农历五月初七为三芝地区寺庙统一祭典之日,往年涌进各地食客,盛况空前[12]。
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基隆蚵壳港流域瘟疫,地方仕绅遂请来关渡妈祖及埔头妈祖绕境镇煞,后瘟疫消除,从此地方每年择定农历四月二十,展开蚵壳港十四里妈祖绕境[5]。瑞芳的鼻头渔港,则也是战后开始迎妈祖,之后固定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当日会请关渡妈祖、埔头妈祖、北港妈祖、礁溪帝君、大里天公[6]。
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就在附近出生,儿时常在庙埕玩耍,在当总统后也常回来祭拜[9]。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他在源兴居祭祖之后,总会到此庙为乡亲祈福、叙旧,也曾赠匾额,上款写“小基隆福成宫”,题词则为“弘道济民”[12]。其妻子曾文惠的祖父曾石岳就是当初迎来妈祖神像的人[1]。
2004年,台北市政府为庆祝建城120周年时,经文史专家高贤治考证及文化、宗教界建议,市长马英九及地方士绅决定每年恭请当时台北大天后宫的金面妈祖神像回台北城[2]。后来2011年起采县市轮值主办,名为“北台湾妈祖文化节”[13]。其举办日子为非妈祖诞辰,乃由各庙共同约定时间,如2006年是9月24日[14]。
活动从迎驾三芝福成宫的金面妈祖开始,由其带头绕境以示尊崇[14]。金面妈祖神像从台北府城北门进城后,会于台湾省城隍庙停驻,这时北台湾各地妈祖庙也会同时将供奉的妈祖请至城隍庙,宛如小型的妈祖高峰会[15]。如2009年参加的妈祖庙除三芝福成宫外,还有台北天后宫、关渡宫、士林慈𫍯宫、三峡兴隆宫、北海圣云宫、竹北天后宫、十分寮成安宫、板桥慈惠宫、南方澳南天宫、南港富南宫、台北市南福宫、香山天后宫、后龙慈云宫、桃园慈护宫、基隆庆安宫、新庄慈祐宫、万里渔澳顺天宫、德心宫[16]。活动最后,三芝福成宫的金面妈会从二二八公园回銮起轿,重返三芝[17]。台北市文化局曾计画将台北宾馆、二二八公园的台北府城大天后宫遗构,就地设计建造成天后宫式样的地景艺术,作为回城时的行馆[18]。
2005年5月1日,宜兰二品副将衔游击陈辉煌[a]后人陈蕙娴,应文化局和台北二二八纪念馆邀请,前往二二八公园参加妈祖圣诞联合祭祀典礼[1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