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语言学中,对立漂移(transphonologization、rephonologization、cheshirization)是一种语音变化,其中作用于特定区别特征X的对立发生演变,使得对立保存,但变为作用于另一个特征Y。例如,某种语言中的两个词*/sat/ vs. */san/可能在演化中失去了韵尾,转以元音的性质保留了对立,例如可能演化为/sa/ vs. /sã/。
“对立漂移”一词由安德烈-乔治·奥德里古发明。[1]Hagège & 奥德里古[2]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和充分说明;泛历时音系学的一些追随者也提到过这一概念。[3][4]
对立漂移在元音上产生的新对立
对立漂移的典型例子是元音变音。
- 日耳曼语
在6、7世纪的许多日耳曼语族语言中,发生了这样一个音变:如果下一个音节含有/i/或/j/,则后元音前移。一般情况下/i/或/j/会随之消失,从而使得元音的前移蕴含了原始的/i/或/j/。换句话说,以前通过后一个音节/i/或/j/的有无来表现的对立,现在重新分析为元音前后的对立。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在史前古英语中,有一类名词的(主格)复数后缀是/i/,而单数则没有后缀。例如像/muːs/“鼠”的复数是/muːsi/。在元音变音之后,复数的读音变为[myːsi],长后元音/uː/的前移是复数的次要标志。之后后缀/i/失落,使得/yː/变为复数的主要特征,这时的对立形如/muːs/(单数)与/myːs/(复数)。已经消失的/i/由/yː/的存在留下了痕迹;或者说,以前通过后缀/i/表达的单复数之别,现在通过主元音的前后重新表达。这种区别保留为现代的“mouse”/maʊs/和“mice”/maɪs/,尽管具体细节已经被元音大推移改变。
- 日耳曼语之外
日耳曼语以外的语言也有类似现象。
- 在美国英语中,如rider和writer等词的t和d发生了闪音化,因而都读作[ɾ],而非[t]和[d]。不过这两个词之间的对立可以通过(双)元音的长度来保留:元音接浊音比接清音更长。
一个音在消失之前,可能会引发或阻止其附近的一些音变。例如:
对立漂移在辅音上产生的新对立
- 凯尔特语族的辅音变化(元音消失引发首辅音延长,鼻音消失引发鼻音化)。
- 梵语中,原始印度-伊朗语的浊咝音*z和*ž消失,使得前面的元音延长。此外, *ž的消失导致后面的浊齿音/d/变为卷舌音,例如原始印欧语*nizdós “巢”-->原始印度-伊朗语*niždás -->梵语nīḍáḥ。对于*z,前面的元音会延长,但后面的辅音不会卷舌,例如原始印欧语*sízdeti“坐下”--> 原始印度-伊朗语*sízdati --> 梵语 sī́dati。
- 望加锡语中,原始马拉约-波里尼西亚语的*ə使得后面的辅音延长,并变为a (例如*bəli → *bəlli → balli“买,价格”,比较印尼语beli)。
其他例子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