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南府城的大南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宁南门,又称台湾府城大南门,建于1725年,是清朝台湾府城的14座城门之一,位于今台湾台南市中西区,当前属为国定古迹。[1],同时也是台湾现存最具规模的城楼。
清雍正三年(1725年),台湾府建城并开始修筑木栅,筑城门七座,乾隆元年(1736年),大南门改木道门为砖石城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爆发林爽文事件,事平之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城桓改为三合土,大东门改建为两层的城楼,歇山重檐式屋顶,四周廊道,将台湾府城各门的城台加高,台上建造城楼,以加强府城的防御能力,作为台湾府城的大南门,宁南门位于孔庙正南方,城池南垣正中,出城向南行有五妃庙位于魁斗山。
光绪21年(1895年)因台湾民主国事件,日方由三面围攻台湾府城,至10月22日,日军由小南门入城,从此以后,台湾府城垣开始遭遇被拆除的命运,城门也因年久失修,逐渐倾朽,瓮城门洞也因而崩塌。明治34年(1901年),政府发布市区改正计画,大南门地区一带被划分至空地。
1927年7月启动修复工程,修缮材料部分来自于已经拆除的东郭门,因著眼于管理维护,两年后又辟建成南门公园,昭和10年(1935年),日本人为举办台湾博览会并收集45座古碑陈列展览于大南门,其中包含9碑原来自福康安生祠的赑[[清乾隆汉满文御碑[编辑]]],后则成为至今的南门公园碑林,并与原台南放送局成为南门公园的一部分。同年12月5日,台湾总督府将其以“台南城”的名义公告为台湾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史迹。[2]。
二次大战后,大南门城楼仍在,但城楼则年久失修,1960年,赑屃碑阴被台南市政府规划安放于赤崁楼内,故便将城拆出一缺口以将石碑运出[3],1963年7月18日范迪台风过境,大南门城楼中脊塌下[3],根据1967年调查纪录显示,“大南门”城楼已倒塌,仅剩门洞,1975年,台南市政府修建城楼,并在1977年,配合台南市观光年的“台南市整修名胜古迹三年计画”,乃于将大南门依原来的外貌形式重建,由于紧临建兴国中,因此校方每年皆让毕业生于毕业典礼结束后从城门走出,代表毕业生将迈向另一阶段。
2020年12月,大南门与兑悦门、大东门、小东门段城垣残迹、南门段城垣残迹、东门段城垣残迹与巽方炮台以“台湾府城城门及城垣残迹”通过文资审议升格为国定古迹,后续将办理公告。[4]
大南门在石砌城台上建有城楼,外有瓮城环绕,为台湾唯一一座仅存瓮城的城门,城楼高两层,二丈八尺,为重檐歇山式结构,覆有橘红色筒瓦。城楼四面壁身为白色,二楼开有方型窗,大南门的城台为长条型花岗岩堆砌而成,城基宏伟雄厚,门洞居中,前内门上上铭刻著“宁南门”,外门上横额一块题“大南门”。[5]此外在城门洞内嵌有道光二十八年(西元一八四八年)的守城兵役勒索示禁碑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