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周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宗周钟,又名“㝬钟”或“胡钟”,为西周晚期铜器,高65.6公分,重34.9公斤,计有铭文111字,记载厉王征服南方诸小国的故事,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器型
此钟属合瓦形扁圆体甬钟,弧形口。
- 尺寸:高65.6公分、舞脩23.1公分、广30.0公分,两于相距26.2公分、两铣相距35.2公分。
钲间、鼓部铭文连读计一百一十一字,内容记载厉王南征,二十六邦来朝臣服的显赫功业,铸之“宗周宝钟”,并以此祭祀先祖百神,祈求降福长寿,永保社稷。
历史
作器者“㝬”经考证为周厉王,因此又名“㝬钟”。
西周晚期政治形势严峻,西北有𤞤狁威胁,南土诸国也伺机而动,内忧外患之下,此器的制作和铭文内容展现周王力挽狂澜,祈求社稷安乐永续的雄心壮志。[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