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哭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婴儿哭闹(英语:Baby colic)也称为婴儿肠绞痛,定义为婴儿每天哭超过三小时,每周超过三天,持续三周以上,但其他方面都正常的情形[1],一般会发生在晚上[1]。婴儿哭闹一般不会造成长期的问题[4],不过会造成家长挫折、产妇的产后抑郁症、较常需要就医、甚至有可能使得家长虐待儿童[1]。
目前还不确定婴儿哭闹的原因[1],有人认为是因为像肠痉挛之类的肠胃不适所造成[5],诊断时需要先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1]。有关症状包括发烧、无活力或是腹部肿胀[1]。在异常哭闹的婴儿中,有潜在器质性疾病的只有不到5%[1]。
有关婴儿哭闹的治疗多半都很保守,药物或是替代疗法的效果都不大[3]。对父母的额外支持可能会有帮助[1]根据暂时性的证据,可能可以用益生菌,若是母亲哺乳的婴儿,母亲也可以改吃低过敏原饮食[1],若是喝配方奶的婴儿,可以改喝水解蛋白奶粉[1]。
有10%到40%的儿童曾出现过婴儿哭闹的情形[1],最常出现在出生六周后,大约在六个月后症状就会减退[1]。很少会持续到一岁以后[6],男孩及女孩出现的比例相当[1],在1954年时,首次有对此症状的详细医学描述[7]。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