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城墙或称大名古城墙,即今大名县城,位于中国河北省大名县,西距邯郸75公里。大名城墙可指大名府故城城墙明清大名府城墙。大名府故城因洪灾而埋入地下。明代大名府城墙则延续至今,大名古城历史上一直是冀南政治、军事、文化、商贸中心,是研究明代城市布局的模式,为明清城防提供了实物证据,是大名历史变迁的见证。2006年大名府故城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名明清城墙列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北宋大名府故城城墙

大名府故城位于今大名县东北6公里处大街乡。明建文三年(1401年),漳河、卫河发洪水,导致大名府城埋入淤泥之中。

明清大名府城墙

根据史书记载载,大名府旧城(大名府故城)被淹后,都指挥使吴宓在艾家口镇北始筑此城(今县城所在地),重建大名府城。当时大名府、元城县大名县治所均在此(今大名县,包括历史上大名、元城两县)。永乐九年(1411年),大名县治迁回南乐镇(今旧治),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迁回,即现存的大名府古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1]

成化八年(1472年),大名知府熊祥主持修建四门城楼。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大名知府姚如循将城墙外包砖石。

1945年起,城墙逐渐毁损。至1980年代,仅存四门及部分墙段。1985年,复建北城门城楼。2009年至2013年,当地政府重修城墙。[2]

布局

大名城修建其始,城墙为土古垣,周长9里,高3.5丈,为南北迹稍长、东西略短的方形城,四面居中各设一门,以南北大街为中轴,东西大街在十字街交会。南称崇礼门、东为体仁门、北为瑞智门、西为乐义门。四门外均修瓮城。南、北瓮城门向东开,取意“迎喜”,东、西瓮城门向南开,取意“朝阳”。四城门上方均为双层城楼,且均是扭头门城四角有角楼,城上有炮台,并大名古城北门均挖水坑排水,四个主街有下水道与护城河相通。

城外周围挖护城河一道,宽9丈,深4.5丈,连通支漳河和引河,护城河水长流不断,四个瓮城外均修大石桥。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府姚汝循申请国银包修城墙,以石为基,城周围5尺皆以青长方石作基础,上以长方砖垒砌到顶,并将原来门楼、敌台、戌铺、女墙进行维修加固,悉如新制(此城持续到1945年日本投降。1947年大名被中国共产党攻占后,为防中国国民党重新占领,城外青砖由群众拆掉)。明清时期,府城不仅是府县官属驻地,而且设过都察院、直隶总督府、兵备道,大名镇总兵署大名道台署等军政机城内先后有元城书院关[1]

此外,府城在文化设施建设上,亦多记载、城内先后有天雄书院大名书院贵乡书院广晋书院、大名府儒学、府学、县学等文化场所。城内外建有普照寺、临济寺、金佛寺、关帝庙、文庙、真武庙、府和县城隍庙。当时城内主要街道建有牌坊十余座,多为明朝晚期大名籍朝官告老还乡后定居城内而立,较为著名的有黄阁老、成阁老、刘家牌坊等[1]

大名府城建成后,一直是冀南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三省总督驻大名,节制直隶、山东、河南三省。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直隶为直隶省,直隶第一省会驻该城。城内店铺林立,街道整齐,古城框架保存完整。主要景区有古城楼(含城外的四关城、城楼、马道、马面、城墙及护城河)、古教堂(即天主教堂)、古槐(即明代卧龙槐)、仿古街(即修建北大衡东大街为仿古步行街)。古城城貌雄伟壮观,布局严谨巧妙,可与西安平遥古城相媲美[1]

保护

大名古城北门及东门现已恢复明代城楼模式,南门和西门暂无城楼,基座保存较好,门洞内路基加高,外门洞距地约4米,大车通行不便。四周城墙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居民和单位占用,城上多建有房屋,高度尚存4米,护城河上大多盖上水泥板排水,石桥也都改建,改为砖质拱桥,瓮城早已拆除,城内道路格局未变,两侧商铺仅存少许,西街现存刘家花园旧址及明代古槐一株,东街现有省保单位“天主教堂”,城内四角水坑仍旧保留[1]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