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稅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增值税(英语:Value-added tax,缩写VAT)或加值型营业税是一种消费税,属累退税,是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而征税的一种间接税。
![]() |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5年1月11日) |
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纽西兰、新加坡称其为“商品及服务税”,新加坡华文亦称“消费税”。在日本称作消费税。在台湾称作“加值型营业税”。截至2020年11月,全球有170个国家或地区有征收增值税[1]。
增值税是由法国经济学家Maurice Lauré于1954年所发明,目前法国政府有45%的收入来自增值税。增值税通常采用扣税法计税,应纳税额=销售全值×税率–投入物×税率。[2]增值税征收通常包括生产、流通或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基于增值额或价差为计税依据的中性税种,理论上包括农业各个产业领域(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和商业服务业等,或者按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批发、零售与消费各个环节,虽然算法与行政上比较复杂,但收起来比较适合工业社会,避免了重复征税并控制售价,利于出口贸易与商业竞争[3]。
假设一件货品被生产并出售。
假设某地征收10%的商品及服务税(一种增值税):
角色 | 商品原价(税前价) | 商品原价之销售税 | 最终售价(含税价) | 应付税项金额 |
---|---|---|---|---|
原材料供应商 | $50 | $5 | $55 | $5 |
生产商 | $150 | $15 | $165 | $15-$5=$10 |
零售商 | $250 | $25 | $275 | $25-$15=$10 |
商品及服务税总额 | $25 |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主体都参与到缴税。
在以上例子,我们假设了在征税前后被生产和出售的货物的数量是相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基于供应和需求的原则,由于消费税或是增值税会提高成本,这会使需求曲线或供应曲线左倾。这在功能上是相同的,因此购货的数量和/或它的售价会被降低。供应和需求的转变并没有包括在上述例子中,因为这效应对不同货品有所不同,上述例子假设了这种税是“不会扭曲的”。
由于对“某些人”的价格上升,所交易的商品数量会减少。相对地,有些人会被损害多于政府所能够从税收得到的,这主要因为供应和需求的变化,而又称作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如果经济体系所损失的以入大于政府所得到税收,或政府花费多于“消耗”税收,这就是一个无效率的税。当扭曲出现时,它们扭曲了投资意欲,并使消费下降。
在上图,税收带来的三角型的面积、原来的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代表无谓损失,而灰色区域则代要税政税收。
对增值税的批评主要在于其累退性质,税收最终会转嫁到最后的消费者,尤其是当政府对日用品、粮食等征税时。相对来说,低收入人士所付出的增值税在其收入中占的比例比高收入人士为高,容易加深贫富悬殊。假设为了刺激经济,政府免征薪俸税5%,新增消费增值税率为5%。这时一个每年收入$80,000的低收入人士,设定不用交薪俸税,但他每年仍需消费$70,000,便要缴交$3,500税款;至于一个每年收入$100,000,000的高收入人士,便可节省$5,000,000,一年消费$10,000,000,同时要交$500,000消费增值税,一年合共反而大大节省了$4,500,000。
此外,由于个人入息本身已要交税,商业活动也要交利得税,部分商品及服务也会有本身的税项(如酒精、香烟、燃油、汽车等),再征收增值税是多重征税。
由于一般不会对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征税,这容易引致虚报等骗案,如果进口关税低于增值税,也可能出现出口再进口的避税方法。对于小型企业,为免增加成本,部分政府或会对之免税,但这却造成不公平现象。一般来说,最终政府所能收到的税款会比预计为低,这是因为执行上会遇到困难,以及高昂的行政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79年开始引入增值税,随后进行了三阶段改革:
根据1993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增值税的开征范围: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税率分13%、17%和免征三部分[4]。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税对象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根据课税对象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计税和管理办法。
第三个阶段为全面营改增阶段,属于增值税的成型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行业所有企业均不再缴纳营业税,而是缴纳增值税。至此营业税这一税种被正式废除。同时,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在增值税方面的分配方法,在过渡期内,中央与地方各占一半份额。
2018年4月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明确自2018年5月1日起,对增值税税率进行调整。其中,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10%;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加工16%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2%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原适用17%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7%的出口货物,出口退税率调整至16%。原适用11%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1%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至10%[6]。同时,将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统一为年应税收入500万元,允许符合规定的一般纳税人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7]。2019年3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宣布对增值税税率进行调整,新政自4月1日起施行,新政策将规定原先适用16%税率的行业税率降低为13%,将原先适用10%税率的行业调整为9%,而适用6%行业可以加计扣除进项税,并规定满足信用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在购进固定资产时于当期一次扣除所有进项税额[8]。
2019年4月1日以后,中国大陆境内的增值税税率大致如下[9]:
征收率为3%,5%。
根据具体产生项目,税率为6%,9%,13%不等。
依具体货物,服务,资产,税率为0,或免征税。
适应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增值税的管理、征收相关的法律、法规除了税收相关一般性法律法规外,专业性的法规有:
所有欧盟的成员国必须征收增值税。然而,部分成员国有部分免税地区,例如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休达、梅利利亚、芬兰的奥兰群岛等,而葡萄牙的马德拉则征收一个相当低的增值税率。在欧盟国家,增值税率不尽相同,最低的标准税率是15%,然而部分国家的部分商品(如家用燃料和电力)则可低至5%。至于欧盟国家最高的税率是25%。
在欧盟的税制中,当一个人进一项经济活动,供应商品及服务给另外一人,而供应的价值超过免税额,他就需要登记并向他的顾客征税。增值税可以包括在双方所同意的价格的一部分;或在双方同意的价格以外再加上。由一间商业机构收取但由顾客付出的增值税被称为输出增值税(Output VAT),至于由另一间商业机构付出给供应商的被称为输入增值税(Input VAT)。如果该商业机构把被征收输入增值税的原料来生产需付输出增值税的商品,它便可获得退税。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
美国目前没有在联邦层面对任何商品或服务课征增值税。反而销售税为绝大多数州所采用。
美国是少数没有增值税的工业国家之一。在历史上,对增值税的关注在1990年早期达到了高峰,特别是在1992年总统竞选中被柯林顿竞选阵营所主张,但它并没有引起国会的重视。后来在各总统竞选中,对增值税的关注式微[10]。尽管学界对此呼声甚高,不过政府对此并无很强反映[11]。
在美国的密歇根州征收一种称为单一商业税(Single Business Tax, SBT)的增值税,这是美国唯一使用增值税的州份。当地由1975年开征此税,并连同企业收入税(Corporate Income Tax, CIT)。根据当地法例,单一商业税会在2009年前全面废除。
国家 | 实行年份 | 税率 | |
---|---|---|---|
标准税率 | 扣减(即适用于部分商品的较低税率) | ||
![]() |
1973 | 20% | 13%或10% |
![]() |
1971 | 21% | 12%或6% |
![]() |
1994 | 20% | 9% |
![]() |
1998 | 25% | 13%或0% |
![]() |
1992 | 19% | 9%或5%或0% |
![]() |
1993 | 21% | 15%或10% |
![]() |
1967 | 25% | 0% |
![]() |
1991 | 20% | 9%或0% |
![]() |
1994 | 24% | 14%或10%或0% |
![]() |
1968 | 20% | 10%、5.5%或2.1% |
![]() |
1968 | 19% | 7% |
![]() |
1987 | 24% | 13%或6% (扣减30%至13%,在岛屿6%至3%) |
![]() |
1988 | 27% | 18%或5% |
![]() |
1972 | 23% | 13.5%或9%或4.8%或0% |
![]() |
1973 | 22% | 10%或5%或4%或0% |
![]() |
1995 | 21% | 12%或5% |
![]() |
1994 | 21% | 9%或5% |
![]() |
1970 | 17% | 14%或8%或3% |
![]() |
1999 | 18% | 7%或5%或0% |
![]() |
1969 | 21% | 9% |
![]() |
1986 | 23% | 13%或6% |
![]() |
1993 | 23% | 8%或5%或0% |
![]() |
1993 | 19% | 9%或5% |
![]() |
1993 | 20% | 10% |
![]() |
1999 | 22% | 9.5%或5% |
![]() |
1986 | 21% | 10%或4% |
![]() |
1969 | 25% | 12%或6%或0% |
国家或地区 | 实行年份 | 税率 | 当地对本税的称呼 | |
---|---|---|---|---|
标准税率 | 扣减 | |||
![]() |
1995 | 20% | 6%或0% | |
![]() |
1974 | 21% | 10.5%或5%或2.5% | IVA = Impuesto al Valor Agregado |
![]() |
1993 | 20% | 0% | |
![]() |
2000 | 10% | 0% | GST = Goods and Service Tax |
![]() |
1992 | 18% | 0% | |
![]() |
1991 | 15% | 7%或5% | |
![]() |
2018 | 5% | 0% | |
![]() |
1991 | 20% | 10%或0% | |
![]() |
1986 | 13% | 0% | |
![]() |
2006 | 17% | PDV = porez na dodatu vrijednost | |
![]() |
1964 | 17%或18% | 12%或7%或4% | |
![]() |
1999 | 10% | ||
![]() |
1991 | 5%或11%或12%或13%或14.975%或15% | GST = Goods and Service Tax, Taxe sur les produits et services | |
![]() |
1975 | 19% | IVA = Impuesto al Valor Agregado | |
![]() |
1994 | 13% | 13%或9%或6%或1% | 增值税 |
![]() |
1983 | 18% | 16%或0% | |
![]() |
1970 | 12% | 0% | IVA = Impuesto al Valor Agregado |
![]() |
2017 | 14% | 5%或0% | |
![]() |
1992 | 13% | 0% | IVA = Impuesto al Valor Agregado |
![]() |
2003 | 15% | 0% | |
![]() |
1993 | 18% | 0% | |
![]() |
1998 | 12.5% | 3%或0% | |
![]() |
1996 | 18% | 0% | |
![]() |
1982 | 12% | ||
![]() |
1990 | 24% | 11%或0% | |
![]() |
2017 | 18%或12% | 5%或0% | |
![]() |
1985 | 10% | 0% | |
![]() |
1976 | 17%6 | 0% | Ma'am = מס ערך מוסף |
![]() |
1989 | 10% | 8% | 消費税(Comsumption Tax) |
![]() |
2001 | 16% | 10%或5%或4%或0% | |
![]() |
1977 | 10% | 부가가치세(附加價値稅) | |
![]() |
1999 | 12% | 0% | |
![]() |
2010 | 10% | ||
![]() |
2002 | 11% | 0% | |
![]() |
2011 | 6% | 0% | |
![]() |
2000 | 18% | 5% | |
![]() |
2015 | 6% | SST = Sales and Service Tax | |
![]() |
1980 | 16% | 0% | |
![]() |
1998 | 10% | 0% | |
![]() |
1986 | 20% | 14%或10%或7%或0% | |
![]() |
1986 | 15% | 0% | GST = Goods and Service Tax |
![]() |
1970 | 25% | 15%或12%或0% | MVA = Merverdiavgift (informally moms) |
![]() |
1990 | 17% | 0% | |
![]() |
1993 | 10% | 5%或0% | IVA = Impuesto al Valor Agregado |
![]() |
1991 | 16% | 0% | IGV = Impuesto General a la Ventas |
![]() |
1988 | 12%5 | 5%或0% | |
![]() |
1991 | 20% | 10%或0% | НДС = Налог на добавленную стоимость |
![]() |
2018 | 5% | 0% | |
![]() |
2005 | 20% | 10% | PDV = Porez na dodatu vrednost |
![]() |
1994 | 9% | 0% | GST = Goods and Service Tax |
![]() |
1991 | 15% | 0% | |
![]() |
1998 | 8% | 0% | |
![]() |
1995 | 7.7% | 3.7%或2.5% | |
![]() |
1986 | 5% | 0% | |
![]() |
1992 | 10% | 7%或0% | |
![]() |
1988 | 19% | 13%或7%或0% | |
![]() |
1984 | 18% | 8%或1% | KDV = Katma deger vergisi |
![]() |
2018 | 5% | VAT = Value-added tax | |
![]() |
1992 | 20% | 7%或0% | ПДВ= Податок на додану вартість |
![]() |
1973 | 20% | 5%或0% | |
![]() |
1993 | 16% | 8% | |
![]() |
1999 | 10% | 5%或0% | |
![]() |
2004 | 14.5% |
Note 2:在其中两个邦不征此税。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