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周遇吉(?—1644年),字萃蓭(萃庵),辽东锦州卫人,明朝将领。宁武关之战,力抗李自成军,战死。追赠太保,谥忠武。[1]

生平
周遇吉,明末人,少有神力,勇武善射,早年入军,功至京营游击。京营将多勋戚中官子弟,见遇吉质鲁,皆轻鄙之,遇吉曰:“公等皆纨弟子,岂足当大敌.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2]
遇吉追随张凤翼、孙应元、杨嗣昌等人征流寇于河南、湖广等地。封为太子少保、左都督。
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山西总兵许定国因沁水战败免官论死,遇吉除山西总兵。
十六年(1643年2月19日-1644年2月7日)四月一日 上年入关清兵遍及河北、山东。是日北返,取道天津。明总兵周遇吉以500名骑兵在杨柳青伏击,鏖战一天,清兵北去。清兵将官言:自去岁入关,“往来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惟见此一战耳”。
十七年(1644年)正月,平阳守将陈尚智投降李闯(李自成),派部将熊通向遇吉劝降,遇吉怒斩之。
同年二月十六日(1644年3月24日),李自成陷忻州(今山西省忻州市),官民迎降,遇吉于代州凭城固守。[3][4]双方大战数日,周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境),仅以数千兵力对阵李自成数万大军,全无惧色。
周遇吉坚守不降,李闯一度欲弃取宁武关,最后以火炮而击,破关而入。遇吉火药用尽,力战被俘。闯军将遇吉悬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并肢解其尸体。[5]遇吉妻刘氏率妇女二十馀人登屋而射,全被烧死。周遇吉部将崔云、杨鼎勋、杨鼎枢等全部战死。[6]
宁武关之战,由于周遇吉顽强抵抗,使得李闯军受到重创,[7]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宁武关,部队伤亡惨重,《罪惟录》记“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是役为后来的一片石战役之败预留伏笔。[8]
评价

京剧《宁武关》或昆曲《虎口馀生》(又名《铁冠图》)之〈别母〉〈乱箭〉即是描写这段史实。南明屈大均有诗曰:“襟带河汾玉殿长,一朝弓剑委秋霜。将军死战哀宁武,帝子生降恨晋阳。”
延伸阅读
[编]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