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隐之(4世纪—413年),处默,小字附子[1]濮阳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曹魏侍中吴质的六世孙。东晋官员,以清俭而闻名,并曾在广州刺史任内一革当地风俗。卢循之乱时因不敌卢循军而被俘,后获释回京,在晋官至光禄大夫

Quick Facts 吴隐之, 出生 ...
吴隐之
出生
东晋
逝世413年
东晋建康
职业东晋光禄大夫
Close

生平

吴隐之早年以孝闻名,其父在隐之十多岁时去世后,隐之为其哀伤号哭,感动众人,亦更努力去伺奉母亲;而母亲去世后隐之亦于守丧期表现得十分伤心,期间吃过咸菜后更因它太美味而不吃。当时隐之的邻居是殷浩外甥韩康伯,康伯母殷氏每次听到隐之思念父母的哭泣声都会吃不下饭,为他哭泣,并对康伯说:“日后你若果当上选拔人材的位置,就该提拔这一种人。”后来康伯当上了吏部尚书,就选用了吴隐之为官,做过辅国功曹和参征虏军事。东晋四年(369年)冬,豫州刺史袁真寿春(今安徽寿县)叛变,吴隐之兄吴坦之为袁真功曹。及至太和六年(371年)桓温攻下寿春,吴坦之将连坐被杀,吴隐之请求代兄一死,桓温感动,释放吴坦之,并拜隐之为奉朝请尚书郎。后隐之又历任晋陵太守、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右卫率、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守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领著作、左卫将军等职。

当时广州产有珍宝,但因为人们不适应南方水土,故此只有一些贫困不能自立的人愿意到广州任官,而他们也都贪图当地物产带来的财宝,形成广州官员贪黩不已之风。朝廷为了革除此弊,就于元兴元年(402年)任命了为人简朴的吴隐之做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领平越中郎将[2]。吴隐之到离广州治所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二十里外的石门,特别去喝当地传说能使人贪婪的“贪泉”的泉水。吴隐之在广州任内仍然力行俭约,成功改革当地官员的风习,朝廷以其“革奢务啬,南域改变”之功进其位为前将军。

元兴三年(404年),卢循进攻番禺,吴隐之坚守城池,拒守百余日,长子吴旷之战死。十月九日深夜,城陷,吴隐之当时想带著家人逃回京师,但被卢循所俘。当时朝廷刚刚讨平篡位的桓玄,无暇南顾,遂让卢循任广州刺史。当时卢循选用了王诞做自己长史,但王诞正想北归,于是劝说卢循让他北返,顺道也劝他放了隐之,隐之遂与王诞一同北归[3]。官拜度支尚书、太常,后转中领军。义熙八年(412年),隐之请求退休,获授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赐给钱十万,米三百斛。义熙九年(413年)去世,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性格特征

  • 吴隐之姿貌俊美,擅长谈论,亦博览群书,以儒雅著称。除了至孝外,他亦为人节俭,虽然早年家境贫困,生活清贫困苦,但也不会吃其他人的食物,即使没食物也不会以非法手段取食。后来吴隐之当了官仍然保持节俭之风,俸禄都会送给亲族,冬天也没甚么厚衣服,要洗衣服时也只披上芦絮衣,就像贫苦大众一样。一次吴隐之嫁女,谢石就知道吴隐之贫约,特别派使者为他送上些酒菜和厨子做准备,但使者去到后除了看见吴府婢女在拖一头狗去换钱外,就真的没有点筹备嫁女的样子。上任广州后更加力行俭约,吃的只是菜和鱼干,物资都会交给府库保存。原本当地人以为他只是在装模作样,但吴隐之始终如一,妻子刘氏一次拿著沉香回来也给他丢进水里,最终成功改革当地官员风习。经历过卢循之乱后,吴隐之回京后仍然不改俭朴,回去后屋子其实都很残破了,难以住人,刘裕想要送他车牛及为他重修房子,但隐之却推辞,只用竹篷做屏风,连给坐的坐席的和毡子都没有。每月得俸禄后仅仅留著些应付必须开支外其他都送给宗族,家人就自己织布应付开支,有时真的没钱更需要两日吃一天粮,十分艰苦。不过他这种行为很得当时人们称许。

家庭

父母

  • 吴坚,隐之父[4]
  • 童秦姬,隐之母,东莞童侩女。[4]

兄弟

  • 吴坦之,字处靖,小字道助,隐之兄,官至西中郎将功曹。[4]

子女

  • 吴旷之,长子,卢循进攻广州时战死。
  • 吴延之鄱阳太守,亦保持父亲节俭之风,吴延之的弟弟和儿子等也保持了清廉谨慎孝悌的品德。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090》,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书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