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虚构作品(英语:Metafiction[注 1],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称为后设作品),小说被称为元虚构小说超小说,是一种强调其自身结构性的戏剧小说虚构作品,通过不断提醒让观众或读者意识到虚构性。元作品对语言文学形式和讲故事自我意识,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们对其作为人工制品的关注[1]。它经常被用作一种模仿的形式或一种破坏文学惯例,探索文学与现实、生活和艺术之间关系的工具[2]

威廉·加斯英语William H. Gass在1970年〈哲学与小说形式〉一文中首度提出“后设小说”的说法。典型的写作技巧包括将原先的剧情设定为一件文学作品,随后揭露故事的“真相”。后设小说透过讽刺和自我反省等手法,引导读者思考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联,进而有意识、有组织地探讨小说本身的虚构性。

后设小说兴起于现代和后现代文学时期,但它的迹源最早可追溯至荷马奥德赛》、杰弗里·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以至詹姆斯·霍格的《一个称义罪人的私下回忆录与自白书英语The Private Memoirs and Confessions of a Justified Sinner》(1824年)。1950年代,法国小说界掀起“新小说”风潮,其中便隐含后设小说元素。1960年代,约翰·巴思迷失在欢乐宫英语Lost in the Funhouse》、罗伯·库佛英语Robert Coover《保姆》、库尔特·冯内古特第五号屠宰场》、托马斯·品钦叫卖第49组》和威廉·加斯《威廉·马斯特的孤妻》等作家与作品接连涌现,后设小说达到鼎盛。

后设小说手法

常见的后设小说手法包括: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