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希伯来字母(希伯来语:כתב עברי עתיק)是古代希伯来人为书写自己的母语而采用的腓尼基字母,是闪米特字母的分支,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0世纪,被以色列人包括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用来书写希伯来语。公元前5世纪,犹太人开始以亚兰字母取代古希伯来字母纪录希伯来语,后来演变成希伯来字母。现时少于1,000人的撒玛利亚人仍然继续使用古希伯来字母。
迄今发现历史最久远的证据位于以色列西南部重38磅的石灰岩巨石 Zayit Stone,上面刻有22个古希伯来字母。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0世纪末的基色历上刻写的字母,与在朱拜勒发现的腓尼基字母相似。而公元前8世纪米沙石碑上的铭文有大量希伯来文字独有的特征,使现今学者认为公元前10世纪的书吏已广泛使用古希伯来文字。虽然已发现的公元前10世纪希伯来铭文不多,但公元前8世纪刻成的铭文显示以色列王国后期和犹大王国人民的读写能力不断提高。1855年,西顿废墟中的石棺盖上发现以腓尼基字母写成的铭文,合共有22行,每行有40或50个字,只有数个字不是希伯来语,内容是石棺内所葬的西顿皇帝家谱。同年7月,铭文摹本在《美国杂志》发表。[1]
希伯来文字放弃腓尼基字母的工整性而发展出潦草字体,这可能是由于皇帝竖立石碑和铭刻祷文的做法在以色列并不普遍。公元前8世纪起,潦草字体特征如手写体的明暗法在铭刻中出现,证据有西罗亚碑文(Siloam inscription)、耶路撒冷的数个铭刻、希农谷斜坡(Ketef Hinnom)发现的护身符、被送往尼姆鲁德(Nimrud)的象牙铭刻碎片和从不同地方出土的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图章。发展最全面的潦草字体来自拉吉城(Lachish)的18块陶器碎片,原是官员在公元前586年破坏所罗门圣殿前写给拉吉城地方总督的信件。
大部分贵族在新巴比伦王国占领犹大王国后遭流放,其他人继续使用古希伯来字母,例如来自公元前6世纪基遍(Gibeon)城的瓶柄上刻有酿酒者的以古希伯来字母写成的名字。亚拉姆语和亚兰字母在公元前5世纪后分别成为官方语言和官方文字,一群书吏继续以古希伯来字母来编写《塔纳赫》。在《死海古卷》当中有以古希伯来字母写成的摩西五经残篇︰《创世记》(4Q12、6Q1)、《出埃及记》(4Q22)、《利未记》(1Q3、2Q5、4Q11、4Q45、4Q46、6Q2)。哈希曼(Hasmonean)、犹太战争和巴尔柯赫巴起义时期的硬币刻有古希伯来字母。古希伯来字母在公元135年完全停止使用。
公元前1至2世纪起,撒马利亚人一直利用从犹太字母发展而成的撒马利亚字母记录希伯来语和亚拉姆语。撒马利亚字母主要用于印刷,在二千多年以来变化不大。
拉比对以古希伯来字母写成的《塔木德》有不同的见解。一派认为这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的原来版本[2],一派则认为只是代替已遗失的希伯来字母原来版本[3],而两者均认为以斯拉(Ezra)在约公元前500年时提出或重新提出以希伯来字母记录希伯来语[2],理据来自犹太教的经文和传统习俗。第三派则根据经文认为《塔木德》从来没有作出改变[4],意味著古希伯来字母不存在,由于逻辑推理较弱,这流派的接受度最低[5]。
现时有些英语圣经译本如Zikarown Say'fer版本(简称SSFOY-04)[1]和The Besorah版本(简称TB)[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以古希伯来字母“יהוה”来拼写四字神名“YHWH”,而其他神圣的名称也以古希伯来字母拼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