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座流星雨是(3200) 法厄同小行星造成的流星雨[4],这颗小行星被认为是智神星族的小行星 [5],有著"岩石彗星"的轨道[6]。它与象限仪座流星雨是少数(目前只知道这两个)不是由彗星造成的流星雨。这个流星雨的流星峰值通常出现在12月13-14日[7]附近,最高强度通常都出现在14日凌晨的2:00-03:00(地方时)。这个流星雨的数量在近几年有逐年增加的现象,在最佳的光学条件下曾经高达每小时120-160颗流星。双子流星雨在1862年首度被观测[1],而在更早已有英仙座流星雨(36AD)和狮子座流星雨(902AD)的观测纪录。
辐射点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4/Geminid_121407_1.jpg/640px-Geminid_121407_1.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e/Asteroid_Phaethon_25dec2010_stack.jpg/640px-Asteroid_Phaethon_25dec2010_stack.jpg)
这个流星雨的流星看似都来自双子座内的辐射点,因而被称为双子座流星雨。然而,这些流星可以在夜晚的天空中出现在任何的地方,并且经常呈现淡黄色的色调。在赤道以北,辐射点大约在日落时从地平线上升起,在当地的晚间一小时许就到达适合观测的高度;在南半球,辐射点只在子夜前后出现在地平线上。在北半球的观测者看见的辐射点高度越高,看见的双子座流星雨的流星数量也会越多[8]。这些流星的速度相较于其他的流星雨为中等,大约每秒为35千米(22英里),因此很容易被看见。双子座流星雨现在被认为是年度中最稳定与活跃的流星雨,这群流星雨的流星大约在38千米(24英里)的高度处就会瓦解[9]。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d/Meteor_falling_courtesy_NASA.gif/320px-Meteor_falling_courtesy_NASA.gif)
年 | 活动期 | 峰值 | ZHRmax | 月相 |
---|---|---|---|---|
2006 | 12月7–17日 | 12月14日 | 115[10] | 33% 残月 |
2007 | 12月15日 | 122[11] | 28% 眉月 | |
2008 | 12月14日 | 139[12] | 96% 满月 | |
2009 | 12月13日 | 120[13] | 10% 新月 | |
2010 | 12月7–17日 | 12月14日 | 127[14] | 57% 上弦 |
2011 | 12月14日 | 198[15] | 86% 亏凸月 | |
2012 | 12月4–17日[3] | 12月13-14日[3] | 109[16] | 1% 新月 |
2013 | 12月4–17日[17] | 12月14日 (预测 ZHR=120)[17] | 134[18] | 91% 满月 |
2014 | 12月4–17日[19] | 12月14日[19] | 253[20] | 50% 下弦月 |
2015 | 12月14日 | 120[21] | 10% 眉月 | |
2016 | 12月13日 | 25[22] | 100% 满月 | |
2017 | 12月14日 | 145[23] | 13% 亏眉月 | |
2018 | 12月14日 | ±9 125[24] | 41% 眉月 | |
2019 | 12月14日 | 120[25] | 94% 亏凸月 | |
2020 | 12月13日 | 120[26] | 2% 亏眉月 | |
2021 | 12月13日 | ±25 125[27] | 73% 盈凸月 | |
2022 | 12月14日 | 120 | 72% 亏凸月 | |
2023 | 12月13日 | 150[28] | 0% 眉月 |
≈ 预测天顶每时出现率 (ZHR)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