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参谋本部 (大日本帝国)
Remove ads

参谋本部(日语:参謀本部參謀本部さんぼうほんぶ)是掌管大日本帝国陆军军令的机关,在1886年到1888年间也掌管大日本帝国海军军令。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Thumb
1910年左右,明信片上的参谋本部

沿革

1871年(明治4年)7月,兵部省设立了陆军参谋局。1872年2月,根据太政官公告,兵部省拆分为海军省陆军省[1],陆军参谋局改为陆军省参谋局。1873年4月1日,陆军省参谋局改称陆军省第六局[2];1874年2月22日改回原状[3]。1875年6月18日改为陆军省直属机构[4]。1878年12月改称参谋本部,从陆军省独立出来,实现了军事行政与军令的分离[5]

1886年3月,参谋本部内分设海军部和陆军部,分别掌管海军和陆军的军令。1888年,海军部和陆军部分别改为海军参谋本部和陆军参谋本部,而陆海军全军参谋长称为参军。1889年,陆军参谋本部长改称参谋总长,设置海军参谋部负责海军军令。1893年5月制定的海军军令部条例(敕令第37号)规定,陆海军的军令部门(陆军的参谋本部和海军的军令部)在和平时期是对等的;而根据同年制定的战时大本营条例(敕令第52号),战时海军军令权属于作为幕僚长的陆军参谋总长[6]。1903年12月,根据修改后的战时大本营条例(敕令第293号),在战争时期,陆海军的军令部门也保持对等的地位[7]

1945年9月,盟军占领日本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废除了参谋本部。

更多信息 日期, 陆军 ...
Remove ads

历任长官

1889年以前

更多信息 职务, 姓名 ...

1889年以后

更多信息 代, 姓名 ...

参谋总长为大将或中将,参谋次长为中将(昭和20年5月起兼任大本营兵站总监)。

Remove ads

组织机构

部长为中将或少将,课长为大佐或中佐,班长为中佐或少佐。

内设机构(废止时)

  • 总务部
    • 总务课
      • 庶务班
      • 电报班
      • 主计官
      • 军医官
    • 教育课(第1课,昭和18年3月起课长兼任教育总监部第1课长)
  • 第1部(部长兼任大本营兵站总监部参谋长)
    • 作战课(第2课)
      • 作战班
      • 战力班(昭和16年以前为兵站班)
      • 航空班(大正9年8月新设)
      • 战争指导班(第1班。昭和12年12月新设)
      • 防卫班(昭和18年10月新设)
    • 编制动员课(第3课,昭和20年4月起课长兼任陆军省军务局军事课长)
      • 编制班
      • 动员班
      • 资材班
  • 第2部
    • 俄罗斯课(第5课)
      • 军备班
      • 兵要地志班
      • 文书谍报班(第10班)
    • 欧美课(第6课)
      • 美班
      • 英班
      • 法班
      • 德班
      • 地图班
      • 战况班
    • 支那(中国)课(第7课)
      • 支那班
      • 兵要地志班
    • 谋略课(第8课)
      • 总括班(第4班)
      • 谋略班(第11班)
  • 第3部(课长兼任大本营运输通信长官)
    • 铁道船舶课(第10课。即运输课)
    • 通信课(第11课)
  • 本邦战史编纂部(昭和17年3月23日由支那事变史编纂委员会改称)
Remove ads

一度存在的机构

  • 第4部(明治29年至昭和18年间)
    • 内国战史课(昭和11年与战史课整合)
    • 外国战史课(昭和11年与战史课整合)
    • 日俄战史编纂课(大正2年3月31日废止)
    • 战史课(第12课。昭和11年6月5日废止)
    • 战略战术课(第13课,昭和11年8月设。课长多由战史课长兼任)
  • 第5部(明治32年至明治41年间)

直属机构(废止时)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