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参孙

《圣经》中的士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參孫
Remove ads

Sān[1][士 1]希伯来语שִׁמְשׁוֹן罗马化:Shimshōn[1],又译桑松[1],天主教译三松[2])是《圣经·士师记》中描述的一位士师,也是在以色列成为王国之前的士师之一。根据圣经描述,参孙是拿细耳人,其巨大的力量让他能够做出超乎常人的壮举,例如徒手撕裂狮子和用驴腮骨击杀一千人。上帝吩咐参孙不可以剃掉长发,若是剃掉,他就会丧失力气。

事实速览 参孙 שִׁמְשׁוֹן, 墓地 ...
Remove ads

非利士人的首领让参孙的情人大利拉打探参孙为何有超乎常人的力气。大利拉在知道真相后,叫人剃了他的头,使他失去了力气,随后便被非利士人拿住,剜了眼睛,被迫在加沙城里推磨。然而,他的头发被剃之后,又渐渐长起来。非利士人将他带到大衮的庙里后,参孙请求靠在托房的柱子上,随即向上帝求力量,折断了两根柱子,压住非利士人首领和房内的众人。参孙自己也因此而死,后来葬在琐拉英语Zorah以实陶英语Eshtaol中间。

参孙一直都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释经者的研究对象。参孙的事迹与其他文明的神话或民间英雄故事有相似之处,也因此被部分学者视为那些传说的以色列版本。在近代文艺作品中,参孙在欧洲艺术英语Art of Europe和传统中均有重要地位;约翰·弥尔顿的案头戏《Samson Agonistes英语Samson Agonistes》和塞西尔·德米尔的荷里活电影《霸王妖姬英语Samson and Delilah (1949 film)》均是描绘参孙的例子。

Remove ads

圣经描述

Thumb
Eustache Le Sueur英语Eustache Le Sueur《玛挪亚的祭品》(The Sacrifice of Manoah,1640年–1650年)

根据《圣经·士师记》,参孙生活于以色列人非利士人反复发生冲突、以色列人被耶和华“交在非利士人手中”的时代[士 2]。他的父亲玛挪亚来自但支派[士 3]他的妻子向来不孕不育[3][4]耶和华的使者英语Angel of the Lord向玛挪亚的妻子显现,预言她将会怀孕,生下的儿子将会自出生起成为拿细耳人,并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使者又指示她不可喝,不可吃任何不洁之物[a],也不可用剃头刀剃儿子的头[6][士 4]。后来她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参孙[士 1],并按拿细耳人的律例抚养成人[4]

在参孙年少时,他到了亭拿英语Timnah,爱上了一名当地的非利士女子。尽管参孙的父母因她并不是以色列人而反对,参孙依然说服了他的父母随他到亭拿,去了那位非利士女子的家中[4][6][士 5]。路途中,他遇见一只狮子向他吼叫,便在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之下像撕裂山羊羔一样将它撕裂。他这样做之后,并没有告诉父母[6][7][士 6]。在他再一次去亭拿娶她的路途上,他看见那只死狮子的尸体内有一群蜜蜂和蜜糖;他吃了一些,也给他父母吃了一些,但没有告诉他们蜂蜜的来历[6][士 7]

在婚宴上,参孙根据他遇见狮子的经历向三十个陪伴他的非利士人出了一道谜语希伯来语חידת_שמשון。若他们能猜出意思,参孙便会给他们三十件里衣和三十套衣裳;但若不然,则是那三十个人要将三十件里衣和三十套衣裳送给参孙[4][7][6][士 8]。那三十个人威胁参孙的新娘,要她去哄骗参孙说出答案,她便去苦苦哀求参孙说出答案,并把答案告诉了那三十个人[4][6][士 9]。参孙随后在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之下去了亚实基伦,击杀了三十个人,夺取了他们的衣裳,并将那些衣裳送给那三十个陪伴他的非利士人[4][7][6][士 10]

一段时间之后,参孙回到亭拿探望妻子,被他的岳父拒绝,并提议他娶原来妻子的妹妹为妻[4][士 11],他便去烧了非利士人的禾稼[士 12]:CNV。非利士人知道参孙这么做的缘由后,便烧死了参孙的妻子和岳父[7][士 13][b]。为了复仇,参孙杀死了许多非利士人,然后躲在以坦磐英语Rock of Etam的洞穴中。参孙正要被下到以坦磐的三千犹大人交与非利士人时,他挣脱绳子,并用一块未干的驴腮骨杀了一千人[8][9][士 14]

参孙后来在梭烈谷英语Nahal Sorek爱上了大利拉。非利士人的首领让大利拉探查参孙大力气背后的秘密,好使他们能俘虏和伤害参孙。参孙欺骗大利拉,先后声称“用七条未干的青绳子捆绑他”、“用新绳子捆绑他”和“将他的发绺与纬线同织”可以让他失去力量,大利拉也如此行,每次参孙都能轻易脱身[6][士 15]。大利拉天天催逼参孙,使得参孙十分烦闷,便将真相告诉了她;她便让人剃了他头上的七条发绺,使参孙失去力气。非利士人便拿住他,剜了他的眼睛,又逼迫他在加沙的监狱里推磨[6][士 16]

Thumb
Thumb
《圣经》描述参孙抱住托房的那两根柱子,就“尽力屈身”(士 16:30),使庙宇倒塌。

参孙的头发被剃之后,又渐渐长起来。一天,非利士人的首领聚集,在大衮神的庙中向祂献祭,并庆祝他们俘获了敌人。他们正宴乐的时候,叫来了参孙,让他站在两柱中间,在众人面前戏耍。参孙请求靠在托住庙宇的柱子上,随即向上帝求力量,用双手破坏了庙的柱子,压住首领和庙内的众人,他也因此而死。因此,参孙死时所杀的人,比活着所杀的还多[6][7][士 17]:CUV, NIV

他死后,参孙的众弟兄和他父亲的全家取了他的尸首,葬在琐拉英语Zorah以实陶英语Eshtaol中间,也就是他父亲玛挪亚的坟墓里。参孙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6][士 18]:CNV

Remove ads

解读

名字

多个来自不同观点的来源认为参孙的名字和太阳有所关联。拉比文学英语Rabbinic literature的描述和部分比较神话学家认为参孙之名来自shemesh希伯来语שֶׁמֶשׁ直译“太阳[10]”)[11][4][5]:10a:8。拉比Yochanan b. Napacha认为参孙之名也是神的名字,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诗篇》84篇11节)[4][5]:10a:8。传统上,这个名字被理解为“像太阳”或“阳光”[12]

Dictionary of Deities and Demons in the Bible》的作者认为参孙的意思是“太阳之人”(英语:man of the sun),即古以色列中一位拥有超自然的能力以及作出许多神奇壮举的传奇英雄[13]。Susan Niditch则认为参孙的名字是“太阳之子”(英语:Sun Child),且认为参孙的母亲有赋予参孙名字和塑造参孙的权能[14]

拉比文学

Thumb
Lovis Corinth德语Lovis Corinth《看不见的参孙》(The Blinded Samson,1912年)

根据拉比文学英语Rabbinic literature的描述,参孙和撒母耳记上12章11节提到的比但英语Bedan是同一人[4]。根据撒母耳记上的描述,比但曾经救以色列人脱离四围仇敌的手[15]:12:11。参孙像上帝保护和审判以色列人一样保护和审判他那个时代的人,其力量来自上帝[4]

参孙的肩膀宽六十厄尔[4],然而也有拉比认为这描述指的是他的肩膀能承受六十厄尔宽的东西的重量[16]:10a:4。参孙的双腿是瘸的[5]:10a:9,但当耶和华的灵临到他时,他便能迈出从琐拉英语Zorah以实陶英语Eshtaol的一大步;他头上的毛发也会竖立起来,互相碰撞,直到很远都能听到碰撞声[4][17]:8:2。参孙的力量奇大无比,乃至可以举起两座山,像两块泥土一样揉在一起;然而他如同歌利亚一样的超人力量,也为他带来了悲哀的结局[4]

参孙的放荡一面能和暗嫩心利相提并论,后两者曾因他们的罪被耶和华惩罚,而参孙的眼睛则因他常常“听从它们”而被挖下[4]

在他为以色列士师的二十年间,哪怕只是最小的服务,参孙也从未要求以色列人为他行,就像上帝一样。参孙也虔诚的避免妄称神的名;因此,当他告诉大利拉他是拿细耳人时,大利拉立刻就知道他说了实话。参孙推倒大衮神的庙时,神庙建筑向后倒下,没有压到参孙,使参孙的家人得以寻回他的遗体,并归葬于他父亲的墓中[4]

拉比时期英语Rabbinic period,有些人曾否认参孙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并认为他是纯粹存在于神话的人物。编写《塔木德》的拉比视此为异端思想,并尝试驳斥此说;该名拉比在《塔木德》中给出了参孙母亲的名称,并指出他有一名名叫“נַשְׁיָין”的姊妹[4][18]:91a:15

Remove ads

基督教解读

Thumb
Carl Bloch英语Carl Bloch《推磨的参孙》(Samson in the Treadmill,1863年)

基督教中也不乏对参孙故事的解释。圣经《希伯来书》中,作者曾赞扬参孙的信心[19]:11:32-34约瑟夫斯Pseudo-Philo英语Pseudo-Philo描述大利拉为一名非利士妓女,并认为“男人应该避免和异教徒结婚,以免他背叛而非爱他的配偶。”Caesarius of Arles俄语Цезарий_Арелатский将参孙的死解读为耶稣被钉十字架预表,并认为“参孙向两根柱子伸出双手,就如同耶稣的双手在十字架上一样。”他也将大利拉和试探耶稣撒旦相类比[20]

近代的基督教释经者根据参孙的故事与耶稣生平英语Life of Jesus的相似性,将参孙视为弥赛亚的预表。参孙由不孕不育的女人所生,耶稣由童贞女而生;两者的出生均有天使预言,且均被预言要拯救他们的族人[21]。参孙击败了狮子,耶稣则击败了“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 5:8)的撒旦[22]。参孙被背叛的故事也和耶稣被加略人犹大出卖相提并论,两者均因出卖别人而获得银子作为报酬[23]Ebenezer Cobham Brewer英语E. Cobham Brewer指出参孙“被弄瞎、被羞辱、且被奴役,最后和恶人同死”,而耶稣“在钉十字架之前被蒙眼、被羞辱、且如同奴隶般被对待,最后死在两个强盗中间[24]”。

Remove ads

伊斯兰文献

古兰经》和可信的圣训中从未提及参孙,但有些非经典古兰经诠释著作和学术传统(尤其是太甫绥鲁中)提到参孙(阿拉伯语:شمشونShamshû̅n[25][26]。有一类经注被称为众先知的故事阿拉伯语قصص الأنبياء في الإسلام,除了《古兰经》里提及的先知,这类经注还会叙述其他人物,其中包括了参孙[27]

最早提到参孙的穆斯林文献是叶耳孤比的《伊本·瓦迪哈的历史》(Ta’rīkh ibn Wāḍiḥ),当中简略提及参孙统治了以色列20年[28]。穆斯林史学家伊本·伊斯哈格的著作《创世之书》(Kitab al-Mubtada')提到他的故事。故事并没有提及他生活的年代和地点,仅提到他受到女人的引诱。故事亦没有指明这个女人的身分,仅指出她的行为与犯下罪行的夏娃相似。参孙悔恨不已,并求助于真主,最终克服了罪恶和战胜了敌人[29]。伊斯哈格认为此事发生在三天使英语Three Angels' Messages警世之后、圣乔治屠龙之前[30]。另一位学者塔巴里在《历代先知与帝王史》亦叙述了参孙的故事,并指出故事是先后由伊本·侯迈德、萨拉马、伊本·伊斯哈格、穆吉拉·阿比·拉比和穆纳比·亚马尼转述的[31]

圣伴阿卜杜拉·本·阿拔斯所述,先知穆罕默德从天使加百列口中得知古时有一位名叫参孙的英雄为穆斯林战斗了一千个月[32]。经注学家阿布·伊斯哈格·萨拉比阿拉伯语أبو إسحاق الثعلبي则提到有人转述穆罕默德曾经提及以色列人当中有一人身穿盔甲为真主战斗了一千个月[33]。《古兰经》里的一段经文提到:“我在那高贵的夜间确已降示它,你怎能知道那高贵的夜间是什么?那高贵的夜间,胜过一千个月”,学者孟希·谢赫·萨达尔维基数据Q132506321称此段经文暗指了参孙的奋斗,经文的意思是指在贵夜彻夜礼拜的功德胜过战斗一千个月[34]

研究伊斯兰教的学者安德鲁·里平英语Andrew Rippin认为,中世纪的穆斯林学者把参孙渲染成毕生都在为实现真主的意志而奋斗的神秘英雄,强调他是一位对抗不信者的先知[35]。参孙被视为是发动自杀式袭击的始祖,但学者阿卜杜勒·哈基姆·穆拉德英语Timothy Winter认为,由于经文没有记载参孙,自杀式炸弹袭击不符合《古兰经》的价值观[36][37]

Remove ads

学术界

与其他宗教和神话人物的比较

Thumb
彼得·鲁本斯《参孙杀死狮子》(Samson Slaying the Lion,1628年)

一些学者认为参孙是人格化太阳神明英语Solar deity,是传入希伯来宗教文化的希腊半神,或是典型的民间英雄[38]:5-6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有些比较神话学家认为参孙的故事建基于关于太阳的神话,或是对太阳现象的人格化[39][40][38]:6。他们认为参孙的头发代表太阳的光线[38]:7,是增长和丰盛的意象,和四季更替有关[41]。学者也指出参孙故事发生的地点是Beth Smemesh英语Beth Smemesh,其名意为“太阳之殿”[38]:7。他们认为大利拉代表月亮神明[38]:7,其名字出自希伯来文“laylâ”,意即“黑夜”[42]。批评者认为这个说法建基于具想象性但牵强的影射,并不足以证明参孙的故事就是太阳神话[38]:7

有些学者认为参孙是赫拉克勒斯故事的变体[13]。在传说中,参孙和赫拉克勒斯均徒手杀死过狮子(后者杀死的是涅墨亚狮子[38]:10[13],在非常口渴的时候喝过石头里面出来的水,也曾拆掉城门[43]。参孙和赫拉克勒斯都被女人背叛过,分别是大利拉和德伊阿妮拉[44]。参孙推倒柱子的行为被认为和赫拉克勒斯竖立柱子的行为类似[38]:11。批评者指出这个说法忽略了赫拉克勒斯传说在圣经中的其他可能版本,例如曾用赶牛的棍子英语Goad打死六百非利士人的珊迦英语Shamgar[38]:9-10[士 19]

Remove ads

传统观点

与上述观点相反,George Albert Cooke认为将参孙和太阳神话联系在一起的说法只是“人为的巧思”,认为上述观点中声称的相似之处值得怀疑[45]。Joan Comay认为圣经中参孙的故事在时间和地点上都非常具体,因此认为参孙毋庸置疑的是真实存在的人物。[6]

宗教和道德意义的存在与否

James King West认为当时非利士人和希伯来人仅有个人之间的冲突,并认为参孙的故事“完全没有宗教和道德的基调”[46]。与之相反,以色列《国土报》的编者Elon Gilad认为参孙的故事是对和外族通婚的警告,强调参孙的行为为他带来坏结局,但也指出路得记存在一个正面例子,认为申命记的律例并未完全禁止通婚[47]

自杀式恐怖袭击者

部分学者认为参孙是一名被描绘成英雄的自杀式恐怖袭击者,并将参孙的行为和九一一袭击事件中的恐怖袭击者比较,指出两者均杀死了无辜的人,且该等行为同样在自己的观点中有着道德上的正当性[48][49]

考古

2012年,特拉维夫大学的考古学家在Tel Beit Shemesh英语Tel Beit Shemesh中公元前十一世纪(即以色列王国之前、士师时代期间)的考古层中发掘出了一枚印章。Tel Beit Shemesh位于琐拉英语Zorah以实陶英语Eshtaol中间,即圣经描述参孙出生和被埋葬的地方,也是当时迦南人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疆界的交界处。该印章直径约1.5厘米,其上刻有一名人类在一只大型动物旁边的画像。有学者认为这枚印章上记载着参孙与狮子争战的故事,但负责该次考古的学者则认为这枚印章所在的地点和年代表示当时曾有一则英雄和狮子争战的故事流传,后来该故事被写进圣经中,并被刻在印章上[50][51][52]。印章上的人并没有武器,和士师记中参孙的形象吻合[52]

文化影响

Thumb
位于俄罗斯彼得霍夫宫的参孙和狮子像
Thumb
奥地利毛特恩多夫纪念参孙的游行

1671年,约翰·弥尔顿出版了案头戏Samson Agonistes英语Samson Agonistes[53]。Preserved Smith认为《Samson Agonistes》是对英国清教徒垮台的托寓——瞎眼和被囚禁的参孙代表弥尔顿本人,“被拣选的人”代表清教徒,而非利士人则代表保皇派[54]。弥尔顿将圣经的描述和古希腊悲剧的元素糅合进戏剧中[55]。参孙被描绘成一位英雄,其暴力行为因他以正义之名作出而被正当化[56];大利拉则被描绘成一位不知悔改但令人同情的欺骗者。作者在剧中也表现出对男尊女卑思想的赞同[57]

1735年,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创作了神剧参孙英语Samson (Handel)》,并由Newburgh Hamilton英语Newburgh Hamilton编写剧本。创作剧本时,Newburgh Hamilton多使用弥尔顿的创作而非圣经的描述。神剧的一大部分讲述参孙在监牢里的故事,大利拉仅在第二部分中出现并连续唱出两首咏叹调。1877年,卡米尔·圣桑创作了歌剧《参孙与大利拉》,并由Ferdinand Lemaire英语Ferdinand Lemaire编剧。在这部歌剧中,圣桑将大利拉描绘成一名冷漠和工于心计的致命女郎。George Aichele认为圣桑的描绘塑造了现代人对大利拉的印象,其影响更甚于圣经的描述[58]。2002年,蕾吉娜·史派克特在她的独立流行乐曲《参孙英语Samson (Regina Spektor song)》中重新讲述了参孙和大利拉的故事[59]

1950年,由塞西尔·德米尔执导的的电影《霸王妖姬英语Samson and Delilah (1949 film)》获得了$1.1千万的票房,成为当年利润最高的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中的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也获得了摄影原创音乐视觉效果方面的提名[60][61]。电影中的参孙被美国《综艺》杂志形容为“英俊但愚蠢的肌肉大块头”[62]

由于俄罗斯在波尔塔瓦战役中战胜了瑞典,而当天正是款待者参孙英语Sampson the Hospitable的瞻礼日,参孙常常出现在俄罗斯的艺术中。俄罗斯人将彼得大帝类比做参孙,将瑞典类比作被撕裂的狮子。1735年,弗朗切斯科·巴尔托洛梅奥·拉斯特雷利创作的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铜像被竖立在彼得霍夫宫的喷泉中央[63]

参孙是奥地利萨尔茨堡州塔姆斯韦格县的象征。当地十条村庄和施泰尔马克州西北部的两条村庄每年都会举行纪念参孙的游行。在游行中,一名当地的年轻单身汉会扛著一个巨大的木头或铝制参孙人偶。这个传统在1635年已经有描述,并于2010年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64][65]

2023年,光荣特库摩游戏Aniplex发行了动作角色扮演游戏Fate/Samurai Remnant[66],当中名为“无主Berserker”[67](日语:逸れのバーサーカー)的角色包含长发、肌肉发达和好战的设计元素,使爱好者认为其原型就是参孙[68]

脚注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