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危险犯(德语:Gefährdungsdelikt;日语:危険犯(きけんはん))是一种刑法的立法技术,指立法者为防止法益被侵害,因此设计不待实害结果发生、仅犯罪行为使保护法益陷入危险的状态,罪行即宣告成立。危险犯乃相对于实害犯的概念,所保护的法益通常较为重大,因此常见于国家法益或社会法益(超个人法益)犯罪。
基于“谦抑性原则”(或称“最后手段性原则”),刑法一般只会在保护法益被侵害的实际结果发生时才会介入;但危险犯却是在法益尚未被侵害时就提前动用刑罚权,因此采取此种立法形式者,所保护之法益必然相当重大且可能造成难以回复的损害,否则将有过度前置化刑罚的发动之嫌,其大多为侵害国家法益或社会法益之犯罪,例如放火罪、决水罪及叛国罪等等。
虽然同样采用提前处罚的立法技术,但“危险犯”和“未遂犯”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危险犯的设计旨在保护特定重大法益的犯罪,并非所有的犯罪皆适用;但未遂犯可以是针对任何类型的犯罪,其应罚性基础除了客观上的法益危害之外,也考虑到行为人主观上的法秩序敌对意识。
在学理上,危险犯大致分可为分为两种类型:
如果立法者判断在特定情形下,犯罪行为的实施已经对保护法益造成重大而立即的危险,刑法若不于此时出手,将有极高的机率造成法益侵害的实际结果发生,称作“抽象危险”。由于危险是立法者依据经验法则判定的,因此一旦行为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即宣告该当本罪。
相较于抽象危险,某些情形中犯罪行为是否对法益造成重大立即的危险,并无法根据经验法则直接拟制,需交由法官事后判断,这种将裁量权交给司法权的处罚形式即称作“具体危险犯”,通常在构成要件中会有留待司法判断的条款(例如“致生公共危险之虞者”),由法官判定是否有“具体危险”存在。
德国及台湾学界另外还有主张介于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之间的“适性犯”或“抽象危险具体犯”,主张透过该类型的设计对抽象危险犯起到节制的作用,避免刑罚过早发动[1]。
在刑法学上,“危险犯 vs. 实害犯”的概念很容易与另一组“行为犯(abstract crime of danger;crimes constituted by abstract endangerment of legal interests) vs. 结果犯(concrete crime of danger;crimes constituted by concrete endangerment of legal interests)”的概念搞混。前者实为立法技术的一种,著重于是否要等待法益被实际侵害才处罚;后者则仅是犯罪的态样,用以区分该构成要件行为是否包含危害结果的发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