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卡累利阿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联邦主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累利阿共和国[10](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релия,罗马化:Respublika Kareliya;卡累利阿语:Karjalan tazavalda;芬兰语:Karjalan tasavalta)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它位于俄罗斯的西北部,首都是彼得罗扎沃茨克(28万人口),它南邻列宁格勒州、沃洛格达州,北接科拉半岛的摩尔曼斯克州,东南邻阿尔汉格尔斯克州,西接芬兰,东部滨临白海。面积172,400平方公里,人口648,543人(2010年统计)[11]。
事实速览 卡累利阿共和国, 国家 ...
卡累利阿共和国 | |
---|---|
共和国 | |
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релия | |
颂歌:卡累利阿共和国国歌(英语:Anthem of the Republic of Karelia) | |
坐标:63°49′N 33°00′E | |
国家 | 俄罗斯 |
联邦管区 | 西北部联邦管区[1] |
经济地区 | 北方经济地区[2] |
建立 | 1923年6月27日 1956年7月16日 1991年11月13日[3] |
首府 | 彼得罗扎沃茨克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卡累利阿共和国立法会议(英语:Legislative Assembly of the Republic of Karelia)[4] |
• 首脑[6] | 阿尔图尔·帕尔芬奇科夫[5] |
面积[7] | |
• 总计 | 172,400 平方公里(66,600 平方英里) |
面积排名 | 20 |
人口(2010年普查)[8] | |
• 总计 | 643,548人 |
• 排名 | 68 |
• 密度 | 3.73人/平方公里(9.67人/平方英里) |
• 市区 | 78.0% |
• 乡村 | 22.0% |
时区 | UTC+03:00[9](UTC+3) |
ISO 3166码 | RU-KR |
车牌 | 10 |
官方语言 | 俄语[i] |
区划代码 | 86000000 |
网站 | http://www.gov.karelia.ru |
关闭
历史
从13世纪开始卡累利阿部分地区属于瑞典,18世纪初的大北方战争后签订《尼斯塔德条约》(1721年)之后属于俄罗斯。
卡累利阿是在冰川期之后,即西元前7000至西元前6000年时开始有人居住的,古代居民主要从事渔猎活动。西元前1000年前后,这里的人们掌握了冶铁术,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西元1000年末期时,当地主要居住著使用芬兰乌戈尔语族语言的民族: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畔北部地方居住的主要是卡累利阿人,在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之间居住的主要是维普斯人,再往北住的是萨米人。与此同时,在奥博涅加东北部和白海沿岸地区出现了斯拉夫人。他们促进了当地农业、制盐业和海洋渔业的发展。
西元9世纪基辅罗斯出现后,卡累利阿被纳入这一国家的势力范围。西元12世纪基辅罗斯解体后,卡累利阿成为诺夫哥罗德公国的一部分。
1478年,卡累利阿同诺夫哥罗德公国的其他地区一并归入俄罗斯国家。1617年,经过长时间的战事,卡累利阿地峡被瑞典占领,卡累利阿人大规模向俄罗斯国家内地迁徙。彼得一世执政时期,在卡累利阿境内的奥洛涅茨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矿石加工厂,这些矿厂在与瑞典进行的北方战争期间(1700-1721年)向俄罗斯军队提供枪炮和其他装备,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703年建立的彼得罗夫斯基工厂为同名小镇注入活力,该镇不断发展,最后成为彼得罗扎沃茨克市。根据1721年缔结的《尼斯塔德条约》,卡累利阿地峡重新划归俄罗斯版图。
从1918年春天起,卡累利阿成为红军与白卫军和外国武装分子交战的场所。1919年夏,白卫军和协约国军队占领了卡累利阿沿海地带和奥涅加湖北部沿岸地区,而芬兰白军则占领了卡累利阿西部边境区域。经过彼得罗扎沃茨克、维德利察和利日马城下的战斗,红军于1919年夏秋重新夺回主动权,并在1920年2月-3月发动的攻势中彻底打败了敌人。
1920年6月8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下令,将阿尔汉格尔斯克省和奥洛涅茨省内的卡累利阿人聚居区组建成卡累利阿劳动公社。1923年7月25日,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卡累利阿劳动公社改为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卡累利阿经济恢复工作于1925年基本结束,在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工业化建设期间,卡累利阿的木材加工业不断发展,一系列锯木厂得以改建修复。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如纸浆造纸业、家俱制造业、采矿业和能源工业。苏联大清洗期间,数千人在该地桑达莫赫被处决,相关情况直到20世纪末才逐渐被发现。
苏芬战争(1939年-1940年)结束后,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于1940年3月31日改称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其加盟共和国的地位一直保持到1956年卡累利阿重新成为俄罗斯联邦下属的自治共和国之时。
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军队被纳粹德国的突袭迅速崩溃,芬兰乘机进攻卡累利阿及摩尔曼斯克,10月芬兰攻破卡累利阿首府彼得罗扎沃茨克,大部分领土被占领。卡累利阿超过10万居民参加了苏联军队和游击队。1944年6月21日,卡累利阿方面军转入进攻,6月28日打败德芬联军解放了彼得罗扎沃茨克。到7月末,苏军挺进到苏联与芬兰边界一线,直至9月芬兰同苏联停战退出。数千名卡累利阿人因在前线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和在后方的忘我工作而荣获政府颁发的勋章,26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战争使卡累利阿的国民经济和文化事业遭受巨大损失。约200多家企业、学校和俱乐部被损毁。到1950年,该地区经济得以恢复,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战前水准。在苏联欧洲部分城市和村庄的重建过程中,卡累利阿生产的木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木材加工业的增长态势一直持续到60年代中期。当时采取了逐步缩减木材加工业、优先发展其他重要工业(造纸业、采矿业、机械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的方针。
行政区划
更多信息 区域 [12], 人口 ...
区域 | 人口 | 面积(平方公里) | 人口密度 | 城市人口 | 农村人口 | 首府 | 区辖市和市级镇 | 城市和城市住区 | 农村居民点数量 |
---|---|---|---|---|---|---|---|---|---|
白海城区 | 21,065 | 12,930 | 1.6 | 11,563 | 9,502 | 白海城 | 白海城 | 1 | 4 |
卡列瓦拉区 | 9,470 | 13,030 | 0.7 | 5,274 | 4,196 | 卡列瓦拉 | 卡列瓦拉 | 1 | 3 |
凯姆区 | 18,604 | 7,950 | 2.3 | 13,118 | 5,486 | 凯姆 | 凯姆 | 1 | 3 |
孔多波加区 | 41,827 | 5,940 | 7.0 | 33,309 | 8,518 | 孔多波加 | 孔多波加 | 1 | 8 |
拉赫坚波希亚区 | 15,273 | 2,180 | 7.0 | 8,124 | 7,149 | 拉赫坚波希亚 | 拉赫坚波希亚 | 1 | 4 |
洛乌希区 | 16,746 | 22,710 | 0.7 | 10,823 | 5,923 | 洛乌希 | 洛乌希、皮亚奥泽尔斯基、丘帕 | 3 | 3 |
梅德韦日耶戈尔斯克区 | 34,172 | 13,730 | 2.5 | 22,725 | 11,447 | 梅德韦日耶戈尔斯克 | 梅德韦日耶戈尔斯克、平杜希、波韦涅茨 | 3 | 6 |
穆耶泽尔斯基区 | 14,613 | 18,180 | 0.8 | 3,795 | 10,818 | 穆耶泽尔斯基 | 穆耶泽尔斯基 | 1 | 7 |
奥洛涅茨区 | 24,962 | 3,920 | 6.4 | 9,201 | 15,761 | 奥洛涅茨 | 奥洛涅茨 | 1 | 9 |
皮特基亚兰塔区 | 21,931 | 2,270 | 9.7 | 12,540 | 9,391 | 皮特基亚兰塔 | 皮特基亚兰塔 | 1 | 4 |
彼得罗扎沃茨克 | 23,246 | 4,600 | 5.1 | - | 23,246 | 彼得罗扎沃茨克 | - | 13 | |
普里亚扎区 | 16,882 | 6,430 | 2.6 | 4,174 | 12,708 | 普里亚扎 | 普里亚扎 | 1 | 6 |
普多日区 | 24,614 | 12,660 | 1.9 | 9,864 | 14,750 | 普多日 | 普多日 | 1 | 7 |
谢格扎区 | 45,963 | 10,640 | 4.3 | 42,209 | 3,754 | 谢格扎 | 纳德沃伊齐 | 2 | 4 |
索尔塔瓦拉 | 32,885 | 2,190 | 15.0 | 25,259 | 7,626 | 索尔塔瓦拉 | 赫柳利亚、维亚尔齐利亚 | 3 | 2 |
苏奥耶尔维区 | 21,117 | 13,580 | 0.2 | 10,776 | 10,341 | 苏奥耶尔维 | 苏奥耶尔维 | 1 | 4 |
关闭
地理
文化
现在俄语是卡累利阿共和国的唯一的官方语言。自2004年起卡累利阿语、维普斯语和芬兰语是卡累利阿共和国官方认可的语言,并受到提倡使用[13]。自1940年冬季战争(并吞部分芬兰领土)直至1980年代苏联经济改革开始时,芬兰语曾是卡累利阿共和国的第二官方语言。之后曾有把卡累利阿语定为第二官方语言的倡议,但是不断受到否定。
卡累利阿的民间文化艺术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其古代能工巧匠制作的圣像别具一格,基日岛教堂建筑群(1714-1874年建成)、孔多波加圣母升天教堂(1774年)和凯姆圣母升天教堂(1711-1717年)等木制建筑独一无二,享誉世界。
19世纪30年代,芬兰民俗学家伦罗特在卡累利阿北部收集和整理了当地的古诗和民歌,编著成著名的史诗《卡勒瓦拉》。佩尔杜年和佩尔杜年、基也韦赖年、列霍托年、米赫耶夫和里亚比宁、费多索夫、谢戈列诺克、科纳什科夫等民间歌手和说唱艺人也广为人知。
许多苏联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也与这一地区密不可分,其中包括作曲家西尼萨诺和劳季奥、画家云图宁、雕塑家兰基宁、作家莫年、鲁戈耶夫、斯捷潘诺维奇、古萨罗夫、莱涅、苏马年、古塔里等。
政治
卡累利阿共和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及议会选举(定员57人)四年举行一次。现任总统为阿尔图尔·帕尔芬奇科夫(2017年9月25日就任)。
经济
共和国农业的主要部门有畜牧业、奶业、土豆蔬菜种植业,改良的耕地面积占三分之二,饲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也占了不小的比重。
主要电力能源工业有位于舒亚河、维戈河、凯姆河及其它河的国营发电站。境内的木材采伐与加工工业占俄罗斯出口木材的百分之五以上。机械制造、冶金、造船业也有所发展。大型企业有维亚尔齐利亚的冶金厂(主要进行来料加工)、比杜什和彼得罗扎沃茨克的奥涅加拖拉机厂和奥涅加造船厂、彼得罗扎沃茨克的造纸厂、纳德沃茨克的铝厂及众多的渔业加工厂。
木材综合工业在卡累利阿共和国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同时电力能源工业、黑色金属冶金工业、食品工业、机械制造与金属加工工业也在迅速地发展。
共和国内的大型企业有奥涅加船厂(建设海上和内河货船)、瓦锡兰五金厂(电线、铁钉)等。
还有从事造纸(纸袋、纸浆、纸板)、化学设备,核电厂设备,废核燃料容器、拖拉机等工厂。另外还有开采与再制铁矿石、铝的工厂。
人口
更多信息 平均人口 (x 1000), 新生人口 ...
平均人口 (x 1000) | 新生人口 | 死亡人口 | 人口自然增长 | 粗出生率(每1000) | 粗死亡率(每1000) | 人口自然增长率(每1000) | 总和生育率 | |||||||||
---|---|---|---|---|---|---|---|---|---|---|---|---|---|---|---|---|
1970 | 714 | 11,346 | 5,333 | 6,013 | 15.9 | 7.5 | 8.4 | |||||||||
1975 | 723 | 12,748 | 6,086 | 6,662 | 17.6 | 8.4 | 9.2 | |||||||||
1980 | 741 | 12,275 | 7,374 | 4,901 | 16.6 | 10.0 | 6.6 | |||||||||
1985 | 770 | 13,201 | 8,205 | 4,996 | 17.1 | 10.7 | 6.5 | |||||||||
1990 | 792 | 10,553 | 8,072 | 2,481 | 13.3 | 10.2 | 3.1 | 1,87 | ||||||||
1991 | 790 | 8,982 | 8,305 | 677 | 11.4 | 10.5 | 0.9 | 1,62 | ||||||||
1992 | 788 | 7,969 | 9,834 | -1,865 | 10.1 | 12.5 | -2.4 | 1,46 | ||||||||
1993 | 782 | 7,003 | 11,817 | -4,814 | 9.0 | 15.1 | -6.2 | 1,30 | ||||||||
1994 | 774 | 6,800 | 13,325 | -6,525 | 8.8 | 17.2 | -8.4 | 1,26 | ||||||||
1995 | 767 | 6,729 | 12,845 | -6,116 | 8.8 | 16.7 | -8.0 | 1,24 | ||||||||
1996 | 760 | 6,461 | 11,192 | -4,731 | 8.5 | 14.7 | -6.2 | 1,19 | ||||||||
1997 | 753 | 6,230 | 10,306 | -4,076 | 8.3 | 13.7 | -5.4 | 1,15 | ||||||||
1998 | 747 | 6,382 | 10,285 | -3,903 | 8.5 | 13.8 | -5.2 | 1,18 | ||||||||
1999 | 740 | 6,054 | 11,612 | -5,558 | 8.2 | 15.7 | -7.5 | 1,12 | ||||||||
2000 | 732 | 6,374 | 12,083 | -5,709 | 8.7 | 16.5 | -7.8 | 1,18 | ||||||||
2001 | 725 | 6,833 | 12,597 | -5,764 | 9.4 | 17.4 | -7.9 | 1,25 | ||||||||
2002 | 717 | 7,247 | 13,435 | -6,188 | 10.1 | 18.7 | -8.6 | 1,33 | ||||||||
2003 | 707 | 7,290 | 14,141 | -6,851 | 10.3 | 20.0 | -9.7 | 1,32 | ||||||||
2004 | 696 | 7,320 | 13,092 | -5,772 | 10.5 | 18.8 | -8.3 | 1,31 | ||||||||
2005 | 686 | 6,952 | 12,649 | -5,697 | 10.1 | 18.4 | -8.3 | 1,24 | ||||||||
2006 | 676 | 6,938 | 11,716 | -4,778 | 10.3 | 17.3 | -7.1 | 1,22 | ||||||||
2007 | 667 | 7,319 | 11,007 | -3,688 | 11.0 | 16.5 | -5.5 | 1,28 | ||||||||
2008 | 659 | 7,682 | 11,134 | -3,452 | 11.7 | 16.9 | -5.2 | 1,35 | ||||||||
2009 | 651 | 7,884 | 10,599 | -2,715 | 12.1 | 16.3 | -4.2 | 1,58 | ||||||||
2010 | 644 | 7,821 | 10,471 | -2,650 | 12.1 | 16.2 | -4.1 | 1,58 | ||||||||
2011 | 641 | 7,711 | 9,479 | -1,768 | 12.0 | 14.7 | -2.7 | 1,60 | ||||||||
2012 | 640 | 7,980 | 9,761 | -1,781 | 12.5 | 15.3 | -2.8 | 1,70 | ||||||||
资料来源:Дем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России 2012г[17] |
关闭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俄罗斯族占了全共和国人口数的82.2%,卡累利阿族 7.4%。其他包括白俄罗斯族 (3.8%)、乌克兰族 (2%)、芬兰族 (1.4%)、维普斯族 (0.5%),以及其他众多少数民族,其人口数皆不到总人口数的0.5%。
更多信息 民族, 1926人口普查 ...
民族 | 1926人口普查 | 1939人口普查 | 1959人口普查 | 1970人口普查 | 1979人口普查 | 1989人口普查 | 2002人口普查 | 2010人口普查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
俄罗斯族 | 153,967 | 57.2% | 296,529 | 63.2% | 412,773 | 62.7% | 486,198 | 68.1% | 522,230 | 71.3% | 581,571 | 73.6% | 548,941 | 76.6% | 507,654 | 82.2% |
卡累利阿族 | 100,781 | 37.4% | 108,571 | 23.2% | 85,473 | 13.0% | 84,180 | 11.8% | 81,274 | 11.1% | 78,928 | 10.0% | 65,651 | 9.2% | 45,570 | 7.4% |
白俄罗斯族 | 555 | 0.2% | 4,263 | 0.9% | 71,900 | 10.9% | 66,410 | 9.3% | 59,394 | 8.1% | 55,530 | 7.0% | 37,681 | 5.3% | 23,345 | 3.8% |
乌克兰族 | 708 | 0.3% | 21,112 | 4.5% | 23,569 | 3.6% | 27,440 | 3.8% | 23,765 | 3.2% | 28,242 | 3.6% | 19,248 | 2.7% | 12,677 | 2.0% |
芬兰族 | 2,544 | 0.9% | 8,322 | 1.8% | 27,829 | 4.2% | 22,174 | 3.1% | 20,099 | 2.7% | 18,420 | 2.3% | 14,156 | 2.0% | 8,577 | 1.4% |
维普斯族 | 8,587 | 3.2% | 9,392 | 2.0% | 7,179 | 1.1% | 6,323 | 0.9% | 5,864 | 0.8% | 5,954 | 0.8% | 4,870 | 0.7% | 3,423 | 0.5% |
其他 | 2,194 | 0.8% | 20,709 | 4.4% | 29,869 | 4.5% | 20,726 | 2.9% | 19,565 | 2.7% | 21,505 | 2.7% | 25,734 | 3.6% | 16,422 | 2.7% |
资料来源:Об итогах 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й переписи населения 2010г[18] |
关闭
世界遗产基日岛
时区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文献
-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Указ №849 от 13 мая 2000 г. «О полномочном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федеральном округе». Вступил в силу 13 мая 2000 г. Опубликован: "Собрание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а РФ", №20, ст. 2112, 15 мая 2000 г.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Decree #849 of May 13, 2000 On the Plenipotentiary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a Federal District. Effective as of May 13, 2000).
- Госстандар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К 024-95 27 декабря 1995 г. «Общероссийский классификатор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регионов. 2.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районы», в ред. Изменения №5/2001 ОКЭР. (Gosstandart(英语:Gosstandar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K 024-95 December 27, 1995 Russian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Regions. 2. Economic Regions, as amended by the Amendment #5/2001 OKER. ).
- "Карель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рхив новейшей истории. Путеводитель". Приложение "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еспублики Карелия". 2003.
- Constitution, Article 32
-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Republic of Karelia. Artur Olegovich Parfenchiko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onstitution, Article 46.
-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Территория, число районов, населённых пунктов и сельских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й по субъекта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Territory, Number of Districts, Inhabited Localities, and Rural Administration by Federal Subject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02 года (All-Russia Population Census of 2002).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2004-05-21 [2011-11-01] (俄语).
- 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10 года. Том 1 [2010 All-Russian Population Census, vol. 1].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10 года [2010 All-Russia Population Census]. 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 2011 (俄语).
- Об исчислении времени.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интернет-портал прав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2011-06-03 [2019-01-19] (俄语).
- 周定国 (编). Kareliya,Respublika 卡累利阿共和国。英语惯用名Karelia [俄].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简体中文)
-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10 года. [201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2).
- 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201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4).
- Antonova, Natalya. Karelian, Vepps, and Finnish languages have got the state support in the Republic of Karelia. The Official Web Portal of the Republic of Karelia. 2004-03-18 [2018-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1) (英语).
- Валовой региональный продукт на душу населени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 Russia: All Regions Trade & Investment Guide. CTEC Publishing LLC. 2003
- Дем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России 2012г. [201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8).
- Об итогах 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й переписи населения 2010г. [201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2).
- A. M. 普罗霍罗夫主编,本书译审委员会译,1986,《苏联百科辞典》第二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 Карельской АССР. №473-ЗРК 30 мая 1978 г. «Конституция Республики Карелия», в ред. Закона №1314-ЗРК от 16 июля 2009 г «О внесении изменений в Конституцию Республики Карелия». Опубликован: отдельной брошюрой. (Supreme Soviet of the Karelian ASSR. #473-ZRK May 30, 1978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Karelia, as amended by the Law #1314-ZRK of July 16, 2009 On Amending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Karelia. ).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